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滿
【關鍵詞】心臟彩超;高血壓心臟病;敏感性;特異性
HHD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其病因是血壓值長時間處于較高水平,增加左心室的負荷量,進而危害心肌組織功能,導致心臟病。其無明顯癥狀,需要盡早診治,以改善預后。其臨床診斷方法較多,檢出效果存在差異。本研究主體為2016年1月—2018年12月間來院診斷的74例疑似HHD患者,旨在探究心臟彩超的診斷價值,現進行如下報告。
1.1一般資料本研究主體為來院診斷的74例疑似HHD患者,排除伴有惡性腫瘤;存在心功能不全;妊娠期女性;參與其他研究者。隨機分A組和B組,均37例。其中,A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范圍是45~79歲,平均年齡(59.24+2.15)歲;病程范圍是1~13年,平均病程(5.12±0.42)年;病理診斷結果為:陽性33例,陰性4例。B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范圍是44~78歲,平均年齡(59.15±2.05)歲;病程范圍是2~12年,平均病程(5.25+0.34)年;病理診斷結果為:陽性32例,陰性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并無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B組的方法選用心電圖診斷:儀器為心電圖檢測儀,檢測心電活動,打印心電圖,經專科醫師分析心電圖結果。A組的方法選用心臟彩超診斷:儀器為彩超儀,將探頭頻率調為2.0-3.0MHz,囑患者保持左側臥位,行心臟掃查,切面為左室長軸,行M型取樣。檢測心臟室壁收縮功能與厚度,評價心腔大小。取心尖四腔切面,于二尖瓣口評測其容積。檢測左心室舒張期的血流頻譜,測量A峰與E峰,計算E/A值,記錄E波速度開始變化時間。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對于左室肥厚、左室擴大、左房增大、主動脈彈性下降和主動脈明顯擴張等診斷率。
1.4評價標準以超聲心動圖為病理診斷,特異性=真陰數/病理診斷陰性數;敏感性=真陽數/病理診斷陽性數×100%。
心電圖:P波明顯增寬,伴有切跡,左室肥大、電壓升高,伴有心律失常等表現。心臟彩超:左室擴大、肥厚,左房增大。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進行表示,計量資料用平均值加減標準差進行表示,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診斷效果以病理診斷為標準,A組的診斷敏感性為93.94%(31/33),B組為81.25%(26/32)(P<0.05);A組的診斷特異性為100.00%(4/4),B組為20.00%(1/5)(P<0.05),如表1。

2.2對比疾病類型診斷率A組對于各疾病類型如左室肥厚、左室擴大、左房增大、主動脈彈性下降和主動脈明顯擴張的診斷率高于B組(P<0.05),如表2。

HHD的高發病率與生活方式改變、工作壓力增加相關,其致病原因為機體長期高壓,使動脈血壓持續性升高,改變心腦腎等器官功能,進而引發心臟病。疾病早期,患者可伴有胸悶或頭痛癥狀,但癥狀輕微,與高血壓表現類似,易被忽視。嚴重者可出現氣急、呼吸困難和雙下肢水腫等癥狀,但該時期的治療難度大,危險性高。其治療關鍵是盡早診斷,確定病情,給予針對性治療。臨床多通過影像學技術診斷HHD,其中以心電圖最為常見,但其屬于二維圖像,診斷誤診率高。為此,研究選擇心臟彩超進行診斷,以提高診斷敏感性。
本研究中A組的診斷敏感性(93.94%)與特異性(100.00%)均高于B組(81.25%,20.00%)(P<0.05)。說明心臟彩超的診斷價值更佳,其可獲得心肌組織的血流信號,通過疊加信號,顯示管徑與管壁大小、血管分布與搏動情況。利于血流方向與流速的直觀化觀察,可有效發現血流異常,確定病變部位,確定大血管血流量,進而觀察心臟血流。其利用超聲波直達心臟界面,通過不同的強度回聲評價病變情況,顯示屏上可顯示心肌收縮功能,進而分析心臟活動狀態,確診HHD。A組對于各疾病類型的診斷率高于B組(P<0.05)。說明心臟彩超的疾病確診率高于心電圖,原因心臟彩超可獲取立體圖像,全面觀察心臟組織內部情況,不易漏診。總之,心臟彩超診斷HHD的優勢明顯,具有無創性和可重復性,能夠快速獲取診斷結果,具有推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