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紅青
(滄源縣勐角鄉人民政府,云南 滄源 677400)
養殖業快速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建設提供了一條科學道路,大力推進養殖業發展是提升農村經濟建設水平的重要方式。種母豬是養豬業發展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種母豬的健康情況與繁殖能力是衡量整體經濟效益的重要標桿,我們想要確保種母豬在健康生長的前提下提高繁殖效率加強經濟效益最重要的就是提升飼養與管理的科學性,下面我們就針對不同時期種母豬的科學飼養管理工作進行分析。
種母豬的空懷期占其整個生產循環周期的較少部分,一般來講種母豬在停止給豬仔哺乳后便進入了空懷期,而空懷期最多持續10天以內,種母豬再次發情完成配種工作隨后便又會進入妊娠期,由此可見種母豬的空懷期其實是比較短的,但是不要小看短短數天的空懷期,這幾天的飼養管理工作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到了種母豬下一次繁育的整體質量,種母豬能否成功受精、能否多產仔等關鍵問題都受到空懷期的飼養管理影響,種母豬在空懷期的營養狀況對于其后續繁殖效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在空懷期做好營養管理工作是飼養管理的關鍵[1]。空懷期種母豬的飼養管理與其生產周期和自身具體情況有關,我們在飼養過程中應該重視結合實施情況調整飼養方法和飼料組成,種母豬在生產前需要保障良好的身體狀況這是更好繁育的基礎,很多種母豬會出現二胎產仔少的問題,這主要就是由于空懷期飼養管理工作不夠科學所致,在種母豬發情前我們要注意進行情緒喂養,在大量養豬業總結經驗上來看,種母豬在發情前存在吃料量少,消化不佳的情況,因此在空懷期飼養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其飼料的營養配比和組成成分,增加飼料中的營養成分,降低原飼料中不易消化的成分占比。我們在種母豬空懷期飼養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讓種母豬能夠盡快發情完成配種工作加快繁殖效率,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首先就要保障種母豬在哺乳期結束后的自身營養情況,只有身體狀況適宜進行下一次受孕種母豬才能更好的排卵,而且空懷期的飼養情況直接影響到種母豬的排卵數量,這對于下一次產仔數量有直接影響[2]。
妊娠期的種母豬飼養管理工作比較關鍵這一階段種母豬自身的身體消耗比較大,如果營養情況以及身體狀況不能滿足妊娠需求就會出現各種妊娠問題造成經濟損失,所以我們在種母豬妊娠期飼養管理中一定要重視飼料總量以及飼料組成的控制。從當前養豬業現實發展情況來看,我國養豬業在種母豬妊娠期的飼養管理中普片存在輕中間重兩邊的情況,所謂輕中間重兩邊就是說很多養殖戶在種母豬懷孕后重視妊娠初期的飼養管理與妊娠晚期的飼養管理但是對于妊娠中期則沒有加以重視,這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養殖戶存在這種思維的原因是妊娠中期胎兒發育相對比較緩慢母豬的自身營養消耗相對比較少,但是這也是抓緊調整母豬自身身體狀況更好迎接生產的好時期,我們在該階段更應該重視母豬自身身體變化情況在飼養工作中做以針對性改變,一般情況下在種母豬懷孕21天后可以適當增加一定的飼料總量,一般每日飼料質量1.75-2.25kg,如果種母豬在妊娠中期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情況應該適當增加飼料量,但是增幅一定要進行科學控制不然容易影響該時期種母豬的消化情況,增幅量應該控制在0.25-0.6kg,具體情況具體判斷。為了應對妊娠后期營養需求較大同時飼料量需求較大的情況我們也應該在妊娠中期增加一些青料,或者在復合飼料中增加一些草酚,這有助于提升種母豬的胃容量,能夠保障妊娠后期更多的營養需求。并且在種母豬妊娠階段我們應該針對當前季節特性在飼料上做以相應變化,如果妊娠期處在夏季由于天氣炎熱我們應該在飼養管理工作中適當提升種母豬的抗熱能力,增加維生素以及碳酸鈉的供給,而冬季熱量消耗比較多也可以適當提升飼料總量。
在臨產階段種母豬情緒相對比較差,所以其消化功能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大多數種母豬在臨產階段的消化情況變差,而臨產前我們應該保障種母豬具有良好的身體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飼料中添加一些麥鼓等物質增強種母豬的消化能力,加強其在該階段的飼料營養吸收效果保障其消化通暢。同時在臨產前我們一定要做好舍內的消毒清潔工作,保障一個良好的待產環境,加強消毒與清潔管理工作是保障生產過程中仔豬低死亡率的關鍵,一定要及時清理糞便同時做好飼料量的調整工作,一定不要猛增飼料量,這容易造成母豬的應激反應,飼料增量應該適度。
種母豬的飼養管理工作中有諸多方面需要注意,在不同飼養階段我們應該在飼料和日常管理上多進行科學思考,根據母豬在當前階段的營養需求和自身情況妥善改變飼料總量以及飼料成分配比,這是提升養豬業整體經濟效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