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丹鳳
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娛樂內容與形式更為多樣化和多彩化,其中真人秀節目更是變得非常受歡迎①。真人秀節目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西方國家,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近些年的井噴式快速發展,現已成為觀眾最喜愛的電視節目形式之一,在中國更是掀起一股收視熱潮,各大電視臺相繼推出了各種電視真人秀節目,但隨著節目同質性問題的加劇,觀眾也逐漸產生了審美疲勞。②因此,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創新電視真人秀節目模式,保住市場份額就顯得極為必要。本文將對新媒體時代下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熱點進行歸納,并分析目前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創新發展模式,力圖探索出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全新的發展策略。
新媒體的特征是分享性、時效性以及交互性,新媒體改變了人們以往的閱讀與觀看習慣。當大量信息及各類節目充斥著屏幕時,人們更愿意接受經過處理和簡單歸類的碎片化傳播,利用新媒體來觀看節目已經成為電視節目的主流。③而與其他節目相比,在同等的條件下,電視真人秀節目更容易獲得話題、捧紅明星、贏得收視,新媒體時期的真人秀節目更能利用各種媒介和渠道進行互動和評論,新媒體的出現更利于多種媒介的有效融合。熱門及流行事件的持續周期一般不超過一個季度,網絡熱點的熱度一般不超過一周,而真人秀節目的播出周期與熱度周期正好基本一致,熱門話題的明星藝人通常會出現在熱播的真人秀節目中,更有利于實現電視節目傳播效益的最大化。
隨著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越來越多,制作真人秀節目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通常會要求選手表現出預先節目需要的看點,再由編導剪輯出設定或預期的形象。然而,觀眾通過同類節目觀看次數增加,有時會質疑節目的真實性,認為明星是根據劇本進行表演,甚至進行吐槽和抨擊,而明星同樣也會對節目不滿,認為是編導剪輯問題造成了各類矛盾發生。新媒體可在一定程度下減弱這種矛盾,觀眾觀看直播或通過實時評論反饋等方式可使節目傳播更具真實性,編導也可根據現場樣本數據反饋提煉剪輯,在保證節目真實性的同時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沖突。新媒體環境下的真人秀節目可利用新媒體技術最大程度保證節目細節、人物和內容的真實性。
我國許多熱播的電視真人秀節目都是引進國外版權,缺少創新和提升,導致國內真人秀節目難以達到較高的水平。④試問,如果國外版權不再出售或者國外真人秀模式購買殆盡,又能以什么來支撐國內真人秀的巨大需求呢?引進國外優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本身無可厚非,有助于不同國家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吸收和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和模式,但一味照搬照抄,采用固有思維盲目跟風模仿,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和改進,只會讓真人秀節目被時代淘汰。
真人秀節目一大重要特點便是滿足觀眾娛樂需求,給觀眾帶來歡樂,這也是節目發展必不可少的內容。但這種娛樂應該是有度的,應該在讓觀眾娛樂之余能形成一定的思考,能給觀眾帶來正確的價值導向,而不是一味宣揚庸俗、低俗的娛樂,甚至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否則,不僅降低了真人秀節目品質,也難以獲得長久的發展。新媒體環境下泛娛樂化現象更為明顯,多種媒介平臺增加了節目的傳播渠道,但也容易受到惡意的泛娛樂化傳播誤導。
眾所周知,真人秀節目是高強度、高投入、大團隊的制作,節目往往需要對受邀嘉賓或常駐嘉賓進行長時間全方位的記錄。⑤在新媒體的影響下,網絡自籌自制等方式使得節目制作更加寬松和自由,制作方式更加多元化,創作手法也是層出不窮,網絡平臺的參與能夠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但同樣也造成了節目專業化程度的參差不齊。高投入、大團隊制作的真人秀節目往往能夠有較專業的制作團隊,節目制作效果及收視率能得到保證。但新媒介形式多樣,容易出現一些投機者靠簡單模仿和粗制濫造做出一些口碑及收視率都很差的節目,甚至談不上專業化,都是一些外行在制作節目,阻礙了真人秀節目的發展。
節目內容的形成實際就是將策劃者提出的想法和創意進行錄制、剪接并最終制作出節目。節目策劃是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基礎,它可以為節目制作人、投資人、電視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⑥真人秀節目內容和形式創新的關鍵就在于節目策劃的創新,國外的真人秀節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其節目策劃創新能力強,具有自身的特色,能夠受到本國觀眾乃至外國觀眾的青睞。只有進行積極的創新,才能保證真人秀節目的經久不衰。
真人秀節目要想長足發展必須關注內容的創新,包括內容多元化、適應當地特色、充分利用明星資源、結合觀眾觀賞習慣、創造趣味性等。人物是推動真人秀節目情節向前發展的最大動力,人物尤其是明星人物對真人秀節目敘事至關重要。觀眾往往會因為典型人物或明星的出現,產生收看真人秀節目的欲望,挖掘人物身上的亮點和閃光點,往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使節目更具有趣味性。
當然,在節目內容和形式創新的基礎上還必須進行節目的監管,堅決抵制低俗、惡俗的內容,抵制節目組為了加大炒作力度,制造噱頭,傳播一些惡俗的文化。對于違背規定的節目要給予嚴格處罰或制裁,加大群眾的監督作用,增強媒體的責任意識,對于不符合規定的節目進行舉報,創造一個良好的節目制作環境。
隨著新媒體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流媒體、移動媒體、網絡平臺等新興的傳播渠道不斷興起,在新媒體的平臺資源上進行傳播方式的創新更具有創新意義。⑦真人秀節目與新媒體融合的關鍵是要明確傳播渠道和鎖定目標受眾,從而提高節目收視率和關注度。新媒體環境下真人秀傳播的方式也逐漸由單線式轉為雙向互動式,這樣更便于掌握觀眾的喜好和反饋意見,有利于及時地回應受眾意見,建立節目品牌公信力。
目前,常用的新媒體有微博、微信、貼吧、視頻APP、網絡直播等。隨著電視真人秀節目受眾越來越年輕化,新媒體成為節目的良好傳播方式,利用這些媒介可更加方便地向觀眾傳播節目,增加互動機會,有效反饋觀眾喜好并及時調整節目。
隨著新媒體技術在電視真人秀節目中的快速發展,真人秀節目煥發出了新的魅力,也逐漸成為綜藝節目的主流。我們在借鑒國外優秀真人秀節目的同時,也要結合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和創新,提出適合中國真人秀發展的創新模式。相信通過不斷探索和努力,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一定能獲得長足發展。
注釋:
①陳婧.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面臨的挑戰與發展策略[J].視聽,2013(09):54-55.
②宛茹.作為真人秀的電視問政:價值引領與實踐反思[J].視聽,2018(05):7-9.
③趙敏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J].科技傳播,2012(19):17.
④王小涵.淺議中國真人秀節目國外版權的引進與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6(22):116.
⑤廖健.淺析當前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特點[J].今傳媒,2016(05):108-109.
⑥楊楊.國內明星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現狀和創新要點探析[J].新聞知識,2014(12):70-71.
⑦劉珍.全媒體視域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營銷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8(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