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具有豐富的內涵,廣闊的地域覆蓋,且涉及面廣,因而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如何以有效模式培養國際化商務英語人才,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此為目的,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當前我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的國際化培養模式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持。
關鍵詞:一帶一路;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1 “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倡議
1.1 “一帶一路”的內涵及意義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建設內容包括貿易、產業、投資、金融、能源資源、文化交流、生態環保等諸多領域的國際合作,促進新的區域化合作模式的發展,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達到經濟發展,貿易往來頻繁,文化溝通加強,政治互相理解的雙贏局面,將對地區發展乃至世界經濟政治形式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一帶一路”設計的區域非常遼闊,包括全球近60個國家,連接國外近100座城市,人口約44億,占全球人口的63%;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9%。“一帶一路”經濟倡議是長期宏觀的經濟發展規劃,對于促進地區間交流合作,構建區域合作嶄新模式,促進參與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1.2 “一帶一路”面臨各種挑戰
“一帶一路”覆蓋大量的國家和地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三分之一參與其中。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實施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面對動蕩的政治局面。另外,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文化,文化間的學習和借鑒是容易的,但融合卻比較困難。“一帶一路”建設將面對的是各區域間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東西方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間的碰撞。想要順利開展工作,必須得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國際化視野。除此之外,“一帶一路”建設區域涉及多個語系,廣泛復雜的語言也給建設者提出了挑戰。
2 “一帶一路”倡議需求外語人才特點
2.1 需求量大
由于“一帶一路”涉及國家和地區區域之廣,將帶動中國與世界上接近三分之一的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經貿等領域的往來大幅度增加,在訂單數量不斷增大以及國內外溝通機會不斷增多的大背景下,急需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扎實英語語言功底,熟練掌握語言技能和交際能力,又通曉國際經貿知識和規范的商務英語人才。
2.2 需求綜合能力高、專業性強
“一帶一路”倡議下,培養國際化外語人才是必然的選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指出:“提高我國駕馭國家化水平,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家化人才。”國家地區間的交流從暢通的語言交流開始,但也需要綜合能力來推進具體的業務,因而需要復合型外語人才。這類人才不僅需要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豐富的文化底蘊,也需具備業務操作,企業管理等綜合能力,此外還需具備協調雙方和多方關系的國際化溝通技能及應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單純掌握一門外語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需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如經濟、貿易、管理、金融、旅游等專業基礎外的外語。
3 “一帶一路”倡議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3.1 制定完善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規劃
外語人才的培養,一直是國家和高校比較重視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發展背景下,更需要具有多種能力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各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及需求等客觀條件,做好調研和分析,規劃好本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突出辦學特色,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詳細人才培養目標。
3.2 提升外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
作為直接參與一線教學的外語專業教師,其素質水平和專業技能直接影響我國國際化外語人才的培養效果。商務英語教學即是一種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技能教學。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語教師并非商務英語專業畢業,所以雖然具有較深厚的英語語言功底,但商務專業知識匱乏,商務實踐經驗不足,會束縛學生的商務交際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對此,各高校可采取各種措施,包括1)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商務知識培訓,相關學術會議及商務英語教學公開課,使商務英語教師不斷積累商貿領域知識,提高業務能力。鼓勵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取得商務外貿單證,劍橋商務英語等相關從業資格證書。2)鼓勵中青年教師外出進修或跨專業(如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等)攻讀學位。3)鼓勵現有教師以各種辦法到外貿公司或企業進行商務實踐,通過親身體驗不同的商務活動幫助教師了解真實商務情景中英語的實際運用,提高商務實操能力。
3.3 改革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要以職業能力和素養為出發點,根據市場需求設置課程體系,突出專業特色,注重商務英語專業的實用性和復合性。因此,要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與模塊化處理。從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可開設三大課程體系模塊:英語語言知識模塊、商務知識模塊、跨文化商務交際與溝通模塊。各模塊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要平衡各模塊之間的關系,既相互融合又各有側重。同時,各高校根據總體課時和學分分配情況可開設一些專業拓展課程,如外貿跟單、會計學、商務談判及商務禮儀等。商務英語專業也可加強同本院其他專業,如國貿專業的交流和合作,采取師生互相學習,觀摩的方式,建立良性的交流學習的互動機制。
3.4 引進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創新的教學辦法
面向市場辦學,實現網絡化和國際化的教育。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采用國際接軌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學生實訓結合起來,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市場需求的高等應用型人才。堅持教育教學內容創新,采用演示教學、案例教學、雙語教學等國際先進教學手段,使我們的畢業生成為搶手人才。
3.5 完善教學設施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
建立滿足實踐教學需求的功能完善的商務英語實訓室,機房,模擬談判室等,配備攝像機,錄音機,影像資料等。可針對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特點,建設商務實踐平臺,進行仿真訓練。通過商務情景的模擬,使學生置身于高度仿真的商務環境中,在模擬實踐中提高學生運用英語從事商務活動的能力。可找貨運代理公司多年經驗人員參與教學培訓工作,可使學生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信工學院就聘請公司有經驗員工作為實訓老師)。鼓勵學生邁出校門,走進企業,錘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4 結語
就當前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而言,“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校應立足于國家對外語人才的實際需求,制定完善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規劃、提高外語教師素養、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完善教學設施等措施,為“一帶一路”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束定芳.中國外語倡議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2]戴煒棟.我國外語專業教育的定位、布局與發展[J].當代外語研究,2013(5).
[3]楊云升.“一帶一路“建設與外語人才培養[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
作者簡介
明凈(1983-),女,湖北武漢,碩士研究生,漢族,講師,研究方:英語語言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