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發展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在近幾年之中,我們國家提出了可持續性發展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理應做好垃圾分類回收的工作,以此能夠有效降低對于環境帶來的污染。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垃圾分類回收的主要概念,探討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于回收制度的改進方法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環境保護;生活垃圾處理;分類回收;探究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城市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使得垃圾的總量變得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及時展開處理,城市環境必然會受到大幅度影響。為了保證垃圾能夠得到高效處理,理應開展垃圾回收分類的工作。
1 垃圾分類回收的主要概念
所謂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如果未能及時展開處理,各類垃圾之間會有化學反應產生,對城市環境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所謂垃圾分類回收,主要是按照相關類型標準,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一般來說,主要包括四類,分別是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在完成分類之后,處理工作將會變得更為簡單,減少了人力成本和財力成本的投入。同時部分垃圾能夠作為二次利用資源再次投入到生產工作之中,從而能夠有效貫徹我們國家提出的可持續性發展原則。
2 垃圾分類回收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設施分類的明確性不足。目前來說,城市中的垃圾桶主要為兩種,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然而由于未設置圖例,同時含義表達不夠明確,使得人們對于兩類垃圾的區分并不了解,自然也很難做到有效分辨。如此一來,在進行垃圾處理的時候,仍然是隨心所欲的處理,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貫徹。
2)城市居民的知識過少。在當前城市之中,普遍居民都是通過一個垃圾袋將所有垃圾裝在一起。而且許多地區的垃圾桶設施均不具備分類的基礎條件。同時普遍居民自身的相關知識較少,從而對于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3)法規政策不夠完善。盡管我們國家一直在針對垃圾回收分類的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但是相關法規政策仍然十分匱乏。正是由于法規政策存在缺陷,使得工作的有效落實受到了巨大影響。工作條例全部都停留于表面,未能真正做到位。
4)分類標注不夠統一。目前來說,國內各個地區并未針對垃圾分類制定相應的科學性標準。一些試點城市在一年之中便推出了多套標準。由于標準一直處在變化的狀態,使得廣大居民很難在真正意義上搞懂標準,自然會對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影響。
5)管理體制存在缺陷。我國的垃圾回收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改革,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體制存在缺陷,在早期進行垃圾回收時,基本上都以政府進行主導,但地方群眾的參與度很低,使得整個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巨大限制。
3 垃圾分類回收制度的改進方法
1)完善法規政策。對于當地政府而言,理應對于早期垃圾分類回收的制度進行完善,并應用強制執行的措施,以此讓廣大人民的覺悟和意識有所提高。所以,我們國家理應在全國范圍之內創設有著較強科學性的分類回收法律體系,不僅擁有綜合性文件,同時還有相關配套文件,以此能夠為垃圾回收工作提供相應的指導。不僅如此,相關專家人員還需要對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展開深入分析,并對于國外的先進經驗和相關技術予以學習,以此在法律層面展開研究,改進其中的缺陷吧,確保其變得更為完善,同時還能在回收工作的各個環節之中得到有效貫徹,未分類的垃圾稅收也能有所增加。
對于垃圾分類回收工作來說,并非僅僅只是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工作,理應讓整個社會的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其中,促使其能夠意識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所在,同時還能明白其和環保之間存在的聯系,以此掌握一些具有較強科學性的分類方式,提升自身環保意識,并積極參與到實踐工作之中。除此之外,垃圾分類回收的知識普及工作同樣非常重要。政府部門可以將其納入到中小學教育體系之中,抽出一定課程量,向學生們進行知識灌輸。并且定期開展社會活動,安排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實踐。經過長期鍛煉后,學生們便會明白環保工作的價值,認識到這是每一個人必須承當的責任,進而自主投入到垃圾分類回收的工作之中。
2)創設回收體系。針對這方面內容,可以嘗試創設一支專門負責回收處理的工作的團隊,針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宣傳,并做好督導工作。如果發現有任何居民并未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處理,則需要參照獎懲制度的要求對其進行處罰。除此之外,還需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入手,結合相關法律體系的內容分階段展開工作,以此逐步形成多方面人員共同參與的綜合體系。主要包括主管部門、小區辦事處、市環衛處以及廣大居民。這其中,主管部門負責工作指導,小區辦事處負責理念宣傳和居民引導,市環衛處負責城市垃圾的運輸工作,居民則需要按照要求進行垃圾分類。不僅如此,對于城市內部的設施設備同樣需要進行優化,確保街道之中、小區之中、企業外部以及公共場所之中均有設置,同時配套設施也要做到足夠齊全,包括分類垃圾桶以及分類垃圾袋發放到各家各戶等。在一些十分醒目的位置,還應當對于具體的方法以及內容方面予以明確說明,并安排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對于積極分類的居民,政府可制定一些獎勵措施給予一定獎勵,并聯合媒體積極宣傳。
3)加強市場化發展。其一,創設以回收垃圾展開經營工作的企業。之所以進行垃圾分類,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大量垃圾在堆積之后,會有化學反應產生,造成環境污染。在經過處理之后,從中找出能夠二次利用的垃圾,以此減少能源浪費。為此,政府部門理應給予產業化支持,將相關政策落實到位,并使得回收工作以及處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對于相關企業來說,在開展工作的時候,自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以及財力成本,但由于資源成本方面的投入大幅度降低,則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效益。其二,對于資源利用的技術予以重視。針對相關技術政策,政府部門必須予以充分支持,鼓勵企業能夠通過科學的方式展開治理,并逐步使得相關工作向產業化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通過優良技術予以支持。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和企業展開協作,并給予支持,以此確保技術研究工作的投入力度有所增加,進而為城市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源動力。
4)將垃圾回收納入地方指標。對于各個地區的環保局而言,理應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創設一些有著較高可操作性的價格標準以及獎懲制度與,全面開展責任制管理工作,實現垃圾回收管理的統一安排。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將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納入到地方績效指標之中。如此一來,政府人員必然會提高重視度,認真投入其中,推動整個產業化實現全面進步。
5)利用媒體積極宣傳資源藍色循環經濟。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垃圾分類回收處理來說,同樣是一種貫徹環保的方式,同時也能促進環境的整體質量。為此,政府相關部門理應提高重視程度,積極頒布相關政策,做好宣傳工作,促使廣大居民能夠意識到垃圾回收分類的意義所在,進而能夠為人創設更為良好的環境條件,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子彥,丁旭,周丹.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問題研究——對日本城市垃圾分類經驗的借鑒[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0(6):00066-00067.
[2]王子彥,丁旭.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問題及對策——對日本城市垃圾分類經驗的借鑒[J].生態經濟,2017(1):176-178.
[3]王偉.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市場化初探[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6,18(9):28-31.
作者簡介
杜娟(1985-),女,漢,湖南長沙,碩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