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雙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BIM 技術發展到全周期產業鏈己是必然趨勢。建筑企業的崗位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傳統的造價人才己難適應信息化的發展。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作為高職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技能課程,其教學應與企業接軌,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為企業輸出新型的應用型人才[1]。由此將BIM 技術融入到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教改革中十分具有必要性。
近年來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沒有跟上BIM 發展的步伐。目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系列課程仍然是理論課時多實訓課時少,受制于課時及專業建設方案,BIM應用技術不能廣泛的融入課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BIM 技術應用教學內容多,教學難度大,很難在有限的課時中讓同學系統的了解。
具有BIM 實踐能力的師資力量欠缺,大多數教師一直工作在教師崗位沒有到企業中接觸新項目。BIM 是一門新興技術,教師們授課大多是通過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自學。教師們在缺乏的實戰經驗,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進行教學,有時沒有辦法完美的解決同學們的問題,這會讓學生對于BIM 技術應用產生一定的質疑,使得對BIM 技術的深入了解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BIM 技術在高職院校的普及的壁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硬件水平不達標,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性能。這兩年來我院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一直采用的軟件是廣聯達鋼筋、土建2013 版。而2019年以來,各個企業已經全面替換為GTJ2018 計量軟件。為了緊跟企業的步伐,高職院校要及時的做好下一步資金計劃,完善實訓中心建設,為開展BIM 系列課程的教學打好基礎。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中引入其它BIM 系列課程,列如Revit 建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取BIM 體系中的一模多用[2]、加強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共享課程資源,形成BIM 體系課程鏈。將前序課程建立的三維動態模型的圖片、視頻等作為后續課程的資料,建立學生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中基礎、墻體、混凝土梁、板、柱搭接的三維想象力。建筑工程工程計量與計價可以結合Revit 模型和GTJ2018實訓系列課程的模型直接軟件計算匯總讀取工程量,與理論課程中的手工算量進行對比。從崗位需求以及BIM 課程的技能目標兩方面出發,強化實踐。結合BIM技術在施工管理全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應用,形成BIM 應用技術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新型課程體系。
為了學生在校期間可以掌握最新、最適用的應用型技能,各大高職院校均采購了廣聯達系列計量軟件。廣聯達系列軟件在各大院校和各類建筑相關企業內部應用廣泛,我院近幾年也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這門課程實訓中引入BIM 算量軟件。
根據目前建筑行業發展趨勢,計量軟件已經由原來的教學過程中的鋼筋算量GGJ2013、土建算量GCL2013 合二為一。當下企業已經全部采購廣聯達GTJ2018進行算量,2013 已被大面積取代,各大高校也在逐步更新。用新版的GTJ2018 代替原來的軟件課程,來進行當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更加適用于專業的發展,也更加符合崗位需求建設。
雖然目前BIM 技術進課堂還不夠系統、完善,但建筑業內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如廣聯達、斯維爾,他們定期會舉辦一些的BIM 專業技能競賽。為了加深學生對專業和行業知識的理解,提高BIM 算量應用水平,可以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比如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與廣聯達公司舉辦的相關BIM 計量比賽。通過參與比賽,可以使實時教學與企業同步,避免出現課程內容落后的境況。通過給參賽同學做賽前培訓指導,使學生在相關比賽中能夠獲得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成長,從而帶動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同時,為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提供配套技術服務讓同學們課后自主研究。不僅可以讓同學們在準備比賽和比賽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還能感受比賽氛圍,了解自身水平與同類型高校之間的差距,增強今后學習的的動力。
由于BIM 技術發展較快,近兩年出現大批量BIM 技術相關應用軟件。而高校教師BIM 技術的掌握水平沒有跟上,這是影響各高校BIM 技術與教學融合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BIM 技術的飛速發展,需要更多擁有企業實戰經驗的專業技能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3]同時,在職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重新進行課程設計,完善實踐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不致落后,跟得上BIM 技術發展的步伐。總結為以下幾點:(1)組織教師參加BIM 技術相關培訓,同時培訓參加BIM 相關比賽的學生,可以和學生共同成長;(2)邀請廣聯達等企業講師或者專家來校講座,了解BIM 前沿技術,幫助BIM 技術融入教學體系;(3)鼓勵高校教師每年去參加社會實踐,去到一線企業中學習BIM 應用系統和實操。(4)引進有企業經驗又精通BIM應用技術的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或者通過校企合作來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目前我院還在對現代學徒制試點做出探索。企業可以設立應用基地與我院BIM 中心聯合實現BIM 技術在學生中的推廣。校企“雙主體”模式共同開發理論教學和實踐項目,完善課程體系,建立系統考核評價指標。我院與寶鷹集團共同構建專業與職業一體、學位與崗位共通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
按照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模式,加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探索。通過現代學徒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并能擁有校、企雙方教師團隊及豐富企業資料作為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現在我院與深圳寶鷹集團合作,現代學徒制班的學生畢業后會被輸送到企業對應崗位上。為寶鷹集團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應用技能型人才,真正實現“校企共贏”。
對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而言,懂實踐會操作是最大的優勢。而把BIM 融入到教學中是時代所趨,因此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極其必要。本文結合現代學徒制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BIM 課程的教改的探討,并提出了教改措施。希望今后在現代學徒制的模式下學院可以更好的與企業接軌,新模式能為培養出更優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