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山
摘 要:目前,我國的民商法應用和廣大的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各類民事商業行為都很有可能會應用到民商法。而在民商法的應用當中,現階段,連帶責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所以說,探究連帶責任的問題非常具有必要性。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民商法在應用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如果對此問題不加以重視,那么將會影響民商法的應用效果的發揮。在本文筆者主要是針對民商法應用當中的連帶責任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再基于此,來提出相關的合理的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法律;民商法;連帶責任;對策
對民商法進行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是為了確保能夠執行補償和救濟措施,這樣會有利于合理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會有利于民商法得到充分的執行。但是,目前關于連帶責任的規定在實際的執行過程當中,其執行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是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說,為了能夠讓連帶責任規定的優越性得以發揮出來,就必須要探究出執行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會存在的問題,然后再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有效對策。
1 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關于債權人責任劃分的問題
目前,在市場經濟中,每一個債務人在開展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經濟活動都會產生連帶責任,在這個經濟活動當中,債務主體很有可能會出現程度高低不同的過失行為,而程度高低不同的過失行為也會導致不同大小的責任產生。
舉個簡單的例子,A某將自己名下的轎車借給了自己的朋友B某,該轎車的使用權發生了轉移,但是之后B某在這個過程當中產生了酒駕行為,并且使用A 某的轎車撞傷了C某。C某被撞后成了重傷,所以對駕駛員B某提出了訴訟。這個時候根據民商法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法院也會將A某同時作為本案件的被告,在訴訟的過程中,一旦發現駕駛員B某沒有能力對C某進行經濟賠償,那么根據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A某將償還本案件的涉及到的經濟費用。
在這個借車導致的酒駕撞人案例當中,A某錯誤借車給B某,所以需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而這個連帶責任和B某需要承擔的責任相同,在這個案例當中,A某的基本權利已經受到了影響,如果A某對于可能會出現的B某的酒駕行為在借車之前不知情,那么其連帶責任會有所減少。如果A某對于可能出現的后續行為已經提前知曉,那么其責任也會相對較大。但是在實際的連帶責任的認定當中,很難對于A某的是否知曉進行準確的判斷,因此相關的連帶責任劃分也很難進行。
1.2 和實體法的關系問題
對于我國的法律制度體系來說,民商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民商法和國家其他的法律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互補的,如果二者能夠互相補充和協調,這會非常有益良好的法律環境的營造,也會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法律。但是現階段的民商法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其內容也會隨著時間而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實體法并未根據其變化而進行相關的調整,這樣一來,關于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就會產生不同之處,甚至是矛盾,就會讓連帶責任的執行受到負面影響。
1.3 時效問題
一般情況下,在我國的法律規定當中,一般的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兩年。這兩年的開始時間是訴訟成立時間,但是訴訟時效的規定問題在《擔保法》當中的規定有所不同,根據其中的相關規定,債務訴訟的時效為六個月,而且其中對于連帶責任的訴訟時效的規定也相對模糊。這樣一來,就會讓不同的法律對于同樣的債務訴訟案件到訴訟時效規定有所不同,在訴訟時效的問題上相對模糊,會導致連帶責任的執行問題受到負面影響,也會讓辦理的結果受到影響。
2 合理對策分析
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筆者提出了相關的合理科學對策,主要有三點,一是不斷優化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二是合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三是結合實體法,希望能夠引起相關從業人員的重視,以達到保證執行結果公平、維護法律尊嚴的目的。
2.1 不斷優化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
雖然說目前的民商法對于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已經做到了具體和細化,我國的其他法律對于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情況也做出了很多的規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案件也會產生更多的變化的因素,目前的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在執行的過程當中,還有可能會出現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說,相關的部門對于連帶責任規定的完善要重視起來,不斷優化目前的連帶責任制度,同時要考慮到實際的法律環境方方面面的因素,在不同的法律環境當中,要針對性的執行連帶責任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優化。在前文筆者提及的借車案例當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相應的連帶責任做出優化和完善,以保證執行結果的公平合理,更好的維護法律的尊嚴。
2.2 合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
在對產生連帶責任的相關案件進行判斷的時候,實際情況是重要的依據,一定要將實際情況作為判斷的標準。盡可能的保護好每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不讓其受到不良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決的時候,不能僅僅的對債務人的合法權利進行維護,還需要重視維護好連帶責任人的合法權益。比如說,如果一個多股東的公司產生了經濟賠償,而在經濟賠償的過程當中,不能只根據股東的人頭數量來平均的進行劃分,需要考慮到不同股東的持股比例。除此之外,對于連帶責任的認定以及執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因素,都需要進行充分的考慮考量,不能簡單粗暴地以條款規定的內容來進行相關責任的認定和執行,需要考慮到雙方責任人的合法權益,還需要對于二者的基本利益關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充分的考量,然后再依據該案件的實際情況,對于相關的責任進行具體的認定和劃分。
2.3 結合實體法
對于具體的案件的相關連帶責任進行劃分的時候,如果實體法的相關規定和民生法的相關規定出現了不同之處甚至是矛盾,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相關的部門進行合理的、充分的考量,讓連帶責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受到影響,讓責任認定能夠通過實體法中的相關規定。
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連帶責任的認定環節,這樣一來,就會讓相關的案件的執行結果能更加的合理、合法、科學,進一步保證法律的尊嚴。在案件的實際審理過程當中,如果相關的人員能夠注意民生法和實體法之間的關系,并且將實際的案件環境作為做出連帶責任認定的重要參考,就會讓案件的處理過程和處理結果都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筆者的論述和分析,目前我國的民商法對于連帶責任的規定越來越詳細,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補償和救濟措施能夠得到充分的執行,能夠通過法律來保護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能夠有利于民生執行更加合理而充分。但是在民商法的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會讓執行效果大打折扣,也會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不良影響。為了推進該問題的解決,保證民商法的執行效果,需要對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讓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民生的優越性和價值。筆者也堅信,未來我國的民商法和各項法律都會不斷優化,發揮出更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俊杰.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9,15-16.
[2]田慧先.對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分析和探討[J].法制博覽,2017(35):209.
[3]王曉鳳.關于我國民商法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困惑及立法構想[J].中國市場,2014(3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