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煒/通訊員 吳萬淵 楊萬卿
12月9日,北方多地出現重度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航班的正常起落。面對惡劣天氣,山東航空組織有序,優化航班的布置和調配,提高運輸管理的科學性,努力保證航班安全、正點、高效運行。
當天19時15分,青島機場及周邊能見度快速下降。山東航空青島分公司現場保障中心現場指揮員馬上聯系青島氣象部門詢問最新的氣象情報并通報總簽本場天氣,值班指揮員按照手冊要求完成了相應的工作程序。
19時46分,青島機場跑道視程繼續下降。根據計劃出港飛機的保障動態,青島機場及時控制機組進場時間,減少機組執勤期虛耗;控制上客時間并聯系服務單元做好旅客處置預案,防止旅客群體性事件發生;與此同時,實時監聽空管頻率,掌握航班動態。
21時30分,經過現場指揮員的周密安排,出港航班機組均退場休息,旅客逐班安置妥當,進港航班除一班備降外其余均已控制起飛時間。但真正的挑戰剛剛開始。當時,青島本場只有9架飛機,如何合理安排運力成了現場指揮員面臨的最大考驗。一次、兩次、三次……寂靜的深夜里,現場指揮員FOC(飛機運行操作系統)的調整提醒一直閃個不停。當處理完最后一個調整,時鐘已經指向次日早上6時30分。
上午9時,機場能見度逐步穩定在標準之上。青島機場恢復運行后起飛的第一架至第五架飛機,全部是山東航空。14個小時的連續戰斗,30多次的航班計劃調整,換來的是無旅客群體事件發生和機場恢復運行后第1架起飛的光榮。
同一天,9日23時10分,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持續出現凍霧天氣,跑道視程值持續徘徊在100米左右,飛機無法正常起落。
10日早晨6時,烏魯木齊機場被大霧籠罩,航班大面積延誤、取消,僅SC8812航班通過快速保障,啟動HUD 150米低能見度運行程序順利起飛。該航班也是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第一架低能見度起飛的航班及當日16時前起飛的八架航班之一。
為做好延誤、取消航班的旅客服務保障工作,山航烏魯木齊基地值班人員密切與運控聯系,積極配合協調航班計劃,并時時與機場運管委聯絡。在得知機場計劃啟動“空鐵聯運”應急響應后,基地值班人員立即匯報運控,并與機場聯系,建議機場將執飛烏魯木齊-蘭州SC4928航班的旅客通過“空鐵聯運”形式運往吐魯番機場,乘坐前日由石家莊-烏魯木齊航段備降至吐魯番的飛機前往蘭州。
13時45分,烏魯木齊機場首次實戰啟動“空鐵聯運”應急響應程序。15時35分,山航142名旅客登上機場組織的三輛機場大巴車,在交警部門引導車指引下,于15時55分抵達烏魯木齊火車站。
為保障旅客出行,火車站專門為這次“空鐵聯運”的旅客開通了快速通道。16點20分,142位旅客全部進入火車站候車區。基地值班人員渠立鋒與機場工作人員一同將提前為旅客購買好的18時10分T308列車火車票一一送至每位旅客的手中。
19時37分,T308次列車到達吐魯番北站。站外,三輛大巴車早已在等候。19時58分,SC4928的142位旅客到達吐魯番機場。
20時13分,142名旅客值機手續全部辦理完成,隨后進入吐魯番機場候機區等待登機,并享受早已提前為他們準備好的晚餐。
該航班21時16分順利從吐魯番機場起飛,23時36分平安抵達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