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0)
異常分娩與高危妊娠的首選處理措施即為剖宮產,其可以將母嬰結局改善。但是相關統計表明[1],近年來我國臨床中的剖宮產率明顯提升,且有較多無指征剖宮產情況存在。疤痕妊娠即為剖宮產后再次妊娠,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疤痕妊娠產婦明顯增加,而重復開展剖宮產極易誘發相關并發癥。為此對疤痕妊娠產婦選用合理分娩的方式是目前產科臨床中的一項難題[2]。為了將疤痕妊娠自然分娩的概率提升,分娩期間給予產婦積極的護理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連續性護理應用于疤痕妊娠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旨在為今后臨床提供參考,其具體內容見下文所述。
抽選疤痕妊娠產婦50例(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進行研究,經過簡單隨機分組為對照組和觀察組,例數均為25例。
對照組:年齡平均值為(3 0.6 3±1.7 4)歲;平均孕周為(38.01±1.64)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平均值為(3.09±0.96)年。
觀察組:年齡平均值為(3 0.7 1±1.8 1)歲;平均孕周為(38.14±1.59)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平均值為(3.14±0.87)年。
比對上述兩組疤痕妊娠產婦的各項資料數據,組間存在的差距較小,P>0.05。
對照組給予所有產婦常規護理,即給予產婦分段式護理,在產婦宮口開至3厘米時安排其進入產房,產后給予產婦常規的檢查和指導等。
觀察組為產婦開展連續性護理,其具體內容見下:
(1)孕前,對子宮瘢痕的厚度進行測量,在3mm以上則可以開始備孕。孕期應當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于孕中期對產婦的疤痕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合理管理產婦的血糖、血壓及體重等,在孕晚期應當指導產婦開展拉瑪澤呼吸分娩法相關練習,針對分娩球的使用發放給予產婦針對性的指導,并且針對原理開展健康宣教。
(3)開始宮縮以后,助產士即需要給予產婦全程陪伴,期間加強鼓勵與心理疏導力度,指導產婦使用分娩球進行助產,在產婦進入至產房以后,允許其丈夫陪產,提升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產后2h需要對產婦的出血量進行密切觀察,6小時即需要協助產婦翻身,給予產婦肢體按摩護理,對產褥污染進行重點預防。
觀察并統計上述兩組疤痕妊娠產婦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宮產),對其產程時間、產后2h出血量進行記錄與分析。
本文數據均經過SPSS22.0版進行處理,兩組疤痕妊娠產婦的分娩方式數據均為計數資料(%表示,x2檢驗);以(±s)表示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與產后2h出血量,以t檢驗。用P<0.05表示兩組產婦的各項資料數據比對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表1:對比兩組疤痕妊娠產婦的分娩方式[n(%)]

表2:比較兩組疤痕妊娠產婦的產程時間與產后2h出血量
近年來,有大量研究報道指出[3],重復剖宮產可以將產后出血發生率、臟器粘連發生率以及產后感染發生率明顯提升。為了對重復剖宮產所產生的風險進行避免,將疤痕妊娠產婦的自然分娩概率提升,將妊娠及分娩的風險降低,是目前產科臨床的重點研究問題。
將連續性護理應用于疤痕妊娠產婦中,孕前為產婦開展優生優育指導干預,產后開展康復干預,將全程連續性護理服務提供給產婦[4]。孕前對產婦的疤痕厚度進行評估,在健康及正常的狀況下備孕,提升自然分娩的概率;孕期開展全程監管,對孕期飲食進行管理,對胎兒發育情況進行監測,孕晚期指導產婦開展拉瑪澤呼吸分娩法訓練,給予產婦產前訓練,將其心理負擔減輕[5]。由助產士全程陪伴產婦分娩,將其信心提升,在待產期間可保證產婦獲得正確的指導,以此將陰道分娩率提升。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概率明顯較高,其產程時間以及產后2h出血量相比較于對照組,均明顯較少,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為疤痕妊娠產婦開展連續性護理,可以一定程度上將自然分娩率提升,同時有利于將產婦的產程縮短,減少其出血量。
綜上所述,連續性護理在疤痕妊娠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有在今后臨床中進一步推廣實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