舒 友,陳迪釗,歐陽躍軍,趙子劍,唐莉莉,胡揚劍,向德軒
(懷化學院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應用型本科人才與技能型人才不同,是在具有技能型人才特點的基礎上,具備更深厚的專業理論和更廣泛的專業前沿知識的人才,是與社會和企業或產業需求高度對接的人才[1-2]。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推進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且各有特色[3-6]。材料是構成人類現代社會文明和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如何做好材料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當今社會及現代經濟快速發展輸送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成為各高校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從而也促生了眾多的材料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研究成果。如劉立柱等[7]以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為例,分析了“研究型”向“應用型”轉型的“轉型期”“材料類”專業創新創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論述“材料類”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特色培養模式的建立、實施、成效及推廣價值。孫婧等[8]針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材料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實際就業需求為目標,構建一個“綜合試驗-實習-畢業論文-就業”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任京成等[9]對當前材料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專業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他們認為對于地方院校的材料類專業應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主要培養對象,以工程能力和市場條件下崗位適應能力的培養,是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懷化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順應我省“六大重點產業”及武陵山片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方向,堅持“應用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發展之路,短短幾年,搶抓機遇,深化產學研融合,不斷創新產學研融合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定位三對接”材料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迅速提升。
根據懷化市產業發展需要,針對我校材料類專業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我校材料類專業定位是培養高水平應用型材料類專業人才,立足本地,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找準了目標定位,為搶抓發展機遇,2016年開始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針對如何培養高水平應用型材料類專業人才,十次專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如何建設發展材料類專業,成立了省級“新材料制備及應用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立項了?!安牧峡茖W與工程教學團隊”、校“材料科學與工程校企合作育人試點專業”等,著力深內涵強特色,服務地方。
1.2.1 走出“象牙塔” ,學院與企業深度對接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堅持解放思想,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路線,大力推進學院與企業深度對接、共建共享。院領導帶領學科負責人、學科負責人帶領專業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帶領骨干教師走出校門,走進企業,了解企業需求,構建了多樣化的校企合作平臺,突出應用能力培養主線,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教育”。與企業共建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共享人才培養成果,如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與中偉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湖南省“新材料制備及應用校企合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與企業共建創新性人才團隊,共享創新成果,如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與湖南千源鋁業有限公司合作的懷化市重點創新人才團隊“建筑鋁表面處理創新人才團隊”;與企業共同申報重大技術攻關課題,共享研究成果,如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張再興博士與湖南省湘維有限公司共同申報的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耐磨消光高強聚乙烯醇(PVA)纖維及其復合紙張材料的制備技術”。進一步將新的人才培養經驗、“雙師雙能型”教師、“應用型”研究課題及“應用型”專業教材引進學校、引進課堂。近三年,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與51家知名的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深度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攻關研究項目34項、共建人才培養基地22個、共建創新人才團隊10個、共同累計新增產值10億余元、共同培養雙師型教師25名;引進專兼職“雙師雙能型”教師18名,引進橫向項目26項,引進“應用型”專業教材21門;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500余人。
一是建立深度對接區域產業需求的重點學科和專業。結合區域產業需求和學院辦學資源,圍繞湖南省重點產業,特別是武陵山片區特色產業,開設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材料類專業。通過爭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特色培育等措施,對3大重點學科,4大專業按照區域經濟產業特色分別進行特色培育,推動學科、專業內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湖南省,特別是武陵山片區的新能源電池、綠色化工、環保材料等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二是根據區域產業需求調整優化專業課程設置。重點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產業發展,著力開設地方急需的應用型專業課程,停止與社會產業嚴重脫節的專業課程。近3年來,針對周邊區域興起的新能源電池、涂料、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等產業新增了《光電功能材料》、《涂料配方設計與制備》等與地方經濟社會產業緊密對接的專業課程,停止了《結構化學》等5個與區域經濟產業對接不緊密的課程,努力構建并重點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學科和專業。
