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漯河卷煙廠,河南漯河 462000)
近年來煙草業在“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面對行業新常態、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以及市場訂單需求的瞬息多變,設備管理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工作,必須勇于挑戰自我,努力克服慣性思維和習慣做法,積極轉變觀念、拓展思路,通過推進設備管理集成化、信息化、規范化、參數化、精細化和專業化,持續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夯實“金葉制造”(河南中煙主要產品是“黃金葉”香煙,因此把卷煙生產比喻為“金葉制造”)根基,更好地滿足設備“保工藝、保質量、保訂單”的需要,強力支撐企業改革發展。
按照“生產制造高效協同”的要求,聚焦打造“1522”精益生產供應鏈,即構建一個體系,突出五化要求,實施兩維調度(公司級和卷煙廠級兩級調度),提升兩個水平(提升生產組織水平和質量管控水平),以精益管理理念為引領,將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員生產維護)體系建設、設備管理“查堵防”、“5 個體系”(2015 年漯河卷煙廠確立的企業基礎管理目標,即專業化品牌培育體系、柔性化生產管理體系、準時化供應鏈保障體系、精益化流程管理體系、職業化隊伍成長體系)建設、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業資產管理系統)裝備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等進行集成融合,簡化管理流程,減少管理冗余,消除管理漏洞,突出管理重點,提高管理效率。
按照“兩化融合”的要求,積極推進EAM 三期裝備信息化建設,尤其在項目分步實施、節點培訓、模塊上線運行等方面,嚴格按照河南中煙(公司)整體工作推進計劃,跟上項目節奏,確保EAM 三期項目在廠優質、高效落地。同時,以突出“系統應用”為抓手,加強EAM 系統與廠數據采集系統、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系統)智能制造系統、投資項目管理系統的有機融合,加強信息化與設備管理各項業務的有機融合,以“兩化融合”(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促進企業設備管理水平轉型升級。
按照河南中煙“千億工程”強化硬件保障的要求,強化投資項目管理,把好“3 道關口”。
(1)把好立項論證關。認真落實“把復雜留給設計,把簡單留給施工”的要求,強化考察學習調研,認真研究制定方案,提高項目論證質量,盡量把問題解決在方案論證和設計階段。
(2)把好過程控制關。要嚴格落實“應招盡招、真招實招”規范要求;強化招標、合同、變更“3 項管理”,全面實施“陽光操作”(公開透明、規范流程運作),加強項目進度、質量、安全和投資“4項控制”,確保項目廉潔、優質、安全、有序推進。
(3)把好竣工驗收關。嚴格驗收標準和程序,認真做好檔案驗收、現場驗收、問題整改、竣工備案等工作,確保竣工驗收不走過場。同時,積極支持和推進廠異地技改項目的實施,力爭實現“年底前開工建設”的目標。
按照“強化設備柔性保障”的要求,利用“設備因素分析法”等管理工具,積極探索設備基礎管理與生產組織、工藝質量管控深度融合的途徑和方法;針對自有品牌卷煙、合作加工卷煙等不同品牌原輔材料特性,優化設備運行、維修與操作參數,逐步實現不同品牌生產的設備運行參數、維修參數、操作參數標準化,不斷增強設備保工藝、保質量、保定單的能力。
按照“全價值鏈管控與降本增效”要求,強化節能管理與技術“雙輪驅動”。
(1)管理層面:繼續加強節能宣傳,提高全體員工節能意識;與優化生產組織節點管理深度融合,深化“關鍵設備、關鍵工段、關鍵時段”的能源節點管理,加強節能課題攻關,消除生產環節的能源浪費,促進“管理節能”。
(2)技術層面: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采取技術革新、節能改造等手段,實現能源二次回收利用,減少高耗能設備的能源浪費。
圍繞“建立專業化、梯次化設備人才隊伍”目標,積極配合廠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做好設備專業技術隊伍的培訓、培養、交流工作,依托TPM 體系,持續開展OPL(One Point Lesson,單點課或一點課)單點課活動,激活基層維修、操作人員自主培訓、自主學習、自主提升活力;積極復制推廣兄弟單位“維修工動態管理機制”經驗與成果,找準本單位維修工績效激勵方面的不足和短板,研究制定“維修工梯次化動態管理辦法”,積極探索建立技能人才梯次化動態管理長效機制,促進設備管理、維修、操作3 支隊伍的專業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