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傳統意義上由市場所提供的文化產品,其主要區別在于政府的公共部門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來源,為了滿足大眾的精? 神需求,所提供的文化服務是建設的主要的目,并保障人們享有文化的權益,使整體社會文化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主要以大眾參與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要形式,從而滿足大眾精神需求?,F代公共文化服務主要由國家政府籌劃組織,其非營利性和公益性成為了現在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特征,并向全社會提供相應的文化資源等物資。
以人為本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主旋律,需要文化事業充分得到國家政府職能部門的支持。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國家政府職能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充分指導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政府相關部門還應作為文化服務轉變的加速器,有效調動社會大眾積極性,促使更多民眾參與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中。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二者有效的結合成為了文化現代化的目的。如今大眾文化權益保障和民眾精神需求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要課題,這就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公共文化服務要以新時代為背景,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與方式加以合作,從而實現文化傳播的全面性、多樣性,統一性,為民眾自身的新文化價值觀念的提升奠定基礎。
從公共圖書館視角分析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現狀及公共圖書館發展存在的不足,發現存在重視程度不足、整體服務水平較低、各館服務能力差異大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認識,加大投入、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制度保障,認真落實、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等方式來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體現一座城市綜合實力,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是一項重要指標,相比于GDP標準等,它更能體現出一座城市民眾的綜合文化素質。因此受到社會更多的重視,現在很多城市都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 能力為主要目標。
對于響應中部崛起的鄭州來說,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發展現代公共文化事業。其中公共圖書館作為城市的名片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公共圖書館在一個城市的服務水平和發展狀況,反映出這個城市綜合實力和民眾的文化素質。世界發達國家對于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同時公共圖書館公共服務也是高水準。因此,鄭州在新型化大城市建設中,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為推動城市文化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公共圖書館從接待人次、文獻借閱量、活動舉辦次數以及媒體報道篇數上,其他地區公共圖書館與北上廣深公共圖書館有著明顯的差距。各省市區縣公共圖書館資源配置和服務能力差異很大,讀者活動開展多的圖書館年活動場次能達到一百余場,而活動少的圖書館年活動場次只有十幾場;區縣館中館舍面積、館藏文獻量、年到館人次等資源的巨大差異,使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水平也有較大差別,發展不均衡的公共圖書館事業,也使得各地區的讀者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務有所差距,不利于省市整體的公共圖書館事業健康發展和全民文化素質的提升。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指的是以政府為主導的非盈利性、科普文化知識、優秀文化的傳播和滿足民眾基本文化需求,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準。公共圖書館作為主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場所,是國家政府保護民眾享有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公益性、平等性、受眾對象無差別性等特點,奠定了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地位。圖書館作為文化建設的樞紐,直接影響著民眾接收精神文化時效性、延續性、認知性等,對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是我國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作為一個由政府主導無償向大眾傳播文化知識的公益機構,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公共圖書館作為可提供大眾平等接受文化學習的重要場所,保障了民眾學習的公平性;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國家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是滿足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路徑。
文化建設是我國現發展重點之一,而公共圖書館作為構建公共文化體系的基礎,不僅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重點,而作為公共文化體系基礎的公共圖書館,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是我國提高全民素質學習的重要途徑,還是修復傳承民族文化的重大措施。因此各地政府應該更加重視圖書館的建設,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加強圖書館發展,縮小與沿海城市文化發展差異。使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得到實質性的進展,真正展示出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1世紀以前,國內大部分公共圖書館未能把殘疾讀者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各地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都沒有無障礙設施和殘疾讀者專用服務場所。21世紀開始,一些沿?;蛘咻^為發達城市如北京、廣州、南京、上海等公共圖書館無障礙設施與環境的建設初見規模,有能力的公共圖書館還建設的獨立的盲人閱覽室,同時盲人圖書館也孕育而出。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排頭兵,公共圖書館對殘疾讀者服務水平,也成為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體現,公共圖書館對殘疾讀者知識獲取與關注也日益頻繁,盲人圖書館、盲人閱覽室成為各省公共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各省市公共圖書館對無障礙設施建設十分關注,多數公共圖書館設有殘疾人無障礙通道,鋪設盲人讀者專有盲道;在電梯的各層控制部分及梯內的控制面板都設有盲文按鍵和低位控制裝置;洗手間設有殘疾人專用馬桶;殘疾人閱覽專區書架高度間距均按相關要求求標準設計擺放,以便殘疾讀者進出。這些方面都體現了公共文化中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
公共圖書館經費主要由政府提供,因此,政府的支持決定著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進度。相比沿海發達城市,其他地市對公共圖書館投入還有所欠缺,公共圖書館是一座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標志,增強市民文化素養、提升城市形象都是公共圖書館重要職能。因此,其他地市應對公共圖書館給予更多的支持,更加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使公共圖書館最大限度發揮它本身的社會職能。
公共圖書館不應該作為一個獨立而孤立無援的個體存在,各個圖書館應當相互支撐、相互協作密切交流學習。而這種相互協作的關系中,能更好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幫助圖書館事業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我們還應當有全國統籌的思想觀念,沖破地域之間的思想限制,在全國各個地區建立優質的公共圖書館之間的信息共享數據庫,在共享信息中形成對廣大人民群眾的信息服務統一的大系統,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遞同樣的文化信息。
各個圖書館在形成以上統一的宏觀協作配合基礎上,還應該建立公共圖書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互動協作,形成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的模式,使一些能夠向民眾公開的信息及時發布,使民眾的每一部手機每一臺電腦都能成為公共圖書館大數據庫的服務端,這樣既可以向大眾快速傳遞文化信息,使民眾在足不出戶的前提下就可以快速便捷的享受到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優質信息服務,又可以大大節約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空間,緩解公共圖書館所面臨的人滿為患的壓力,為社會公共資源充分利用得到相應保障。
總而言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公共文化建設,公共文化建設離不開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支持,強化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建設應當是多方努力多渠道多方法推進,做到以上方面,才會充分體現公共圖書館的力量,才能充分展現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才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圖書館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