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奇
(河北省保定市植保植檢站,河北 保定 071000)
小麥植保種植技術在高產栽培當中的應用非常關鍵。我國是小麥種植大國,小麥也是我國“五谷”糧食當中的一種,尤其在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地區內居民相對比較喜歡“面食”,更是由于地理和氣候條件影響,小麥種植非常廣泛。小麥種植對于北方地區農業以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小麥植保技術在小麥高產栽培當中的應用非常重要。
該試驗田位于我國河北省保定市,小麥試驗田面積在6畝左右。該小麥實驗田內的土壤類型為粘壤質脫沼澤潮褐土。實驗管理員對褐土的土壤成分做了詳細調查,其中包括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鉀等養分,各自分配濃度為16.5g/kg、75.2 g/kg、8.5mg/kg以及61.5mg/kg。實驗田的水分狀況分別是0-20公分、20-40公分處,水分含量分別為17%和18%左右。最后,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選擇中麥175實驗高產品種。以下為該實驗使用植保技術的具體應用過程。
在小麥進行種植之前要對小麥種子進行相應的處理,保證小麥中能夠良好生長。在小麥種子處理過程當中,要使用到藥劑進行拌種。植保技術應用中小麥拌種要選擇契合度相對較高的藥劑,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適樂時種衣劑與水的混合作為藥劑,其中適樂時種衣劑的濃度選擇為2.5%,而適樂時種衣劑與水的配比應該是0.5kg水與10ml適樂時種衣劑。而制成的相應藥劑可以對10kg小麥種進行攪拌、攪拌過程中要均勻攪拌并且攪拌結束后要對拌好的小麥種進行晾曬,小麥種完全曬干后方可進行播種工作。植保小麥種植技術通過對小麥種子的處理,提升小麥種子質量,也提升了小麥品種防御病蟲害的能力。
小麥田土壤是小麥生長的環境所在,對于小麥生長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植保種植技術應用過程中,要對小麥田地土壤進行必要的處理,提高土壤養分。在小麥土壤處理過程當中也要使用相應的藥劑,而對于處理土壤的藥劑品種有很多。而該試驗田內選擇3% 辛硫磷顆粒劑作為土壤處理藥劑。藥劑在播撒過程中要保證均勻進行。濃度控制在3Kg/ 667 m2。使用植保技術只需在耕種前進行一次土壤治理即可,通過土壤治理可以起到預防小麥病蟲害和提高產量的作用。
雜草是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敵人,小麥種植也不例外,田間雜草很容易對小麥生長造成影響,偷取田間養分,抑制小麥生長,使小麥產量下降。在植保技術應用中,一般可以使用人工除草以及化學除草兩種方法,其中人工除草就是利用人力進行除草,將草根拔除防治二次生長,也可以利用機械除雜草,但是人工除草效率較低,且容易污染麥苗。所以,化學除草應用更為廣泛,在應用化學藥劑除草過程中,一般選擇在雜草2-3葉期進行,并且最好保證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上,空氣和土壤濕度相對適中,這樣有利于藥劑發揮作用和擴散。藥劑選擇為氯氟吡氧乙酸與水混合,混合比例為200g:30Kg。制成藥劑后將藥劑噴灑在小麥田間雜草頁面以及根部。
植保技術應用與小麥高產栽培當中時,小麥田間管理分為中期階段管理和后期階段管理兩個部分。首先,在小麥生長中期時,田間管理人員要重視其小麥種植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加強對小麥的日常觀察,發現小麥病蟲害及時進行防治。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三唑酮噴霧用藥進行防治蚜蟲或者銹病等癥狀。或者使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也可以有效防治紅蜘蛛等成蟲,噴灑比例按照5~12 g/畝進行。而對于病蟲害相對比較少的小麥田內,可以選擇在小麥拔節期一周以前噴灑25%濃度助壯素,有利于小麥更加茁壯成長。其次,小麥種植后期階段,小麥已經進入到拔節期,為了做好防蟲和防病工作,小麥田間管理員要加強小麥的養護工作。殺蟲、防病、促進生長等工作綜合進行,可以適當的將殺蟲劑和殺菌劑融合使用。而在植保技術使用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結合自身小麥田的具體情況,去合理實施田間管理計劃,如雜草較多,就多噴灑小麥除草劑。對小麥田進行合理的管理,促進小麥生長。
小麥病蟲害不僅要在小麥拔節期前后進行管理,還要在小麥生長過程中進行全面治理。小麥病蟲害對于小麥生長危險極大,以下是該實驗田出現的具體蟲害以及防止措施,綜合方舟殺菌劑使用的是殺菌劑 40% 多·酮,而治理蚜蟲使用戶是氯氟吡蟲啉藥劑、噻蟲高氯氟懸浮劑以及高氯氟氰水乳劑混合,具體濃度分別是7.5%、22%以及5%,相應的配比為30ml:20 ml:30 ml。
小麥高產栽培植保技術的應用,對于小麥產量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筆者從藥劑拌種、土壤治理、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等方面闡述了小麥植保技術的具體應用過程。希望能夠對我國小麥種植技術的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