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欣
【關鍵詞】促紅細胞生成素;甲潑尼龍;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臨床效果
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主要是指由抗生素、利尿藥或者其他的固醇類抗炎藥所引起的。通常情況下,在發病期間患者會表現有較為嚴重的水腫現象,如若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臨床進行診斷時,必須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來做出相應的病情分析,進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進行治療。就目前來說,對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的治療,主要還是以促紅細胞生成素以及甲潑尼龍等藥物為主,為了能夠較好的分析紅細胞生成素聯合甲潑尼龍治療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效果,本院將2017年4月~2019年4月來我院就醫的80例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患者進行選取并分組,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相關內容如下。
1.1臨床資料以2017年4月~2019年4月來本院的治療的80例急性藥物幽間質性腎炎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按照入院時間的先后順亭,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n=40例)患者的年齡為31~69歲,平均在(50.03±3.32)歲,其中男性患者為22例,女性患者為18例;觀察組(n=40例)患者的年齡為33~65歲,平均在(50.32±2.28)歲,其中男性患者為20例,女性患者為20例通過對兩組患者—般資料的觀察和分析發現,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方法為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單一的甲潑尼龍進行治療,其中的甲潑尼龍(MethylprednisoloneTablets;生產企業:Pfizer Italia s rl;國藥準字:H20150245;藥物規格:4rngx 30s),從小劑量開始,每日1次,初始計量每次4mg;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增加到每次16mg,3次/日,服用的最大劑量不宜超過48mg/日。
觀察組的患者則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甲潑尼龍(同對照組)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屬于一種抗貧血藥,在進行治療時,專業工作人員會通過靜脈注射的方法,每次注射50~100IU/kg,每周注射3次。對兩組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患者進行為期1個月的治療后,觀察其臨床治療的效果。
1.3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在1個月后的臨床治療效果,主要包括顯著有效、一般有效以及無效三種情況。其中的顯著有效:治療后經過檢查發現,患者的腎功能以及尿常規等各項指標已經恢復正常,臨床不良反應基本消失;一般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以及不良反應已有明顯的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腎功能、尿蛋白等各項指標無變化,臨床不良癥狀出現加重的趨勢。(2)觀察兩組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患者腎功能恢復的時間。
1.4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20.0軟件對調查和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相關資料以[n(%)]表示,卡方進行檢驗;患者腎功能恢復時間的相關資料以[π±s]表示,t進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5%,與對照組(75%)相比,明顯較高,優勢較為顯著,P<0.05。如表1。

2.2兩組患者腎功能恢復時間比較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和比較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恢復時間為(20.03±2.12)天,對照組患者的為(31.25±3.09)天,相比較來說,觀察組較低,有明顯優勢,P<0.05。
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屬于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癥,它主要是由一系列抗生素、利尿藥或者其他的固醇類抗炎藥所引起的。如若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極有可能會引發急性腎衰竭的產生,更加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本次研究主要對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甲潑尼龍治療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和討論,所涉及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以及甲潑尼龍藥物都屬于臨床上治療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的常見藥物。其中的甲潑尼龍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在人體內分泌失調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來作為調節內分泌的替代藥品,在臨床上主要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相關的病癥。促紅細胞生成素主要可以用來治療慢性腎衰患者的貧血癥,與此同時,它還可以促進人體內紅細胞的生成,增強紅細胞的抗炎,抗病毒能力。通過對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5%,與對照組(75%)相比,明顯較高,優勢較為顯著,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恢復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
綜上所述,針對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的患者,專業人員可以采取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甲潑尼龍藥物進行治療,其效果更好,值得在臨床上使用和進一步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