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莎
摘 要:數字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的方式,因此圖書館也應做好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體系構建工作。文章主要對數字時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的變化進行了闡述,并探討了數字時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體系建設的途徑。
關鍵詞:數字時代;館際互借;文獻傳遞;途徑
伴隨數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的各種工作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中較為顯著的是資源存儲和資源共享方面。在整個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很多的圖書館逐漸開始利用網絡向讀者提供信息資源服務,這就給傳統的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1 數字時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的變化
1.1 讀者需求的變化
與傳統的書刊原件或者復印件的需求相比,在現如今的網絡時代,讀者的需求也隨之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單單體現在信息內容的變化以及載體的改變,同時讀者的需求還可以通過一些檢索工具與網站得到滿足。所以,現代讀者的需求往往是傳統方式無法滿足的。在這種形式下,讀者在信息搜集與查詢方面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更加的全面、快捷與準確。其中不僅包含了印本信息,還包括一些多媒體以及網絡信息。如今,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要求,已經從過去的書刊集散收集地轉變為信息以及知識的收集與傳播場所[3]。
1.2 技術手段的變化
當代社會處于數字時代,這種社會環境不但提升了文獻傳播的速率,同時通過應用管理軟件,還進一步提高了文獻處理的速度。通過對網絡的應用,讀者可以更為快速的進行信息的查找。同時,日常結算方式的利用,如支付寶、手機銀行等方式,也對獲得文獻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此外,伴隨數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的服務能力也得以提高。通過互聯網技術應用,能夠更為快速的查找信息,對服務流程的簡化十分有利,提高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并且還可以更好地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
1.3 觀念的變化
以前,大家都非常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讀者來到圖書館,因為這樣才會保證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利用的較為充分,同時這也是圖書館功能的一種表現。如今,社會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數字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讀者在獲取文獻的過程中更加傾向于通過網絡的途徑,同時圖書館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夠節約讀者的時間,并且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現階段,圖書館的發展目標已經逐漸轉變為:“見面越來越少,服務越來越好”。同時,圖書館也逐漸十分清晰地意識到,不管自身達到多大的發展規模,科技水平提升到多高,單個圖書館是非常不容易實現自給自足的。共享與聯合服務逐漸成為文獻提供的主流服務形式之一[2]。
2 數字時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體系建設的途徑
2.1 實現資源建設與服務的數字化
數字時代的到來不但給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帶來了機遇,同時也使其面臨巨大的挑戰。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需要實現資源與服務的數字化。對于圖書館的館員來說,應當把館藏資源數字化當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對資源體系逐漸進行完善,為讀者的資源獲取操作帶來更多的便利。最近幾年以來,館藏資源數字化得到了十分快速的發展,這些資源主要囊括了全文影像資源、全文文本資源、音頻視頻資源等。此外,為了便于讀者獲取信息資源,還應當建立健全的一站式搜索引擎,并安排專人維護,以便提高收錄信息的系統性與準確性,凸顯其導航功能,以便能夠更為良好地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需求。
2.2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文獻的傳遞是知識作品的應用方式之一。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文獻資源的復制變得更為便利,且此類復制品無需歸還。目前,我國法律上尚且沒有明文規定此種復制行為的合法性問題。然而,對于讀者來說,其在實際應用這些信息資源的時候,應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來進行操作,防止出現侵權的行為[4]。
從國外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的實際狀況來看,在對文獻進行傳遞時,應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給予充分的重視,采取合理的舉措,增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維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吸取國外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我們國家也應當實施相應的舉措,來限制網上文獻資源的肆意傳播。例如,圖書館要注明版權歸作者所有;圖書館需說明文獻復制品只可以用于個人學習、欣賞以及研究等目的,其余目的不可使用。此外,圖書館還需要設置好內部操作系統,例如,在讀者瀏覽文獻傳遞系統時,要彈出版權警告內容,或者在進入文獻傳遞系統時,讀者需要簽署相應的聲明才可以使用相關資源與服務。假如讀者沒有按照相關規定操作,就需要承擔相關的侵權責任,以更好地維護作者的權益。
2.3 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對于讀者來說,其在利用文獻資源時,與圖書館館員的服務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館員是讀者和信息資源溝通的紐帶,館員的專業素質以及服務水平會對讀者的使用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針對圖書館而言,應當增強對館員隊伍的建設工作,為提升館員的綜合素質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圖書館要積極引入高素質、專業性強的館員,擴大隊伍規模,從源頭做好館員隊伍的建設工作。第二,除了要引進人才外,還需要對現有的館員進行不斷的教育與培訓,促進其職業素質的提升,同時可以聘請專家以及相關專業教師來對從業人員的網絡應用能力、知識型信息服務、讀者教育等能力進行培訓,以確保其可以更加符合圖書館工作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館員不但可以為讀者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務,還可以對信息進行加工,為讀者提供更為準確的二次加工信息,這樣可以便于讀者更為快捷地進行文獻資源傳遞,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利用的需求[1]。
2.4 重視館際互借宣傳工作
現階段,大部分讀者并不是十分了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圖書館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來不斷進行相關服務的宣傳工作,以便使越來越多的讀者對圖書館的工作更為了解,這樣才可以保證讀者對圖書館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宣傳的方式非常多,比如,印發宣傳資料,圖書館官網以及新媒體宣傳,開展相關講座來增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圖書館數據、資源的使用方式,明白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檢索過程,以確保讀者可以更快捷、便利地獲取所需的資源。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時代下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也隨之發生變化,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提高圖書館工作水平與效率,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讀者。
參考文獻
[1]林毅忠.數字時代我國高校圖書館館際互借服務變革與發展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04):95-98.
[2]胡忠坤.數字時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A].今日財富雜志社.2016年第二屆今日財富論壇論文集[C].今日財富雜志社:,2016:1.
[3]陳力.數字時代的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8(03):54-58+79.
[4]孟璇.高校讀者對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