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案
(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 221400)
問題導學法的主要內容是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根據具體課程安排,設計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在有效的問題教學情境中開展思考與討論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下面筆者就關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師的授課效率與學生有著緊密聯系,這也是開展學講計劃的關鍵所在.依據學講計劃的目標,傳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合理挖掘教材中的情境,注重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高中學生接觸到數學學科知識的時間也不短,大多數已經在經過了小學、初中學習階段的基礎學習之后對數學學習有了一個很清楚的認識.高中作為學生思維拓展能力、自主獨立學習能力提升階段,需要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不能夠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來進行數學知識內容教學,而是需要考慮實際,充分結合教材內容去科學的進行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例如:教師在進行《概率》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實際練習一下,如題目為一個封閉的箱子里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球各三個,依次取出三個,問一共能夠有幾種結果.在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的按顏色分成三組,一組三個學生,然后按問題要求去進行練習,這種情景式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感覺,從而更好地增強其對于問題的理解.
高中數學具有獨特的學科性質,有針對性的考查學生的思維邏輯、空間想象力等,所以一直是很多高中生覺得高中數學難的地方.在開展學講計劃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高中生懼怕數學學習,這導致講課效果大大下降,函數的獨占性使得教學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科教學成效.為了改善這樣的教學情況,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學法,巧妙地引入一些有吸引力的問題,降低學習難度,努力培養高中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函數圖象問題時,教師可以畫出三組或者五組開口向上、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圖象,開口的寬窄不同,大體形狀相似,然后可以問學生:“這個拋物線好“胖”,怎樣才能讓它變“瘦”?為什么這些拋物線的開口和寬窄會有不同?他們之間通過怎樣的變化才能得到彼此?”通過一些簡單的興趣問題引導,使一些較難理解的抽象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了達到學習與講課效果共同提高的教學目的,教師必須適度改變以往的講課教學思想,合理應用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鍛煉思維的靈敏性,在探究較難理解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增加解題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數學作為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公式和定理,同時,每一數學問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也多種多樣,高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數學學科知識學習時需要引導學生合理搭配學習內容,為其提供更加直觀的感受.眾所周知,在多媒體技術出現之前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上以及教師有限的知識儲備的限制,數學學科教學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因此,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前,教師應當積極借助多媒體技術去更好地順應學講計劃改革方向,進一步提高學科教學效率.例如:多媒體本身具備的綜合性可以輔助教師進行合理教學內容的制定,同時,多媒體的便利性還能夠有效打破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的時間與資源.教師在進行《函數》知識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去進行優秀例題以及輔助性學習內容的搜集,并在課上供學生學習和參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多媒體自主進行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指導視頻或資料的搜集和整理,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數學知識儲備,對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來說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高考改革的趨勢表明高中數學不能僅僅依靠基礎知識教學來推動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習慣的培養,這個目標并非是一般的教學過程能夠實現的,教師應當從本質入手,通過調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思考探究積極性來實現,而問題導學法在這一方面的應用成效極佳.教師需要用問題導學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自主探究意識,實現由學生帶動課堂進度而非是由教師一人之力拉動.因此教師可以采用以問題帶動學生開展小組形式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課堂生力軍的作用,借助問題探究過程讓課堂逐漸深入,對知識點的理解認識也會漸臻佳境.例如,教師在教學雙曲線知識之時,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其與之前學過的橢圓聯系起來,從而趁機向學生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如雙曲線方程與橢圓方程相似點在哪、根本不同點在哪,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總而言之,創新型教學方式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學講計劃不斷推行的一個教育要求,高中數學各類知識點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將問題導學法應用于數學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實現教育目標的良好動力.教師要深挖教材,創新教材講解過程,合理搭配學習內容,根據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差異,建立不同的問題導學方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增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