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玲
摘 要:近年來隨著各行各業的高度發展,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增長。尤其是房地產行業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體制中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房地產行業表現出的高周轉、資金外部依賴性、需求量大等特點,資金融通往往需要通過金融手段來實現。房地產與金融兩者結合發展,房地產金融雖解決了房地產行業發展限制問題,但隨之帶來的房地產金融問題卻日益突出,金融風險問題更加需要得到我們的關注和重視。在下文中,將對我國房地產金融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房地產金融未來發展趨勢和對策分析。
關鍵詞:房地產;金融;現狀問題;建議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城市化的發展,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對國民經濟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波動,房地產和金融行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防止房地產泡沫,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加強對房地產金融規范秩序和整頓已刻不容緩。在針對房地產行業“過熱”和潛藏的房地產金融風險等方面問題,國家奠定了“住房不炒、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的總基調,近幾年對房地產行業密集調控。在這樣的高壓監管環境下,就房地產行業出現的新變化、房地產金融現狀和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以及對房地產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和變化、對其未來應對策略的思考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1 嚴監管下房地產行業新特點
想要對房地產金融面臨的問題和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就必須要先了解房地產行業自身特點及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變化。只有在發現房地產行業新變化、新需求后,才能更好地分析房地產金融出現的問題,并加以應對和創新。房地產行業自身帶有極強的行業特性,主要表現為項目開發資金需求量大、項目周期性比較強、建設時間比較長,且受國家政策變動影響比較大,同時房地產企業需要有良好的周轉性,才能保證整個行業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就目前房地產行業外部環境越發嚴峻、監管調控越發收緊,房地產行業又表現出哪些新特點?
1.1 房地產監管政策嚴控升級
自我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城鎮住房體制改革以來,我國住房政策和房地調控政策歷經了幾次大的調控和發展。2010年以后房地產市場逐漸升溫,尤其是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帶來的三四線城市房價非理性增長,更多地表現為投資性過熱,為了遏制房價上漲過快,防止房地產泡沫,國家出臺了一系類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例如提高二套房首付、提高貸款利率、嚴格信貸要求,而各地方為落實中央要求,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因城施策”實行不同程度的限購、限貸、限售政策。
同時,由于房地產行業的投機性所帶來的金融亂象、信貸風險過于集中等金融問題,2017年開始國家緊急出臺多項房地產金融監管政策,包括對銀行、券商、信托、基金等融資渠道限制,全方位遏制信貸資金過分流入房地產行業;對房地產金融業務、個人住房貸款等業務模式上,整治和取締一切所謂的“創新”實則利用監管套利的不合規業務;加大對房地產金融審查頻率和懲罰力度,懲治金融機構數量、懲罰金額空前擴大。此外,從監管體系上來看,我國房地產金融法律法規制度不斷深入建設,“一行三會”金融監管體系正在不斷完善,2018年銀保監局成立,金融分業監管存在的監管套利得以避免,預示著未來我國金融監管趨勢的統一和完善。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對房地產金融從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做出調控,監管要求持續從嚴。
1.2 嚴監管環境下的房地產行業新特點
在市場監管環境持續嚴峻趨勢下,房地產行業表現出的幾大突出變化主要有:一在資金成本上,房地產行業資金受到全面遏制,導致房地產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持續攀升;二在資金來源渠道上,銀行、信托等國內渠道受到全面縮減,房地產企業不得不尋求更多的資金渠道,對海外融資渠道需求增大;三在房地產金融產品需求上,原先的非標融資方式向REITS、CMBN等標準化的債券融資方式轉變;房地產企業對房地產金融產品需求不單再是簡單的項目貸款,而是希望能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創新金融產品;四對于整個房地產行業來說,由于融資條件困難,市場資源的集中度更多的由原先分散的大中小型逐漸向大中型主流開發商聚集,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的轉變;五從項目開發上來看,合規性更加嚴謹,項目利潤價差減少,整體市場向回歸理性發展。
2 房地產金融所面臨的現狀及問題
2.1 房地產金融風險比較集中
