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
網上讀到一段話:“以前我覺得安全感是愛人秒回的信息,他的早安晚安,他的每一個承諾,過馬路緊握的手,他溫暖好脾氣的話語。而如今能給我安全感的卻唯有清晨明媚的陽光,繁華路口人行道的綠燈,出門時口袋里的錢包和鑰匙,手機里顯示的滿格電。因為我知道,那點可憐的安全感寄托于他人身上,難免會將我疼到失望”。換句話說,現代女人的安全感,有一部份竟跟手機有關。從這引申了另一句話:“現代女人的安全感來自手機滿電,信號滿格,WI-FI滿點。”
由此可見,手機對現代人來說根本是個離不開的物品。慣用手機的人每時每刻都放不下手機。據說早上睡醒十五分鐘之內就開始用手機的人,十之八九中了手機的毒,都可被封為手機控。
小學時有個熱門作文題目,叫做“自從我家買了電視機”,內容總是千篇一律地說電視機的壞處,家長耽誤工作、學生功課退步;現在的題目大概應該換成“自從我買了新手機”。電視機,至少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同一個電視節目;手機呢?各管各的,一群親戚朋友坐在一起,大家都在低頭按自己的手機。到底聚會的目的是啥?J 說:“聚會?就是大家坐在一起按手機。”那天一群朋友坐在一起喝茶并各自按了一個小時之后,忽聞身旁的T開口取笑我,“你這手機控,還不停一停”,我抬頭看他,原來他手機沒電了,身邊沒有充電寶,只好放下手機拼命找人說話。一桌的親友都在跟遠距離的朋友聊天、跟公司的同事談事情,肉身坐在這里,靈魂寄托在一個巴掌大的物件上,如癡如醉。
除了讓人靈魂肉身分開,有了智慧型手機,也才證實自己是個購物狂、擁物狂。物聯網是什么,現在終于了解了。各種付費的、免費的程式,只要手指一點就可下載。想到和想不到的程式都可從物聯網上找到,字典、游戲、旅游手冊、各種相機應用附加功能、電子書、音樂、模擬樂器、圣經、可蘭經、佛經、測量器、測酒精含量器、雜志報刊等等。每天一有時間,就要打開物聯網,看看有什么可下載。免費的已有千百個選擇,付費的更多,物聯網根本就是個坑啊。
有了物聯網,猛然發覺所有空余時間都被填滿。自己發奮上網研究、搜查,跟同事討論,還發現有些應用軟件被看漏眼,趕快發揮辦公室友情,互相扶持通知一下有什么好軟件可以下載。這樣一囤積,一天朋友把我手機拿起來一看:“哇,你真恐怖,你手機到底下載了多少東西?”我只好說:“購物是我的愛好。”還記得新智慧型手機到手的那個星期就已下載了數不清的電子書,全套倪匡、金庸和亦舒,古往今來中外各大名著,幾十種游戲、聽不完的歌曲,不必再怕長途旅游、飛機延誤、巴士罷駛,一機在手,打發時間的方法多得是!
那么多的軟件里,掌游可說今人打發時間最普遍的方式。現代人,誰沒有幾個農場。難道你不知道我們又回去農耕社會了嗎?只不過現在的耕種只要動一根手指就可解決。除了種菜,還要收割、喂動物、拾蛋、擠牛奶;農場之外,還可以在虛擬世界建造一座大都會或者訓練一支軍隊,甚至建立一個醫院、一個皇朝;僵尸大戰、抓精靈、三消游戲一籮筐,好忙啊。
手機除了被一大堆有用無用的軟件填滿,通訊錄里面還有許多認識和似曾相識的人名與電話。現在有各種互加友人的方法,除了手動添加,還有“掃一掃”“搖一搖”等更簡易快捷的方式。加好友的時候,心中充滿激情,口里充滿感情,“我一定會聯系你”“我們必須保持聯絡”。過了幾次“你好嗎”“早安晚安”,激情逐漸減退,新朋友又出現,談得來的雖獲“繼續保留權”,但多數漸行漸遠,最后成了一年兩三次問候以至無聲勝有聲,無奈,卻是事實。可是通訊錄里的名字卻一直沒有消除掉,也許是留個紀念,或許只是太忙,忙得忘了把通訊錄好好整理一番。一直到有一天打開通訊錄,不經意看到那幾個名字,才來苦苦思索,“這是我在哪里認識的朋友?”。
在這個一秒便可接受訊息的時代,原本為了讓人更方便的手機,好像成了讓人更忙的事物;原本為了讓人可以更快取得聯系的物件,卻讓人感覺仿佛被監控,時刻需要打卡。手機控也曾想,這到底是為了什么?方便之門的確大大打開,可是今人談戀愛,不再經歷等待情書的期待感;今人做生意,隨時可以切換合同中的條約;今人約會,時間地點可以任意更改——因為這一切只要一條訊息就能搞定。所以,沒有殷殷期盼郵差的感覺就結婚生子,守約成了老土,尾生成了笑話。這是失去,還是獲得?我很迷茫。
但是,“丁丁”!手機信息又來了,我沒有時間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