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斌
(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國有生態林場,陜西 銅川 727100)
作為一項寶貴的資源,森林資源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國家對營林工作重視程度的持續提高,人工造林技術也取得長遠的發展。通過人工造林,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的植被覆蓋情況,加快生態建設。因此研究人工造林技術和管護措施對于我國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進行人工造林時,需要做好土地的規劃使用工作,結合目標區域的氣候、土壤以及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對整個種植中涉及到的規格、施肥情況、苗木種類、間距以及施工技術等內容進行全面規劃,從而實現人工造林的目標。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有所差異,因此人工造林的形態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規律。渭北地區干旱少雨,在一定的條件下,要應該盡量選擇土地相對肥沃、地勢較為平坦的區域開展人工造林工作。
對于造林地區而言,在進行人工種植前,需要對造林地及時進行全面或帶狀清理,這是造林前的重要環節,具體技術措施為:對林地內的雜草、灌木、枯樹等進行清理,可以采用物理割除以及化學農藥的處理方式,必要時可以借助機器設備作業的方式改善處理效果,避免采用火燒清理的方法,清理時注意保留有價值的小喬木。
對于人工造林而言,不僅需要做好地理位置的選擇工作,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選擇苗木類型,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改善生態環境。對于所選擇的苗木既要滿足生態環境的需要,同時還應該符合經濟目標,通常情況下,為保證人工造林的成活率,會優先選擇成活率較高、生存能力較強的苗木,對于外來物種需要謹慎選擇,以免造成生態破壞。渭北地區應優先選擇油松、刺槐、側柏等鄉土樹種。
人造林的準備工作完成后,需要重視后期的培育管理,從而提升苗木的生長速度,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對于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苗木類型,應該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進行管理,做好全面培育和局部培育工作。局部培育指的是對于土壤環境相對惡劣的區域,需要及時保證苗木生長過程中的水分和養分情況,尤其是苗木生長的初期,需要人工干預的方式做好病蟲害以及草害的預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需要主要做好除草和松土工作。對于不同的樹種類型,由于生長周期和生長特性的差異,例如刺槐還需要及時進行修剪管理。
為做好森林資源的經營管護工作,需要完善制度,林業管理部門需要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并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管理維護制度。對于制度的設計和確認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同時還需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通過加大法制管理的宣傳力度,讓相關的工作人員了解人造林管理的具體內容。在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工作人員法律素養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從而提升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
人工造林成果的維護需要有力的管理作為支撐,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依照制度行事,杜絕森林資源被破壞情況的出現。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監管力度,對于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應該做好制止和處罰,從而達到保護森林資源的目的。
人工造林具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大有裨益,與此同時還能為社會的生產活動提供足夠的木材。但在生產過程中,森林資源的使用得不到科學的規劃,將會導致采育失衡,降低森林覆蓋面積,最終對周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造成嚴重影響。樹木的損失將會帶來水土流失、動植物生長受損等影響,嚴重時還會破壞生態平衡。因此,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提升對森林資源使用的管理力度,嚴格控制森林資源的采伐,不斷提升森林資源的使用率,從而有效避免森林資源的浪費。對于采伐的樹木,需要做好統計管理,及時進行補充,對于已經造成損傷的人工造林,需要及時進行修復。同時,還應該保證林區的系統性,從而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森林火災是除了亂砍亂伐之外的又一威脅,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預防工作。對于未成林地的火災預防,第一,需要做好防火隊伍的建設,通過制定防火預案,結合實際,組件防火、救火隊伍,一旦受到救援信號,需要及時行動,并形成多個部門合作的聯動效果,快速反應,將火災的危害降到最低。第二,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的作用,做好森林防火的宣傳工作,具體需要不斷強化村民的防火意識,定期對周邊的群眾進行森林防火知識的宣傳培訓工作,并及時宣傳法律法規,不斷提升民眾對森林保護的重視程度,借助法律的力量,提升群眾的責任意識,從而聯合群眾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蓬勃發展的事業,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人工造林技術的不斷進步,需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依托,以法律為力量,以群眾為基礎,全面做好人工造林的管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筆者通過對人工造林技術和未成林地管護的工作實踐,為陜西渭北地區的營林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秦嶺以北地區的營林生產工作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