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何琴
【關鍵詞】醫護結合的帶教模式;護理臨床帶教;運用效果
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全面發展,逐漸改變了醫學結構及其醫學理念,不管是護理質量還是醫療質量都需要面對嚴峻的挑戰,各大護理團隊納入實習專業的教學質量水平會之間影響護理團隊的整體素質。實習護生不但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外,也需要深入了解患者需求及其實踐操作。本文評估了醫護結合的帶教模式與傳統帶教使用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本院就職的67名護理實習生中的臨床階值。
1.1基礎資料將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本院就職的67名護理實習生作為此次分析對象,參考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進行分組,傳統組收入33名,女性護生31名,男性護生2名,最大年齡25歲,最小年齡18歲,中位年齡數值(23.10±1.22)歲;實驗組收入34名,女性護生33名,男性護生1名,最大年齡24歲,最小年齡19歲,中位年齡數值(22.99±1.21)歲。計算傳統組與實驗組護理實習生涉及的臨床基礎資料,P>0.05,不存在數據指標統計學分析意義。
1.2方法傳統組開展傳統帶教,選派固定的老師進行臨床帶教,教師依據帶教大綱為護生講解護理理念及其護理技能,痛死進行示范操作,為實習護生提供適當實踐機會,注重護生素質的培養,每周開展1至2次理論課。
1.3指標分析驗證傳統組與實驗組護理實習生專科理論知識評分、技能操作評分、病例分析評分、老師評價、護理評估以及護生工作積極性、患者滿意度、提高主動思考能力、提高溝通能力、提高評價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提高總結歸納能力。
1.4統計學方法使用來源于計算機的SPSS17.0統計學計算軟件中輸入67例護理實習生涉及的數據,用率(%)的形式描述計數資料(護生工作積極性、患者滿意度、提高主動思考能力、提高溝通能力、提高評價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提高總結歸納能力),采取卡方檢驗,用(π±s)闡述計量資料(專科理論知識評分、技能操作評分、病例分析評分、老師評價、護理評估),采用t檢驗,P<0.05,表明數據指標之間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
2.1分析比較傳統組與實驗組護理實習生考核成績實驗組護理實習生專科理論知識評分、技能操作評分、病例分析評分、老師評價、護理評估和傳統組數據比較,P<0.05,表明數據指標之間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

2.2分析比較傳統組與實驗組護理實習生工作積極性、患者滿意度實驗組護理實習生護生工作積極性、患者滿意度與傳統組數據對比,P<0.05,表明數據指標之間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

2.3分析比較傳統組與實驗組護理實習生各項能力情況實驗組護理實習生護生提高主動思考能力、提高溝通能力、提高評價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提高總結歸納能力與傳統組數據對比,P<0.05,表明數據指標之間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

護理學實際上是培養醫療一線工作人員及其輔助臨床醫生治療及其服務患者的一門實踐性科學,需要和患者密切接觸,此時需要護理人員具備相應臨床護理技能,也需要擁有較好的專業理論知識,利于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溝通。實習實際上是結合實踐與書本理論知識的關鍵方法,是目前護理工人員培養的必經道路。
此文計算表明,實驗組護理實習生護生工作積極性、患者滿意度及其專科理論知識評分、技能操作評分、病例分析評分、老師評價、護理評估對比傳統組數據指標,P<0.05,表明數據指標之間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
劉元等研究顯示,第一組開展醫院傳統教學,第二組開展醫護結合工作模式,第二組我院骨科見習生操作技能評分、臨床綜合技能評分、理論知識評分對比第一組數據更高,第二組我院骨科見習生學習評分、工作積極性評分對比第一組;P<0.05,表明數據指標之間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證實,將醫護結合工作模式用于在骨科護理臨床帶教中可提升學生興趣及其接受度,改善實習生綜合處理能力,確保提高教學質量;與本文分析結果較為一致。
綜合以上結論,將醫護結合的帶教模式在護理臨床帶教中相比較常規帶教具有更顯著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