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集中主要是因為房地產資金主要是來自于商業銀行信貸,而房地產行業高資金收益也成為商業銀行開展業務的首要選擇,房地產間接融資占銀行信貸額度比例較大,信貸集中度較高不但讓商業銀行承擔了很大的風險,同時房地產企業也難以拓展除此以外的融資渠道,進一步限制了房地產金融的發展。如果國內發生經濟危機或被全球經濟波及時,房地產金融集中化的風險就會爆發。
2.2 個人住房貸款違約還款的風險
通過研究我國房地產行業市場現狀,發現國內一線、二線的城市即使面對“天價的”房價,當地居民還是出現爭相購買的“火爆”場面。在這樣背景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增長趨勢明顯,但近幾年來,由于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的不嚴謹,對個人資信情況審慎不嚴格,出現消費貸款、互聯網金融平臺借款等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過渡借貸造成預期無法償還,導致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不良資產等問題。所以商業銀行要對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產生的金融風險有正確的認知,對隱含的風險問題進行處理和化解,進而避免不良資產的產生。
2.3 缺乏對房地產金融產品進行相應創新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金融行業經過20多年的摸索和發展,已經慢慢具備了完整的體制,然而這一切集中向商業銀行發展,導致商業銀行和房地產金融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除了銀行資金渠道之外,房地產金融渠道和金融產品都比較單一,缺乏創新,專業性不強。直接融資渠道如REITS、ABS、CMBN等發展還不夠成熟,并沒有成為房地產金融的有效補充。產品局限于項目開發貸、個人住房貸款,沒有對房地產金融業務模式進行研究和深化,使得產品結構單一平凡,限制了房地產金融發展,這種運營方式并不符合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2.4 房地產金融投資盲目,房地產金融結構薄弱
就目前國內的房地產金融市場而言,房地產金融結構十分薄弱,國內一線二線城市對住房的需求大,房地產金融投資市場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城市,同時反觀三線以外的城市,人們購買積極性不高,導致出現大量的住房積壓、成本回收日期延長,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源自房地產金融產業的盲目跟風投資,缺乏專業性判斷,這種盲目投資方式不但使國內房地產金融結構變得更加薄弱,還會對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造成干擾和影響。
3 未來房地產金融發展建議和策略
3.1 建立健全融資渠道,完善房地產金融體系
目前,房地產融資渠道非常受限,房地產金融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在嚴監管環境下,單靠商業銀行間接融資方式,已經很難滿足房地產行業資金需求,所以必須要建立以銀行信貸渠道為主,同時發展一級市場融資渠道,實現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渠道多元化轉變,緩解房地產企業融資壓力,才能從一定程度上分散房地產金融集中性風險。在建設房地產金融融資渠道市場的同時,還要加強房地產金融服務體系的建立,例如建立房地產相關保險擔保機構、中介等服務機構,利用信息網絡化資源全方位提供房地產金融服務。
3.2 個性化定制房地產金融商品
房地產金融的創新應立足于房地產行業全流程,從深度和廣度上,針對不同的房地產企業、項目開發階段及不同用戶需求提供多樣性的金融服務產品。例如幫助房地產企業提升處置不良資產,結合消費者需求提供住房、租賃相結合,與新興產業相結合金融產品,共同搭建合作新平臺,以此實現資源優勢的交互作用,創新房地產金融可持續發展。
3.3 加大對房地產投資資金的關注
房地產金融產業應該給予自身投資基金以飽滿的關注度,現階段房地產投資基金已經被作為未來房地產行業投資的主營業務之一。較之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房地產投資基金的發展正處于萌芽階段,缺少專業正確的發展方向引導以及完善的相關法律規章。房地產投資基金企業應該深入認識自身發展需求,打下扎實的發展基礎,以實現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規避風險機率。
3.4 調整房地產金融的投資資源分配
目前。國內的房地產金融企業的投資資源分布極不均勻,針對這一現狀,房地產金融企業要把人力物力、技術、資金等從一線二線城市轉移出來,并把這些資源投入三線以外的城市進行發展,政府應當鼓勵當地居民進行創新,并提供相應的政策扶持,產業創新進而提升當地城市的發展水平,縮減和一線城市的差距。這樣不但可以解決房產積壓的問題,還可以促進房地產金融平衡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住房體制改革的深入,房地產金融得到發展同時,中間隱含的問題也必須得到我們的關注。本文通過研究我國房地產行業監管環境的變化,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影響和新的變化,從而對我國房地產金融面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通過經驗總結和參考文獻研究,對未來我國房地產金融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探討。希望未來我國能建立更完善的房地產金融體系,豐富多元化的發展,產品創新,調節房地產金融投資資源分配,形成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
參考文獻
[1]顧柏.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謝潔華,李成青,陽治,姜珊.嚴監管環境下房地產業特點及金融風險管理對策[J].金融監管,2018第9期總第358期
[3]陸宏廣.我國房地產泡沫與金融風險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