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為一種藝術精神,“寫意”體現出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在審美領域中的獨特見解和真情領悟。但作為藝術精神,它不會僅棲身于某類固定的藝術形式之中。動漫藝術本身的許多特征和審美精神都非常符合“寫意”標準,無論是形式還是內涵都體現著“寫意”的一些藝術特征和精神氣質,至少有著類似的特征表現。
關鍵詞:寫意;寫意特征;動漫藝術
提起動漫藝術,人們更多關注到它時尚的外衣包裝,前衛的娛樂精神和巨大的經濟利益,很少體會到它背后隱含的文化精神和內涵;而提起“寫意”,人們往往顯示出膜拜和向往;動漫藝術似乎和“寫意”這類高雅的事物是無法比較,風馬牛不相及的。其實動漫藝術是具備“寫意”特質的,它身的許多特征和審美精神都非常符合“寫意”標準。
1 具有寓意的形象—動漫形象的象征性
“寫意”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寫意”精神的熏染下,中國傳統繪畫大多講究寓意,鮮有純粹意義的寫實。雖然我們也有非常優秀的寫實作品,但它們更像是一種象征,如宋徽宗趙佶的《芙蓉錦雞圖》。雞在中國一向有“德禽”的稱謂,《韓詩外傳》記載:“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錦雞在趙佶的眼中已不僅僅是一只羽毛華麗的禽鳥,而是一個“文武勇仁信”五德俱全的精神代表,因此,他才會在畫卷中寫下“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翳”的詩句。《芙蓉錦雞圖》這類富于寓意和象征精神的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中比比皆是,特別是文人畫興起之后,中國繪畫的寓意特征與抒情追求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
與中國傳統繪畫相比,動漫藝術的寓意和象征意味似乎沒有如此深刻,但許多經典的動漫藝術形象也有著其獨特的象征意義。
如伴隨80后成長的《米老鼠和唐老鴨》。對于喜愛他們的人來說,他們不僅僅是一直擁有奇怪摸樣的老鼠和一只壞脾氣的鴨子。20世紀20年代,身懷夢想而現實潦倒的沃爾特·迪斯尼在車庫里受一只小老鼠的啟發,創造了這個注定風靡世界的.老鼠形象?,F實中老鼠給人的印象多是負面不堪的,但在動漫故事里,米老鼠堪稱一個好好先生,品行正直,心地善良,富于冒險精神,而又像孩童一樣單純天真,不通世故,因此常常身陷困境,但從不萎靡,一直充滿樂觀的笑容,最后總能轉危為安。米老鼠的淳樸、執著和性格很就像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主人公阿甘,這可以說是迪斯尼的一個自我寫照,還可說是迪斯尼那個時代每個擁有夢想的美國年輕人的精神寫照。與米老鼠相反,唐老鴨是個壞脾氣,神經質、易怒、急躁,愛與人爭執,有如米老鼠的反面陪襯,但其最終的本質仍是正義和善良的,代表了人們在生活中負面情緒的寫照。
“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無私無畏的阿童木……”的歌聲還在耳邊環繞。阿童木,這個可愛勇敢、富于正義心的機器人形象,像是孩子們的一個朋友,一個啟蒙老師,在每一個喜愛他的孩子心中埋下正義的種子和科學的火花。阿童木身負科技賦予的巨大能力,卻心懷善良與正義,既不炫耀武力,也不率性而為;雖然是一個機器人,卻有分辨善惡的自我心靈意識。面對科技高速發展下帶個人類生活的種種負面影響,阿童木作為科技力量正面發展的象征,無疑象征人們堅持發展科技的美好愿景和勇氣。
還有史努比,這只風靡世界的小狗在75個不同國家中擁有3億5000萬個粉絲讀者,甚至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與肯尼迪、赫魯曉夫、格瓦拉、毛澤東、以及披頭士這些影響世界的著名人物并肩而立。史努比已經不是一條單純意義的小狗,它像是一個勇往直前,挺身反傳統的夢想家。漫畫家通過史努比這只小狗的視角,理智而充滿哲理地看待自己周邊的生活和人,洞悉著人性的缺點,發掘者人性的閃光,闡釋者生命的真諦。史努比對喜歡它的人的象征意義就如他的一句名言“幸福就是一條溫暖的小狗!”一樣,樸實而充滿意味。