三是根據區域產業特色調整優化師資隊伍建設。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產業特色,發力構建一支“三位一體”的高層次、應用型師資隊伍。(1)重點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根據“應用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發展特色,加大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引進,重點引進區域相關重點產業類領軍人才,相關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應用型重點學科、專業帶頭人等;(2)大力建設“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通過各種機制鼓勵教師到企業接受技能培訓、頂崗實踐、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保證專業教師都能赴行業進行輪訓,建設了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3)積極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作為外聘教師,將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之間的結對指導和兼職教師走進課堂常態化。近三年,材料類專業引進高層次應用型人才5人,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15人,外聘兼職教師12名。
1.2.3 專注“應用型”人才與職業無縫對接
1.2.3.1 對接產業職業標準,修訂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一是緊密對接懷化及周邊區域產業需求,精準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了解決人才培養方案中培養目標不明確問題,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從調研產業人才需求入手,對接相關企業崗位需求,細化人才培養目標。例如,材料科學與工程2017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能在工程現場從事高分子材料技術開發工作,具有區域競爭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工程師、高分子材料改性工程師和高分子材料品質檢測工程師”,培養目標更具體,面向的產業領域更清晰。
二是對接產業職業標準,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充分發揮專業教研室的作用,聯合相關企業專家探討如何何共同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材料類專業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將材料類專業培養采用“3+1”模式,即“3”即3年在校內學習培養,“1”即1年在企業學習,與企業聯合培養。校內按“公共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發展能力”三大模塊進行培養,我校材料類專業發展能力模塊課程進行了大膽探索改革,使教學內容同相關企業需求的職業能力直接對接,甚至諸如《涂料化學及工藝學實驗》等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直接在湖南梨樹園涂料有限公司等相應企業完成,大大強化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1.2.3.2 對接職業崗位工作特色,創新實踐應用能力培養
一是大幅提升實踐教學比重,強化實踐育人環節?;瘜W與材料工程學院積極推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大大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使實踐教學比重增加到40%以上。在實習實訓和畢業設計(論文)中,鼓勵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開展畢業設計(論文),讓學生結合工作崗位實際真題真做,由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審核答辯,并讓優秀的畢業設計直接參與到企業項目的運營之中。
二是深入推進“人才定做”班建設,打造實踐育人的新模式?;瘜W與材料工程學院積極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校企合作企業簽訂培養協議,合作企業參與我校應用型人才方案的制定和培養過程管理,指派理論知識豐富和實踐能力強的企業專業人員到學校兼課并指導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提供實訓設備、場地及相應報酬,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到企業就業?!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是直接面向用人單位培養實用型人才,避免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盲目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材料類專業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縮短了學生進入企業的適應期;這磁培養的畢業生不僅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養,深受“訂單式”培養單位的青睞。目前,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已與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晶科班”,與湖南千源鋁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千源班”、與湖南梨樹園涂料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梨樹園班”、與貴州中偉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偉班”等,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受到了相應企業的好評。
三是深入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專業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以“聚乙烯醇纖維材料與制品湖南省工程實驗室”、省級“新材料制備及應用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功能無機及高分子材料懷化市重點實驗室”、“稀土發光材料與器件懷化學院重點實驗室”、市“建筑環保鋁表面處理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為依托,建成了500多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新購一千五百余萬元工程設備,定期邀請經驗豐富的創新創業導師開設創業講座及現場指導,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創造了條件。近3年來,組織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50余項,省級立項近10項;組織申報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新創業大賽項目330余項,獲省級以上獎勵23余項;有四名在校大學生成功創業;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的積極性和實戰水平不斷提高。
四是廣泛開展大學生學科創新競賽活動,提升專業綜合素養。學院制定了《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學分認定與獎勵辦法》,每年安排近10萬元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相應學科創新競賽活動,確立了“一師至少一項目,一生至少一賽事”的目標,形成了師生人人參與的局面,逐步實現了各級各類競賽的全覆蓋。近3年,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共有110余人次獲得省級及以上學科創新競賽獎勵。
