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正
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媒體在與新興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都會有所改變,尤其是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方式,這就對傳統媒體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媒體記者必須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在融媒體時代來臨之前,受眾獲取信息資訊的方式單一,只能被動依靠傳統媒體,受眾所獲信息質量和數量完全取決于傳統媒體的限制,相對而言,受眾處于被領導地位。融媒體時代到來后,受眾的信息獲取方式發生了轉變,不再單純依靠傳統媒體。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的出現,為受眾獲取信息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方式。信息獲取方式的增加,擴大了受眾的視野,受眾可以全面地了解信息內容。受眾在信息獲取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自由選擇信息的獲取方式和信息內容。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實現了受眾之間的零距離溝通。受眾信息獲取方式的變革,使得記者需要考慮受眾的需求,改變傳統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方式。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媒體記者的工作環境。傳統媒體記者的選拔需要記者提供專業的資格證書,經過層層選拔方可上崗,并且在工作中,需要利用一部分專業化的器材進行協助,這就要求記者擁有相關專業知識技能。
隨著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傳統媒體借助新興媒體的優勢不斷進行改革,特別是移動終端的出現,引發了自媒體熱潮,受眾不僅可以隨時獲取新聞資訊,還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對信息進行二次傳播,這嚴重威脅了傳統媒體記者的工作環境。為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必須對新聞記者的工作環境做出變革。工作環境的變革,將會給新聞記者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傳統媒體記者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給媒體工作者下達的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媒體工作者需要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對媒體融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極大的重視,共同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前進步伐。
媒體融合時代,幾乎全部的媒體平臺都處于統一的傳播媒介當中,這就要求記者將信息產品發布到各類媒體平臺中。此外,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不斷運用,對記者而言需要對相關專業知識從頭學起,要求記者重點關注技術更新動態內容,爭取在短時間內熟練運用。新聞記者在確保紙、筆、相機等采編設備隨身攜帶的同時,也應了解新設備的運用,盡可能避免因設備不全,造成無法完成不同形態的新聞傳播任務。
在融媒體時代,只有熟練掌握各類新聞媒體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記者,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形成多媒體思維模式。多媒體思維模式的形成,要求記者利用不同的傳播符號,對新聞信息進行編輯,用合適的介質和模式進行信息的呈現,這也是記者工作的具體內容。事件內容的不同,適當的傳播介質也存在差異。比如,一些邏輯性的內容無法通過畫面進行呈現,需要依靠文字進行呈現,而對事件現場狀況的呈現,運用圖片或視頻無疑更能引起受眾的閱讀興趣。
融媒體時代,受眾既是新聞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新聞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信息獲取以及產生的方式增加,使得互聯網信息平臺中信息冗雜,加大了受眾的篩選難度。信息冗雜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新聞記者而言,尤為突出。媒體融合的發展,帶來了信息內容和傳播媒介的同質化問題。對于受眾而言,互聯網信息平臺中出現眾多相似的內容。面對信息內容和傳播媒介的同質化問題,新聞記者如何在冗雜的信息中,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成為新聞記者面臨的難題。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過程中,關鍵在于新聞人的“融合”,尤其是新聞記者的“融合”。在融媒體時代,記者想要求得發展,必須清楚認識自身不足,加強對媒體融合理念的了解,提升多媒體整合傳播策劃能力,堅持新聞專業主義不動搖,強化對融合技術的學習。
融媒體時代,傳統新聞記者應樹立“融意識”。“融意識”是一種融合型的系統思維模式,要求傳統媒體記者從多元化、多樣化、多角度的思維對問題做出思索。“融意識”還包括“倒灌”意識,對于關注度較大的新聞,新聞記者可以根據新聞內容進行再加工,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新聞熱點。
融媒體時代傳播產生新聞信息的多元化以及媒介形態的多樣化,對于傳統媒體新聞記者而言是對自身創新力的一次考驗,要求新聞記者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盡快掌握“融本領”。“融本領”同樣是新聞記者轉型所必須掌控的新技術,要求新聞記者在靈活掌握新聞時效的同時,集多種技術手段于一體。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除了做好原本的工作外,還要注重信息的時效性,要第一時間搶占受眾的注意力。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需要突破原有的工作習慣和認知障礙,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同時,新聞記者應具有理性的評判能力、清晰的新聞意識,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充分發揮自身新聞“把關人”作用,熟練運用多種傳播方式對新聞進行報道。
融媒體時代來臨之前,傳統媒體記者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新聞信息內容和新聞質量上。進入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應在融思維的模式下,改革自身傳播理念,在關注新聞信息內容及質量的基礎上,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內容策劃和介質分發。傳統媒體記者應提升自身對多媒體信息的整合能力、策劃能力以及傳播能力。
傳統媒體記者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行新聞工作,堅持新聞專業主義。傳統媒體記者在長期工作中,對新聞信息的掌控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應堅持職業意識和新聞價值標準不動搖,保持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注重新聞信息的價值導向,堅持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原則。
融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打破了新聞信息的地域限制,傳統媒體的本地新聞和事件已經不再是新聞傳播的主要內容。這就要求傳統媒體記者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熟悉跨媒體思維模式,實現新聞傳播的創新轉型。
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方式的轉變,要求傳統媒體記者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不僅是新聞的生產者,而且是互聯網新聞信息平臺的組織者。融媒體時代,新聞生產需要運用十分專業的技術手段,要求傳統新聞記者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熟悉互聯網的應用,培養自身綜合能力。新聞記者應順應媒體發展需求,從網絡媒體新聞信息中尋找受眾重點關注的新聞,增強用戶的體驗和感受。新聞記者在轉型過程中,提高自身對新聞信息的辨別能力,挖掘新聞信息核心內容,為受眾提供有深度的新聞信息。加強對多種新聞題材的掌握,充分考慮受眾不同的需求,利用不同的新聞傳播媒介,向受眾精準推送新聞信息,確保新聞信息質量的同時,增強受眾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過程中,傳統媒體的工作理念與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就給傳統媒體新聞記者的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對傳統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媒體記者應充分認識到自身崗位轉型的必然趨勢,深入分析記者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加強對融媒體理念及其新技術的學習,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