2 具有時代特色,民族文化差異的形象風格特征
“寫意”精神還直接體現在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與對象造型上,縱觀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都展現出其特定時代的精神面貌和風度氣質。如魏晉時期,受社會現實和老莊玄學思想的影響,促成了藝術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晉風流”,而這種風流在繪畫中表現為一種輕柔纖弱的造型審美特征。哀帝興寧二年,東晉顧愷之在京師建康的瓦棺寺中作《維摩詰像》,張彥遠評價其有“清羸示病之容和隱幾妄言之狀”。這種偏向于“瘦骨清像”的造型風格一直對南北朝時期的人物繪畫藝術有著深刻影響。與之形成強烈對比,大唐盛世形成了唐人瀟灑豪放、大度自信、雍容典雅的審美思想與創作觀念。這種思想觀念在唐代各科繪畫中都有所體現,特別是在人物繪畫上,唐代仕女畫以豐肥為美的特色和細潤艷麗的畫風在中國美術史上有著獨有的地位和意義。以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為例,人物刻畫細膩、線條勁簡有力、設色濃艷、極盡豐肥雍容之美。這種豐滿的體態之美并非《簪花仕女圖》這一家的專利,而是這個時代造型審美的普遍追求,不論是在石窟造像還是丹青繪畫,人物形象都呈現出這種骨肉豐滿的造型特征。
這種因時代的精神面貌和風度氣質等文化因素不同而產生的形象風格差異在動漫藝術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主要從地域民族風格來看,動漫大致可以分為中國內地動漫、香港動漫、日本動漫和歐美動漫。其中日本動漫和歐美動漫是世界動漫大軍中的兩支主力,他們之間的風格差異也異常明顯。大概是受一水之隔的中國審美文化的深刻影響,盡管日本也很好地吸收學習了西方文化,但是其動漫藝術卻帶有明顯的東方審美感觀,加上日本民族崇尚唯美的民族氣質,日本動漫形象呈現出個性明顯的審美特征。從一些著名的日本動漫角色的形象設計不難發現,日本動漫人物形象刻畫年齡層次特征并不特別顯著,雖然講究結構造型的準確,但不大要求絕對的真實。藝術形象大都清俊秀美,身量細條,無論男女角色都似乎帶有一絲女性的陰柔氣質,花樣美男的審美追求大概是日本動漫形象的一大特色。
歐美風格又可以細分為美國風格和歐洲風格。與日本動漫相比,歐美動漫更加嚴謹寫實。其中美國動漫風格受美國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念的影響,顯現出超級寫實主義的風格和個人英雄主義的氣質。在英雄主義的影響下,美國動漫角色中超級英雄盛行,角色幾乎個個身材健美,體格強壯,無論男女英雄,都具有健美先生和健美小姐一般的傲人身材。在美國的資本主義文化中,個人是存在的基本前提,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的核心。英雄在美國人看來是理想人格的代表,具有與救世主般重要的精神地位。
他可以舉起卡車,他可以飛翔在天空,他的速度快過射出的子彈,他的呼吸可以產生颶風,他的眼睛可以射出強力的激光……超人,是美國動漫中的幻想英雄代表。動漫故事中,每當城市的安全和秩序陷入危機,天空總會飛來一個身披紅斗篷、身著緊身衣的超級英雄,打擊邪惡和犯罪,拯救深陷危機的人們。他被賦予的超級能力能帶給需要他的人們莫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經濟危機之中,帶給美國人走出困境的勇氣,他那醒目的紅披風和獨具特色的內褲外穿也曾一度成為動漫人物界的衣著時尚??梢哉f,“超人”當之無愧地成為他那個時代的標志和象征。 與美國動漫相比,根植于深厚的古典主義傳統和優雅浪漫的人文主義理想,歐洲動漫更加注重自我的表達,更看重對精神世界的探究,追求愛、自由與真理。不同于日本動漫的新鮮刺激和精細耽美,不同于美國動漫的超級英雄情結,歐洲動漫堅持在藝術內涵的發掘探索,追求藝術化的動漫。歐洲動漫嚴謹卻富于幽默,雖然戲謔卻獨具優雅,展現出一種耐人尋味的格調和風情。
3 賦予主觀評價和情感印象的形象塑造
