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以高校體育社團為核心,站在高校教師的角度上,分析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提出利用高校體育社團來培養學生的終身意識,促發學生的終生體育行為,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團;終身體育意識;途徑
高校體育教育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還要樹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高效體育社團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方式,通過文化宣傳和社團活動,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強化體育鍛煉意識,促發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不斷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對此,教師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組建高校體育社團,通過集體效應,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進而發揮出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高校體育社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高校體育社團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
1.1 形成自主意識
高校體育社團的建立和運行,有利于學生體育自主意識的形成,構建自我體育觀念,站在學生自身需求的角度上,以自我意愿和興趣,自覺參與到體育社團中的體育活動中。在高校體育社團中,可以發揮出集體效應,學生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促進個性與自我性體育觀念發展的同時,提高體育鍛煉效率,強化學生的體育技能,進而為終身體育提供必備條件。同時,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基礎上,在長期的體育實踐下,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營造積極和諧的體育鍛煉氛圍,實現學生體育能力與體育素養的雙向發展。在長期的運動實踐中,學生會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價值,提升運動能力與體育水平的基礎上,從簡單的興趣發展為對某一體育項目的深入了解,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1.2 提高實踐能力
學生在參與高校體育社團的過程中,借助社團活動,可以直接與社會接觸,使得學生可以學以致用,不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這主要是因為高校體育社團由學生自主管理,對內外聯絡均由學生自主負責,教師充當著指導者的角色,使得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鍛煉實踐能力,加強和社會的溝通和交流,特別是針對資金籌集方面,對學生挑戰性較大,為學生創造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在不斷實踐中,意識到體育項目的價值,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除此之外,在高校體育社團的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不斷考驗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這對學生日后的就業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現階段,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就業和學習的雙重壓力,日積月累,當學生無法承受這一心理負擔時,很容易形成各種心理障礙問題,不利于學生日后的健康發展。從這一層面上看,利用高校體育社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并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和就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在高校社團集體中,學生們可以相互溝通和交流,相互分享,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緩解學生由于困擾或是壓抑而形成的心理負擔,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這是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前提條件。
2 利用高校體育社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途徑
2.1 聯系體育教學,形成聯合效應
為了發揮出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致力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教師要將高校體育社團和體育教學有效的聯系在一起,構建體育社團和體育教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形成聯合效應,共同作用,實現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重視體育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忽略了學生課下時間,無法達到體育教育要求。對此,以教師為主導,將高校體育社團和體育教學有效的聯系在一起,形成課內外結合的教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發現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培養體育骨干,為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提供人力資源。高校體育社團每年都會招收新成員,課外開設體育技術輔導,教師要加強對社團管理和運營的指導,提高學生運動能力,擴展體育學習時間,使得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進而實現高校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
2.2 豐富社團內容,開展體育活動
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體育活動,以娛樂性為主、競技性為輔,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社團活動中,改變原有的活動內容的,降低體育競技運動難度,使得體育活動更加大眾化和普遍化,提高趣味性,增加整個活動的活躍性和高效性。高校體育社團的體育活動開展,要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接社會體育活動,使其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凸顯高校校園文化特色,構建具有現代化特征的體育運動項目,不斷提高高校體育社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進而實現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2.3 加強社團管理,擴展資金籌集渠道
無論是自發性體育社團還是學校管理性體育社團,都需要教師的專業指導,不僅教授學生運動技巧,還要參與到高校社團管理中,幫助社團干部快速構建科學而完善的社團內部管理體制,結合體育社團的發展現狀,制定和更新管理制度和相關行為準則,約束和指導體育社團內部成員的行為,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概念的灌輸。為了發揮出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學校要加大對體育社團的資金投入,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多渠道籌集資金,充分利用高校體育社團活動的觀眾多、范圍廣以及宣傳效果好的優勢,積極聯系社會企業進行贊助和投入,使得外部資金成為高校體育社團主要經濟來源。加大對社團經費的控制和管理,引導學生發揮出社團的優勢,使得高校體育社團朝著市場經濟化發展,組織特色體育活動,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同時,促進高校體育社團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3 結束語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為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聯系體育教學,形成聯合效應,豐富社團內容,開展體育活動,降低體育競技運動難度,使得體育活動更加大眾化和普遍化,提高趣味性,加強社團管理,擴展資金籌集渠道,使得外部資金成為高校體育社團主要經濟來源,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同時,促進高校體育社團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文星.2011—2016高校體育社團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綜述[J].青少年體育,2017(02).
[2]張慈軍.貴州省高校網絡體育社團發展現狀與對策[J].武術研究,2017(02).
[3]溫宇.高校體育社團現狀與對策研究——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J].科技資訊,2018(27).
[4]張康,蘭青.“三走”活動對高校體育社團的促進作用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8).
[5]林永超,張力,田濤,丁文青.黃石市高校體育社團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7).
作者簡介
韓瀟(1985-),男,講師,本科,體育教育訓練學,鄭州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