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張祎茹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發展以及企業間日趨激烈的競爭,內部審計制度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也日益凸顯。可以說,內部審計已經成為公司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大力提高審計工作的層次和水平,是新形勢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然要求。“需要產生了內部審計,并使之成為現代企業中一個必要組成部分。任何大企業都不能回避它。如果它們現在還沒有設置內部審計,遲早都會設立。而且,如果按目前的狀況繼續發展下去,它們將不得不很快建立起來。”這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的兩位創始人在60多年前對內部審計的評判。同時,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前主席安東尼.瑞德里進一步指出:“內部審計是改善公司管理水平的力量。我們的業務與其他管理組織相比正逐日增加。如果能繼續保持這種勢頭,我們將成為下一世紀的職業”,否則“下世紀將沒有我們的位置”。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內部審計
1 現代企業制度與內部審計制度概述
1)現代企業制度的概念。現代企業制度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公司企業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法人制度、企業自負盈虧制度、出資者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的領導體制與組織管理制度。
2)內部審計制度的概念。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咨詢活動,其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通過系統、規范的方法評價機構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機構實現其目的。
2 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存在的必然性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改革的方向,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內部審計作為企業自我約束和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加強內部審計則是企業轉化經營機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客觀要求。
1)評估作用。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環節,它可以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合理性、完善性以及遵循性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評估,從而保證了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合理性評價是內部審計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部控制體系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了企業預期目標的實現。
2)優化控制環境作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礎,它反映的是企業高層對內部控制的認識、態度以及行動。內部審計對企業控制環境有一定的優化作用。
3)監控與再控制作用。為了保證內控能有效發揮作用,并不斷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對內控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內部審計可以對企業活動和內部控制活動發揮內部監督與監控作用。監控是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估的過程,可以通過內部審計來實現。
4)提高信息質量的作用。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者以及相關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不管是哪個層次,對會計信息的質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內部審計可以對會計信息質量控制進行有效地檢查。
3 我國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企業經營者對內部審計的認識不足。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部分企業領導人片面認為內部審計就是檢查經濟問題,會影響企業的團結和穩定,有的認為內部審計限制了自己的經營自主權,削弱了自己的權威,有的將內審機構形同虛設,使內審人員無職無權。
2)內審機構不健全,設置不合理,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有的企業將審計機構和監察合并,有的在財會部門內設審計人員,有的干脆不設審計機構和人員,致使許多內部審計流于形式,缺乏自身應有的地位和威信,根本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3)一些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偏低,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知識、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偏低,多數內審人員、來自財會部門或從其他部門改行而來,專職人員少,兼職人員多,缺乏必要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技巧。
4)我國內部審計理論滯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我國內部審計實踐也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理論滯后問題較為突出。在內部審計的基礎理論方面,如,內審的目標、職能、原則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理論體系;而實務理論方面,如,經濟效益審計、企業集團審計、比價審計的有關理論的廣度和深度也不夠,以致理論落后于實踐,指導意義被淡化。
4 企業內部審計完善措施
1)審計的職能應以加強經營管理為出發點,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必須從財務會計領域轉移到經營管理領域,經濟效益審計必將成為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只有這樣,內部審計才能多方位、高層次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審計人員才能真正成為管理層的參謀和助手,成為亞管理層的朋友,從而贏得內部各管理層的信任和支持。在現代企業制度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下,企業要圖生存、求發展的價值取向,將引起人們對內部審計作用的重新認識,經濟效益審計也將日益引起眾多企業最高管理當局的重視。
2)審計的內容和方法應滿足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實踐證明,以財務收支為主要內容的賬表審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為減少企業效益流失和規范管理做出了貢獻。但從現代企業制度看,財務審計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難以防止企業潛在的損失。現代企業管理是建立一種預防性制度,主要的做法是規范業務發生的方式和員工的行為,使二者都要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利益,以保障企業的生存和持續發展,這種機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內部控制系統”。先進的企業都要強調內部控制,重視它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在這種情況下,內部審計必須從傳統的賬表審計向內部控制審計和風險審計延伸,審計的功能也要從傳統的查賬先生改為營運醫師和風險顧問,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負債能力、贏利能力、資產管理水平、投資風險、融資風險的分析,評估企業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和潛在的經營風險,把一些影響達標的因素、隱患和風險都找出來,通過建議進行糾正。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轉變內審職能,建立以財務審計為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其它各項審計為輔的全面的內部審計監督系統;以信息化建設為基礎,以控制評價為方式,建立經濟行為的事前、事中、事后審計的內部審計工作系統,以實現現場審計向非現場審計的轉變,實現從傳統的經驗審計向抽樣審計轉變;建立內部審計業務過程中內部審計信息的輸入、處理、傳遞和輸出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建立獨立性、權威性和高素質知識型人才的內部審計組織系統。
3)逐步健全內部審計規范,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從目前我國的實際考慮,在選拔內審人員時僅僅具備財務知識是不夠的,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其他相關知識。我們可以參照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建立內部審計人員資格認定制度。這樣一方面可使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內部審計行列中來,另一方面也可較大幅度地提高現有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同時把考試、考核和培訓結合起來,有計劃地對內審人員進行知識更新教育,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內部審計人員應積極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爭取事中乃至事前監督,防患于未然。針對領導關心或企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通過審計調查,掌握全面真實的資料,供領導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時參考。
參考文獻
[1]陶正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化企業內部審計[J].東方企業文化,2012,8:11-12.
[2]安冬梅.論企業內部審計觀念的更新[J].中國集體經濟,2011,22:137-138.
[3]周伊麗.論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J].中國外資.2012,9:173.
[4]鄧寶魁.現代企業制度視野下的企業審計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12.
作者簡介
李丹(1991-),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會計管理,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