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峰
(甘肅省白銀市教科所 730900)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權威,權威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存在客觀現象.而權威的存在對人類社會來說既是一個好的現象,也是一個壞的現象.一方面權威的存在體現了人們對知識的尊重和認可.另一方面權威的存在也給人的思維帶上的枷鎖,讓人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進而制約人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創新思維常常是從懷疑權威開始的,創新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對權威的否定.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就要踐行“生本主義”課堂教學理念,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從而能夠讓其擺脫課本和教師授課思維的限制,“援疑質理”,形成創新思維.
例如:在《集合》一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們以自學的方式學習了本課的知識點,然后采取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首先,我以抽簽的方式決定一名學生作為本課的主講人.然后,再隨機選定四個學生作為輔助授課人,經過簡單的商議之后最終確定五位“小老師”的具體任務,展開了課堂教學.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提高了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問題是創新思維的源頭,也是創新性行為開展的根本動力.因為心存疑問,屈原創造了《天問》;因為心存疑問,人類發明了“宇宙飛船”.疑問推動了人類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類發展的歷史說道底就是一個不斷產生疑問,不斷提出方法,不斷進行實踐,不斷突破自身的過程.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創設問題情境、構建探究化的數學教學課堂.
例如:在《等差數列》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沒有直接把等差數列的定義教授給學生們,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們進行問題探究的方式,一步一步自己總結出了該知識點.
首先,我為學生們設置了這樣一組教學問題:
(1)小明有18個蘋果,每天吃3個,6天后吃完,寫出每天剩余的蘋果數構成的數列.
(2)池塘清理,要將水排干凈,已知每小時排水量為2.5升,11個小時排完,寫出每小時池塘水量構成的數列.
隨后,我引導學生們寫出這兩個數列,通過觀察該數列得出等差數列的基本概念,然后再試著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最后閱讀課本,找出課本語言與自己總結語言的不同.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構建問題化的課堂教學情境,將學生們帶入到對等差數列知識的自主探究之中,讓學生們以自己總結的方式得出等差數列的定義,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為學生們構建一個適合創新的學習交流平臺,而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出現就為這一平臺的構建指明了方向.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出現,化解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因為害怕答錯而不敢回答教師提問的尷尬,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平等的對話環境,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己繪制函數圖象,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等特征的.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將課堂充分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找到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從而不再游離于團隊的邊緣,促進了學生課堂參與興趣的提升,為接下來學生們在課堂討論環節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調動自身的智慧打下了鋪墊,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實踐是創新的環境,也是創新活動進行的現實依托.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注重對數學知識實用性的挖掘,讓學生們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現實意義,建立起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能夠讓學生們自覺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進而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斷拓展自身的思維空間,促成知識創新.
例如:在《等比數列》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建立起等比數列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我為學生們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某人銀行中貸款10000元人民幣,年利率為r,若此人一年后還款,兩年后還款,三年后還款,…還款金額滿足什么規律?
接著我讓學生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該問題進行了探究,最終得出一個含有r的等比數列:10000(1+r),10000(1+r)2,10000(1+r)3,…,100(1+r)n.隨后,通過對該式子的探究得出等比數列表達式.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銀行利率問題引入課堂教學,實現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之間的融合和轉化,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總之,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打破課堂權威,為學生們塑造一個自由、平等的思維交流環境.就要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創新意識,進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