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敏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農業農村局,河北 保定 072550)
我國最重要的經濟發展來源就是農業,在所有的農作物中,玉米的種植范圍是最廣的,所以國家對玉米的種植也非常重視。最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將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進行融合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這也使得玉米在種植的過程中實現了轉型。如今我們可以應用人造衛星來獲得更加準確的實驗數據,從而對玉米的品種進行改良,提高玉米的整體產量;另外,我國在玉米種植方面的優惠力度也在不斷增加,這也使各地的農民更積極的去種植玉米。我國在推動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玉米種植的技術,擴大種植的規模,如今全國有很多地區已經開始應用新的種植技術來提高玉米的總體產量。在研究中發現,新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應用可以提高玉米種植的機械化水平,在節約勞動力的基礎之上提高了實際的種植效率。
如今我國玉米種植主要面臨著三大問題,首先是玉米的供應量逐年增加。最近幾年來,由于國家對玉米種植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所以有更多的農民開始種植玉米;除此之外,種植玉米的收益也比水稻等作物要高,這也是玉米產量提高的一個因素。雖然近幾年來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玉米的總產量有所波動,但在全國范圍內來說,仍然是處于穩步上升的趨勢。其次是玉米的需求量降低。出現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養殖業的疲軟,一般來說,生產出來的玉米往往是向養殖產業進行供應,而受到國際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近幾年來,養殖業和其他加工產業的發展都不太好,總體上呈現出下降的態勢,所以對于玉米的需求量也就逐年降低。最后就是玉米的種植成本有所提高,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物價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玉米種植中所需要的種子、化肥等基本原料的價格也開始上漲,這就大大增加了玉米種植的成本;而在玉米種植中所需要最多的就是勞動力,同時這也是生產成本中增加最為明顯的一項,雖然目前已經開始使用機械進行種植和收割,但機械的使用費用比人工勞動力來說更多。
玉米在種植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不能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開展種植活動,就會影響玉米的生長,最終也會影響總體的產量。所以各國的有關學者都在努力研究玉米種植的過程,希望能夠通過技術的提高來增強玉米的成活率,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增加玉米的總產量。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對玉米種子進行改良來最大程度的提高不同種植條件中玉米的成活率;也可以通過改進灌溉方來在節約資源和成本的基礎之上使玉米獲得足夠的水分;還可以選擇科學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
首先是對玉米種子進行改良,這就必須要研究當地的氣候和土壤,這樣才能為其選擇合適的種植,也可以為種子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從而更好地生長。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利用新興技術進行準確的測量和監督能夠最終得出這一種子是否適合在當地種植。另外,還要提高灌溉技術,如今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是滴灌和噴灌技術,滴灌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精準,可以在節約水資源的情況下對玉米種植區域進行澆灌,同時也能減少種植的成本;而噴灌技術的原理是少量多次的灌溉,這樣的澆灌技術可以使農作物更好的吸收水分,減少蒸發。除此之外,在種植玉米時還要合理地安排種植間距,如果間距過大,就不能對太陽和土地等進行合理的利用;而如果間距過小,就會影響到植株接受光照和風力等,不利于健康成長,所以必須要合理地控制間距。最后就是要科學的防止病蟲害,從而減少玉米生長過程的外力侵害。在這一工作的具體實施中,要盡可能的選擇對玉米生長無害的方式,這樣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也能夠保護土地,使玉米能夠健康成長。
在不斷地研究調查中,通過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用新技術來推動玉米種植可以極大的提高玉米的總體產量,而在這一技術的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選擇合適的種子,然后再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提高種子的產量,同時還必須要注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這對于提高產量和最終的玉米質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玉米種植的整個過程中,合理應用新技術對于提高玉米的種植質量和產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這一過程中,最基礎的工作是要防治病蟲害的侵襲,并要在此基礎之上對新技術進行研發和應用,最大程度的實現玉米種植效率的提高,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