“寫意”在中國繪畫中的另一體現就是畫家對刻畫對象的主觀評價和情感印象。以《歷代帝王圖》為例,全卷共刻畫了自漢至隋十三位帝王的形像,人物處理略有程式化的傾向,但人物形象刻畫個性突出、特征鮮明。圖中的每一位帝王都并非完全寫實之作,體現出畫家對他們的主觀評價和自己的政治見解。正如三國曹植《畫說》中所道:“觀畫者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異主,莫不悲惋……”。在畫家筆下,那些開朝建代或有為之君,皆具有“王者風范”、“氣宇軒昂”;而那些昏庸無道或亡國之君,則各個形容委瑣,神態庸腐,體現出畫家揚善抑惡的鮮明態度。在《歷代帝王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對人物形象高低、造型大小的主觀安排。在畫面中,即使是畫家所不齒的無道之君,他們的形象也遠遠大于身后的侍從,反映出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倫理等級觀念。
這種對繪畫對象加以畫家主觀評價和情感印象的塑造方式在動漫藝術中極為常見。在動漫藝術中,善惡之分往往是單純的,凡是正面角色大都英俊、靚麗、眼神清澈、表情真誠、身形挺拔,姿態偉岸;而反面角色則大多形容猥褻乃至丑陋,即使俊美也帶著濃濃的邪氣帶有濃烈的情感傾向和主觀評價。另外,就如中國古代畫家通過對所繪人物形象大小的主觀安排來反映倫理等級一樣,動漫藝術也使用類似的辦法來塑造形象。在動漫藝術中,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主角大都形象突出、裝扮奇特、個性十足,而配角大都相對平庸,毫不起眼。另外,動漫角色中形象個頭的大小往往代表能力和地位。凡是有力量、有能力、有地位的人物,大都高大健美,而力量較弱、地位低下的人物形象大都個頭矮小,身形瘦弱。此外,在科幻題材的動漫形象中,通過塑造形象大小反應力量能力的方式也較為常見,還記得幼時風靡變形金剛的時候,動漫愛好者們就是根據變形金剛的個頭大小來爭論他武力的高低。
經過前面的論證,大概可以說明動漫藝術是具備“寫意”精神氣質的,這既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思考的。
動漫藝術的精神內涵比起中國傳統繪畫來,并非許多人印象中的那么簡單和淺薄。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每每和人談及動漫,我非常反感別人的兩種態度:一,是一些所謂“藝術清高者”仍然認為動漫不過是小孩子看的玩意,沒什么藝術內涵,這種高高在上心理使其難以體味到動漫藝術背后的內涵;二,是一些人一上口就是談動漫如何掙錢,卻很少提及動漫還給他的精神享受,制作動漫時只關注效益和成本,卻從不關心動漫作品的藝術成就。在這兩種態度影響下,會有非常惡劣的影響,直接影響動漫作品的藝術水平。
動漫藝術可以是“寫意”精神的一個良好承載者。與文人畫和寫意畫相比,動漫藝術的姿態更低,擁有更為廣泛的欣賞群體。動漫藝術一直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向廣大欣賞者展示著“寫意”精神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李建盛.藝術學/關鍵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中敘畫之源流[M].3.
[3]汪寧.中外動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4]余為政,馮文.動畫筆記[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5]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江蘇美術出版,1985
[6]曹田泉.動漫概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馮乾(1980-),男,河南新鄉人,本科畢業,鄭州美術館館員,群眾文化(美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