(1) 從目標培養考核入手,保障教學質量。保證教學質量是培養材料科學與工程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基礎,逐步做到了將教學質量與職稱評聘和年終教學績效考核掛鉤,保證為學生提供高質量教學。同時繼續積極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高水平專業人才承擔教學任務和開設講座課程。
(2) 做實了創新創業型教師教育培訓,培養創新創業型應用型人才。要培養出創新創業型人才,首先需要有創新創業型教師。我院積極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更新知識、提高教學水平。一是有計劃地安排了舒友等年輕教師攻讀材料專業的在職博士生;二是把具有胡揚劍、張再興、歐陽躍軍等教師送出去到高校或企業進行短期學習、;三是材料類專業教師之間定期相互聽課,相互交流與學習;四是堅持集體教研制度,定期進行教學研討;四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常講常新、常教常精,堅持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業意識。
(3) 做好了培養青年教師培養,形成教學團隊可持續性發展。保證材料類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持續性,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作實長遠規劃,根據學校助教制度,加大了新進材料類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進一步完善青年教師助教制度,不斷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積極選派并支持石薇、向德軒、張再興等青年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參加國內外教研進修和學術會議,與其他高等學校教師交流經驗。
(4)采取了引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優化教學師資團隊結構。通過此辦法,將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聘請為我校的企業導師、創新創業導師,我院遴選的企業導師主要分為兩類:企業實習指導教師以及企業授課教師,分別持有學?;蚧瘜W與材料工程學院頒發的“企業導師”證書。企業實習指導教師以在生產一線、實際操作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為主;企業授課教師均是在專業相關崗位工作五年以上的技術骨干,同時為其配備學院年輕教師作為助教,參與工程實踐,增強工程實踐能力,進一步優化了材料類教學團隊教師的專業結構,提升了材料類師資的學歷層次和教學水平。
一是做實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改革。通過立項省校級教學改革課題,深化材料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澩、逐步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二是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材料類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作為改革的主要原則,嘗試了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元化教學方式,不斷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學生的智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① 促進學生思考,激勵學生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弊端。② 采用問題教學的方式,激活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能力。③ 重視小組學習的功能,提倡學生帶著問題結成小組共同研究學習。④ 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尤其是課外科技活動。⑤ 組織學生撰寫課程小論文。⑥ 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科研實踐、自主創新活動和各類學科競賽,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質。⑦ 選拔更多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參加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三是初步探索了學生間交流形式。培養材料類高水平應用型人才,逐步探討了加強院內不同專業學生間的交流,甚至實現不同院系學生間的交流。例如,材料科學與工程與化學、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組成研究性學習團隊,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四是積極推進研究性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改革。材料類專業教師根據不同課程特點,探索不同的課程改革措施,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其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在校企合作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迅速提升,培養了一批備受社會和企業好評的優秀人才。如優秀創業代表有2010級制藥工程專業龍國孟于2016年合伙創立懷化興樂商貿有限公司、湖南省云孟教育服務有限公司、湖南省云孟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并分別擔任三家公司的董事長、執行董事長、總經理;2009級材料化學專業胡文韜于2017年5月合資創立湖南神谷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生產“一步法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聚烯烴低煙無鹵阻燃電纜料、PVC電纜料以及新型熱塑性彈性體膠粒”;2015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李佩瑛于2018年5月合資創立湖南綠燊環??萍加邢薰?,致力于研發生產“聚乙烯醇基、聚乳酸基、淀粉基等可生物降解環保材料”及相應技術服務。優秀企業管理人才代表有2012級材料化學專業樊贊旭2017年擔任歐珀實業有限公司青浦東區區域經理,2018年入職餓了么,任普陀區區域經理;2012級材料化學專業張彥于2017年擔任深圳市高科塑化有限公司品質主管;2012級材料化學專業李云雙2017年擔任江蘇固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主管兼技術總監。行政事業單位優秀人才代表有2009級材料化學專業陳孟華現任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松柏瑤族鄉紀委副書記;2003級化學專業夏勇現任攀枝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釩鈦高新區分站副站長。高學歷優秀人才代表有2009級材料化學專業劉斌2013年入中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攻碩士學位,被評為優秀研究生,2017年入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長江學者趙天壽教授;2012級材料化學專業周勝林現就讀于蘇州大學軟凝聚態物理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017年獲蘇州大學一等獎學金、2018年獲蘇州大學優秀研究生稱號,發表SCI論文5篇,其中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第一,IF: 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