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劉竺云 劉歡
【關鍵詞】依帕司他;甲鈷胺;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
2型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疾病發展,會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嚴重并發癥,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就是周圍神經病變,需要及時進行有效治療。為探究依帕司他聯合甲鉆胺對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本文選取了本院診治的54例患者進行研究,詳細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間診治的54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使用隨機方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均為27例,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齡在36~78歲,平均(55.63±5.43)歲,糖尿病的患病時間為1~23年,平均(9.23±1.13)年。觀察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齡在36~76歲,平均(55.12±5.52)歲,糖尿病的患病時間為1~24年,平均(9.24±1.54)年。在—般資料上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一般治療,積極控制血糖水平。對照組采用甲鈷胺(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07)進行治療,每次服用劑量為O.5mg,每天服用3次。觀察組采用依帕司他聯合甲鈷胺治療,甲鈷胺使用方法和劑量與對照組一致,依帕司他膠囊(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40),口服,劑量為50mg,每天服用三次。連續治療3個月時間,觀察和比較治療效果。
1.3觀察項目和評價標準(1)治療效果: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通過檢查表明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恢復正常,判定為顯效;病變癥狀大部分消失,并且神經傳導的速度接近正常,判定為有效;所有的指標都沒有得到改善,判定為無效。(2)Tss評分:神經病變主覺癥狀問卷評分,分數越低,狀況越好。
1.4統計學方法采用8PS8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TSS評分指標各計量數據以(π±s)的方式進行表示,2組計量數據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其間的差異性;療效指標表示為%,2組計數數據比較其間的差異性行卡方驗證。P<0.05表示差異顯著且符合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分別為92.59%和77.7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SS評分比較分析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TSS評分均發生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包括多神經病變、單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等,最為常見的病變為遠端對稱性多神經病變,臨床上常表現為肢端感覺異常,肢體麻木、疼痛,后期甚至出現肌萎縮及癱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上面臨的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我院采用依帕司他聯合甲鈷胺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較好效果。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采用聯合方案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有效率達到了92.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TSS評分均發生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聯合甲鈷胺治療,效果顯著,可以明顯提升治療的臨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