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雁斌
(梨樹縣園藝特產管理站,吉林 梨樹 136500)
前言:隨著信息化與城鎮化以及工業化的快速變化發展,農村大量勞動力逐漸轉向非農業,向城市流動,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使農村勞動力呈現出老年化與婦女化,勞動者素質同樣是十分突出的問題。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做出明確強調,建立現代化農業產業、生產與經營體系,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元化經營模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所以,務必重視培育職業農民,將其培養成為具備良好文化、技術與懂得經營的新型農民,這對農村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快構建完善基于農民、政府與社會的多元化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有效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規劃以及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對教育培訓項目作出全面有效落實,重視對教育培訓采取嚴格的監督檢查以及全面考核。同時,對農村成人教育、職業學校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等教育培訓機構加以充分整合與合理利用,構建起相應的教育培訓基地。有效發揮科研院所、農業協會與農業企業等關鍵作用,以此滿足農民各不相同的教育培訓標準需求。
開展針對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應當做到因材施教,通過實施實地參觀學習、集中教育培訓與園藝技能競賽等方法,使農民可掌握豐富專業知識以及學習到更多的實際經驗。通過開展集中教育培訓,基于具體案例進行講解,使職業農民可以學習了解更多的基礎知識,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以此推動人才培訓發展。除此之外,基于農村實訓基地,分階段安排培訓人員深入特色產業基地,通過專家輔導以及現場指導等各不相同的方法,強化對職業農民技能與專業技術的綜合考察,使其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職業農民教育培訓不但應基于政府的正確引導,同樣應重視構建相應的發展平臺,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建立起農民教育培訓網站平臺,將惠農政策、行業市場的具體情況等向生產經營人員作出快速準確傳遞。此外,園藝特產業對社會事業、農村經濟與農民增收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與推動作用。應不斷健全服務職業農民的相關政策,為職業農民解決內心憂慮。建立職業農民行業協會,定期組織進行行業討論,同時積極主動與政府部門爭取政策扶持。
提高職業教育支援農村的整體力度,對農村園藝特產業職業農民采取相應的教育培訓。按照農民文化教育的具體標準需求,對教育資源做出全面統籌,發揮相關院校所具備的優勢,鼓勵社會教育機構的加入,并負責農民技能的教育培訓,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對農民采取職業培訓,以此培養出優秀的職業農民。
隨著我國內行業市場具體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國園藝產業發展情境較為樂觀。對于園藝特產業發展發現而言,第一,向著規?;a業化經營方向發展。園藝特產業在政府部門引導、企業單位帶動等相關措施的推動下,不斷向規模化、產業化與集約化方向發展;第二,優勢園藝特產業與品牌快速發展。如梨樹縣甜瓜與葡萄等,同時通過政府部門部門的扶持與引導,對地區資源優勢做出充分的挖掘,是的地區優勢園藝特產業得到良好的發展,并形成品牌化發展趨勢;第三,觀光、休閑園藝快速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位于城郊等區域,以采摘和觀光等模式為主的休閑園藝與生態餐廳等得到快速發展,并變成城市經濟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鍵構成,以此促進園藝特產業向著休閑、觀光園藝快速良好發展。
針對園藝特產業的未來前景,園藝特產業的發展勢必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或許會變成全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首先,資源的優化利用。資源優化利用,即因地制宜栽培種植相應的作物,確保栽培種植獲得最優產量以及質量;其次,觀光、都市、旅游與市場農業。觀光、旅游和都市農業概念較為相似,均基于休閑與旅游為主。社會的快速變化發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們閑暇之余渴望親身參與栽培種植以及管理,所以市場園藝隨之興起,通過發展市場園藝,滿足人們實際需求的同時,還可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再次,綠色食品、有機園藝。綠色食品主要為營養價值高、安全可靠的食品,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綠色食品市場勢必更受人們青睞;最后,園藝特產業可持續發展。園藝特產業可持續發展不僅僅關于環境污染問題,同樣與水土保持、節約能源等存在緊密聯系。除此之外,基于生產技術體系而言,未來園藝產業勢必獲得良好的發展,如無土栽培、機械化生產等與園藝特產業存在關聯的產業,同樣會得到良好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屬于超級農業大國,農業始終屬于我國十分重要的傳統行業,并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不過,我國農民整體素質還存在相應的不足,這也成為制約園藝特產業良好發展的關鍵性影響因素之一。鑒于此,務必重視對農民采取必要的教育培訓,進入先進科學技術,使農民傳統思想得到改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此使園藝特產業整體機構得到優化和改善,推動園藝產業的穩定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