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偉
【關鍵詞】肝膽外科損傷;控制性手術;臨床療效探究
前言:眾所周知,肝臟具有強大的生理功能,是腹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臟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體輸送新鮮血液以及輸送膽汁。如果肝臟受到損傷,它的生理功能會大幅度減弱,肝臟損傷嚴重還會危及患者生命。體溫降低、凝血功能異常、代謝性酸中毒都是肝膽損傷的表現,這些損傷往往都是不可逆的。目前來說,對于肝膽損傷最常用的就是手術治療。本文就對常規手術療效和控制性手術療效展開調查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84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來我院肝膽外科就診的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2例患者。所有患者手術時間均在90分鐘以上,體溫正常,PH<7.25,血乳酸>5retool/L,PT>20秒,APPT>60秒;患者均符合肝膽損傷外科的手術要求。
被調查患者共有84例,其中男性患者占58例,年齡在23~72歲,平均年齡為46.8±3.5歲;女性患者26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5.7±2.9)歲,兩組調查對象的中老年患者所占比為63%(55/84);致傷因素見。表1。

對照組:共42例患者。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48.9±5.4)歲。
實驗組:共42例患者。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1.5±8.1)歲。患者年齡、性別等差異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手術方式治療,術后進行腹腔引流并在ICU進行觀察,同時給予常規護理。
實驗組:實驗組患者采用控制性手術治療,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首先為患者進行剖腹檢查,修補腹腔受損血管,在其內部進行壓迫性止血,并觀察腹腔內的受損部位,進行控制性手術,完成后關閉腹腔。
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也叫復蘇階段。為了保證手術的成功率,要特別注意體溫偏低,代謝酸中毒以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要及時對這三類患者及逆行糾正治療,手術完成后要對患者進行24小時的生命體征監測。患者在注射給藥前應該做預熱處理,等待患者生命體征完全平穩后可繼續進行第一次確定性手術。
第三階段:此階段是進行第二次的確定性手術,第二次確定性手術要在早期簡化手術(第一階段治療完成后)1~3天后進行。這個階段要取出簡化手術時所用的壓迫止血填塞物,醫生要進一步確定患者的腹腔受損部位是否需要繼續修補或者重建。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死亡例數,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有無粘連性腸梗阻、肺部感染及凝血障礙等。
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無意義。

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6.9%,死亡率為11.9%;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2.4%,死亡率為26.0%,兩組指標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控制損傷性手術改變了傳統的復雜手術模式,利用簡單的手術方法來控制病情。進一步保留處理治療疾病的條件,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爭取復蘇時間,等患者復蘇良好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手術治療。此種方法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病率,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院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