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秀華
(羅平縣臘山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羅平 655800)
試驗以青殼洋高粱為對照,參與試驗的品種分別為遼雜15,遼雜18,龍雜11,瀘糯8號。
在羅平縣高粱試驗示范基地展開試驗,試驗所用田塊方正平整,肥力中等。在對試驗田進行區組設計的時候,選擇的劃分方式是隨機的,以20m2為區塊的單位面積。栽培規格設定為行距60cm,穴距33cm,2株每穴,試驗區和重復間所留走道寬度亦為60cm,四周設2m寬的保護行。
試驗于3月6日啟動,采用雙膜通過覆蓋方式實施保溫育壯苗。一個月后于芽苗的葉齡長到5刀葉時,開始實施移栽。以機耕方式劃區以確保試驗田的整體平整性,以糞水1500kg/667m2,尿素25kg/667m2,氯化鉀20k/667m2以及過磷酸鈣50kg/667m2作為底肥。以人畜糞水1000kg/667m2、尿素10kg/667m2在拔節初期進行追肥,并收獲頭季高粱的10d前施20kg/667m2尿素作為促芽肥。頭季高粱成熟后進行收割時,必須在比植株最上面第一節還要高出2~3cm處下刀。然后在收割頭季高粱5d后施10kg/667m2發苗肥尿素,等到再生苗發育到6葉期時每窩挑壯苗留下2~3根即可。
(1)適期播種:春播高梁宜在4月中下旬播種,播種過晚易受秋風危害。
(2)種子處理:直播用種量0.5~1.0kg/667m2,播種前在適溫下曬種1~2d可用清水浸種12~24h,應選擇在土壤濕透的天氣下播種,蓋土要做到淺、細、松,厚度在1~3cm為宜。蓋土過厚、過粗、過實影響出苗時間和出苗率。
(3)大田基肥:施有機肥2000kg/667m2播前翻犁土中。
(4)大田底肥:20~30kg復合肥,施用時肥料應與種子相距3cm左右。
(5)播種規格:播種一般采用條播,行距40cm左右,株距35cm左右,每窩3-4粒左右。
(6)勻苗定苗:直播高粱要求在3~4葉時及時間苗、勻苗。做到去密留稀、去弱留強,每窩留苗2~3株,保證8000~12000株/667m2。
(7)追肥除草:在定苗時,用清糞1000kg/667m2或者5~10kg/667m2追肥提苗,結合中耕除草一次。拔節孕穗期用清糞1500kg/667m2或者10~15kg/667m2化肥追拔節孕穗肥,并結合進行深中耕培土一次。
(8)病蟲防治:如田間發現蟲害,不能用含P的有機磷類農藥這類農藥對高粱易產生藥害,不能使用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藥。
(9)收獲儲存:高粱收割一般分2~3次采收,收割后及時脫粒曬干,切保產品質量。
參照規范化的試驗標準,對生育期的抗倒性還有抗病力進行觀察并記載下來,成熟時各區取5株作為代表,就經濟性狀方面予以考種。以方差法對結果展開分析,并實施SSR檢驗[1]。
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具體見表1,相互之間的差異十分明顯。
9種試驗品在頭季時的生育期是119~126d,再生季時的生育期是92~97d,均比對照品種(青殼洋高梁)的生育期短,而生育期最短的是瀘糯8號,其頭季生育期僅需119d,再生季的生育期也只有92d。

表1 雜交高梁新品種生育期觀測結果
對于羅平縣的再生高粱而言,其安全揚花期臨界時間為9月20日[2],因這幾個品種均在9月上旬之前完成抽穗,因此其揚花期均出現于9月20日前。由此可見這幾種再生高粱均適合在羅平縣種植。
由此可見,參試高梁品種的農藝性狀有著明顯差異,其植株高度為155.8~234.2cm,作為對照品種的青殼洋高粱植株最高,植株最矮的當屬湘兩瀘糯8號;參試高梁品種頭季的每穗實粒數2443.4~2994.3粒,實粒數最多的一個品種就是龍雜11,而實粒數最少的就是作為對照品種的青殼洋高梁;參試品種的單穗重49.83~68.34g,最重的是龍雜11,最輕的是對照品種;千粒重在20.21g~24.82g內,最高的是遼雜15,最低的是對照品種。參試再生高梁品種的有效穗4594.7~8901.9/667m2,最少的是對照品種,其它參試品種的有效穗比對照品種增加52.19%~93.98%;每穗上面的實粒數有1284.3~1972.8粒,最少的是對照品種,其它參試品種比對照品種增加了23.98%~53.25%。單穗重23.25g~42.40g,最輕的是對照品種,其它參試品種每穗比對照品種多8.32~18.68g,千粒重18.23~22.64g,最輕的還是對照品種,其它參試品種的千粒重比對照品種增加3.14~4.41g??傊?,通過對頭季和再生高梁對應的農藝性狀展開綜合考察發現,幾個參試品種都體現出比較好的綜合性。
試驗結果表明,其中總產量第一的是遼雜15,兩季共產824.7kg/667m2,與對照品種相比,其增產率達到90.56%。第二位的是遼雜18,兩季總產量為793.5kg/667m2,增產率為83.52%。第三位的是滬糯8號,兩季共產高粱787.9kg/667m2,增產率是81.60%。產量最低的龍雜11兩季產量合計也有778.9kg/667m2,其增產率亦達到了30.47%。
本次試驗篩選出的4個新品種雜交高梁不僅再生力、抗病性強而且適應性廣泛。通過擴大再生高梁的種植面積,有利于促進羅平縣雜交高梁的高產穩產。進而促進全縣高梁生產的發展,有利于該地區釀酒業的進一步發展。近年來,羅平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植高粱發展白酒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新渠道。同時并開辟紅高粱農業景觀特色游,為當地新增了一條農業觀光旅游特色景觀線路。

表2 新品種雜交高梁主要農藝性狀一覽表

表3 新品種雜交高梁產量情況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