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嫻嫻,趙 浩*,顧希汝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血甲疝微創外科,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甲狀腺疾病的發病機制是因為自身免疫刺激致使甲狀腺激素增多,或是腺體遭受破壞致使甲狀腺激素減少[1]。在甲狀腺手術治療中,為了提高手術治療、加速預后恢復,要配合良好的護理手段。本次研究針對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是從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甲狀腺患者中選取80例,采用擲骰子方法平均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范圍在24-66歲,平均年齡(45.7±6.1)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齡范圍在22-65歲,平均年齡(46.1±5.8)歲。兩組患者所有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叮囑注意事項,對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記錄。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路徑護理,制定統一的臨床路徑模板,護理人員照表護理。具體的護理方式是:
1.2.1 創建護理路徑。每位患者入院第一天根據模板創建護理路徑,護理人員把相關內容告知患者及家屬,讓其了解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并對住院期間的護理目標和治療目標有明確認識,從而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提高治療和護理中患者的配合度[2]。
1.2.2 依照臨床護理路徑表實施護理。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仔細評估患者的病情,熟知患者的病癥,隨時關注患者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并告知患者有不適癥狀,及時告知;同時,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以清淡、高營養的半流質食物為主[3]。術后患者要謹遵醫囑,按時服藥。
1.2.3 臨床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前后的注意內容,并對手術流程、恢復過程給予講解,配合患者及家屬制定合理的恢復計劃。另外,護理人員每日記錄、核對患者情況,有異常狀態及時告知醫生,并做出有針對性的處理[4]。尤其是術后需密切觀察,防止出現并發癥。
1.2.4 健康教育。如患者在治療前后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給予安慰和鼓勵,耐心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疏導其心理壓力,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前等待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20.0軟件統計和處理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計量資料使用均數±平方差表示,t檢驗組間比較,組間存在明顯差異時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術前等待時間為(1.34±0.12)小時,住院時間為(5.81±1.25)天,住院費用為(4267.39±201.65)元,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為(9.67±1.45)分;對照組患者術前等待時間為(2.08±0.23)小時,住院時間為(9.69±2.34)天,住院費用為(7963.41±285.43)元,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為(6.13±2.51)分。組間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情況對比(±s)
分組 例數 等待時間(h)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 護理滿意度(分)觀察組 40 1.34±0.12 5.81±1.25 4267.39±201.65 9.67±1.45對照組 40 2.08±0.23 9.69±2.34 7963.41±285.43 6.13±2.51 t 18.041 9.249 66.889 7.724 P 0 0 0 0
甲狀腺疾病較為多樣,常見的有甲狀腺腫瘤、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大等。在臨床中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住院期間因護理不當產生的問題較多。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臨床護理的要求也就更高,為了滿足患者及家屬的護理需求,就要提高護理質量、創新護理手段。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方式,從患者入院到出院,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的護理路徑,每天照表護理。在本次實驗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路徑護理,術前等待時間為(1.34±0.12)小時,住院時間為(5.81±1.25)天,住院費用為(4267.39±201.65)元,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為(9.67±1.45)分,組間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較,明顯縮短了手術等待時間和患者住院時間,同時也還降低了手術費用,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大幅提高。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護理相比較,首先能夠讓護理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及護理流程,還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雙方的良好配合下,讓護理質量大幅提高[5]。
綜上所述,甲狀腺患者手術治療期間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不僅能縮短術前等待時間、住院時間,還能降低住院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