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芳
【關鍵詞】品管圈管理模式;神經內科;護理服務
在臨床中,神經內科患者的疾病都較為嚴重,并且很多患者由于神經受到損傷,多會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況,這對護理工作無疑造成嚴重困擾。當前流行的品管圈管理模式是指以成立小組團體的模式,發現并解決問題,目的是為了讓護理工作更為便捷高效,使質量得以提高。本文通過對神經內科患者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護理進行深入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7年10月~2019年2月,對我院138例神經內科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研究組男性34例,女性35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59.1±4.25)歲;參照組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9.9±4.12)歲。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簽署同意書。比較—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基本的日常護理,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監督其飲食合理,生命體征監測。
研究組采取品管圈管理的護理模式,具體為:(1)自發成立小組,以神經內科醫護人員為成員,以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為組長,對整個小組活動進行統籌的規劃,制定相關的護理方案,在成立初期對組內成員進行統一培訓,以促進后續的服務能力。(2)由于許多神經內科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考慮到他們行動不便的狀況,甚至有部分患者語言障礙,影響交流,長期以來內心較為封閉,易產生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進行心理疏導,深入患者內心,與之建立信任關系。(3)針對很多患者對自身病情認識模糊的狀況,護理人員有必要對患者進行教育宣導,目的是為了提高他們對病情的認識程度,從而緩解患者心理壓力。(4)對病房環境及時清潔,按時監督他們按時用藥。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良好、不滿意,滿意率=滿意+良好/69×100%;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價內容分為護理態度、技能、責任感。
1.4統計學分析此次以SPSS 20計算,計數資料以x2檢驗,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π±s)表示。P<0.05時有差異。
2.1護理滿意率對比護理結束后,研究組滿意59例(85.50%),良好8例(11.59%),不滿意2例(2.89%),護理滿意率為97.10%;參照組滿意48例(69.56%),良好10例(14.49%),不滿意11例(15.94%),護理滿意率為84.05%。護理滿意率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對比經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2。

考慮到許多神經內科患者病情較急的緣故,在護理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如果護理人員力量單薄,專業能力較為匱乏,這些問題很難妥善解決,會對后續治療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另外,由于這一類患者的年齡普遍較大,在護理過程中需要的服務意識遠遠超出普通護理,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服務態度、職業耐力提出不小考驗。品管圈管理模式正是在此基礎上應用而生,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效率。
在此次研究中,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對比兩組的護理質量,研究組同樣高于參照組,P<0.05。具體分析為,品管圈護理倡導醫護人員主動參與意識,通過自發的形式更好地解決護理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另一層面也提高了執行力,使團隊力量不斷壯大,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比如在護理前期成立小組后,首先對小組內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只有護理人員自身能力出眾,才能解決更多問題。另外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意識較為模糊,長期交流不暢導致他們內心封閉,因此護理人員主動與之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后續的治療依存性,最終促進患者康復效果。
綜上,品管圈管理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也能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