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韓蕾 李強
記者從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港口集團”)了解到,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已于近日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全球首創“氫+5G”智慧綠色發展模式,融合一系列世界領先的中國港口原創“黑科技”組合,引領世界港口建設發展潮流的同時,標志著山東港口集團再次以中國“智”造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方案”。
據了解,此次投產運營的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岸線長660米,2個泊位,設計吞吐能力170萬標準箱/年,配備9臺雙小車岸橋(STS)、38臺高速軌道吊(ASC)和45臺自動導引車(L-AGV)。自2018年6月8日開工以來,項目建設團隊科學組織、強力攻關、共同努力,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實現了碼頭的投產運營,為全球同類碼頭建設周期的1/5。
項目推進過程中,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建設研發團隊堅持以創新引領未來,6項全球首創前沿技術應用其中,為世界港口科技貢獻更加智能的“青島模式”。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氫+5G”智慧綠色發展模式。
在“氫+5G”智慧綠色發展模式中,“氫”指全球首創的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該技術取消傳統市電供電模式,由山東港口集團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組為自動化軌道吊提供動力,不僅減輕了設備自重,降低了設備機構復雜度、維保量和維修費用,而且發電效率高,對環境保護也具有深遠意義。據測算,這種依托氫燃料電池加鋰電池組的動力模式實現了能量的優化利用,使軌道吊每箱耗電下降約3.6%,單機可節省動力設備購置成本約20%。以年吞吐量300萬國際標準集裝箱測算,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萬噸。圍繞“智慧港口”建設,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5G+自動化技術”碼頭全覆蓋,成功實現在5G網絡下的岸橋、軌道吊自動控制操作、抓取和運輸集裝箱及高清視頻大數據回傳等場景的應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氫動力和5G技術外,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還驚艷推出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中國港口原創“黑科技”組合,充分展示了山東港口行業多年厚積薄發的雄厚科技實力。其中,全球首創的“機器視覺+自動化技術”,通過人工智能(AI)自動識別,實現安全、高效作業,平均每作業循環時間減少約25秒,提升堆場作業效率13%。全球首創的智慧監管系統,實現自動化碼頭無人、順勢、高效監管,形成了覆蓋全作業流程的智能監管解決方案,開創了自動化碼頭智慧監管新模式。每箱監管時間節約65%,提升碼頭效率3.2%,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全球首創的三維可視化運維平臺,以三維可視化全視角實時展示港口全貌和生產作業狀態,實現任意時段生產作業歷史可回放,具備生產信息綜合匯總、事件報警、趨勢預警等10大功能?;谏虡I智能全球首創的自診斷系統,具有大數據分析、自診斷預警、異常識別、狀態監測等功能,讓數據真正對碼頭公司的運營決策實現有力支持。
全自動化碼頭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技術于一體的復雜系統工程。自1993年世界上第一個集裝箱自動化碼頭ECT在荷蘭鹿特丹誕生以來,全自動化碼頭一直被譽為“港口科技王冠上的明珠”,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運營啟動儀式
隨著港口資源的日益積累,我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成為世界港口大國,但在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建設方面并不突出。直到2013年10月,青島港決定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面對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封鎖,青島港頂住壓力,立足自身、刻苦攻關,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從規劃到建設運營的全過程。2017年5月11日,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投入商業運營。該碼頭岸線長660米,建設2個泊位,設計吞吐能力150萬標準箱/年,配備7臺雙小車岸橋(STS)、38臺高速軌道吊(ASC)和38臺自動導引車(L-AGV)。
與傳統人工碼頭相比,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的作業效率提升30%,人工減少80%,自動化程度超過鹿特丹港等世界級港口,而建設成本僅為國外同類碼頭的2/3,建設周期僅為其1/3。
截至今年11月26日,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累計完成船舶裝卸1846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85.4萬標準箱,船舶準班率100%。其中,碼頭平均裝卸效率由開港時的24.2自然箱/小時提升到36.2自然箱/小時,最高效率達到43.8自然箱/小時,比全球同類碼頭高50%;外集卡在港周轉時間15分鐘以內,比人工碼頭縮短50%以上。
據悉,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獲評“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等多項殊榮。目前,依托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已受理和授權的專利有93項,發表論文達47篇,制定標準12項,獲《自動化碼頭生產作業決策支持系統》等軟件著作權10項。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已接待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1640批次、33240多人次參觀訪問,成為展示中國港口科技成就的亮麗名片。
港口資源是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近年來,我國對港口資源的重視愈加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港口視察,圍繞港口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山東省積極落實“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等黨中央關于港口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8月6日,在省委、省政府的積極推進下,山東港口集團掛牌成立,大力推進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
山東港口集團成立后,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交通運輸部等國家九部委印發的《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等系列部署和山東省“海洋強省”、新舊動能轉換等要求,以更大平臺、更高起點和更多資源,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物流樞紐港、金融貿易港、產城融合港、郵輪文旅港、智慧綠色港和效率最高、服務最好、作業最安全、價格最合理的海洋港口,努力把山東港口集團打造成“港通四海、陸聯八方、口碑天下、輝映全球”的世界知名港口運營商和國際航運貿易金融服務創新中心。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已經高效運轉兩年多,近日建成投產的二期工程,作為山東港口集團成立以來的最新成果,體現了山東港口行業持續引領世界港口生產方式革命的實力與信心。面向未來,山東港口集團將在全自動化碼頭和“智慧綠色港口”領域持續開發應用新的世界一流科技成果,加速科技與業務的全面深度融合,吸引物流、商流、信息流、貨流、人流等航運要素集聚,為全球“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