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偉
【摘要】目的:探究CT平掃與三期增強掃描對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總結應用經驗。方法:將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選擇對應時間段內7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對患者實施CT平掃與三期增強掃描,觀察其檢查結果并實施組間對比,探究其價值。結果:CT三期增強掃描診斷準確率為94.28%,高于CT平掃的78.57%,且組間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CT平掃對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不及三期增強掃描,因此后者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CT平掃;三期增強掃描;子宮內膜癌;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056-01
子宮內膜癌在婦科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盡早的診斷關乎到患者的準確治療和預后情況,本次研究以患者工作實際情況作為基礎,在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之間展開分析,主要探究CT平掃與三期增強掃描對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現將本次研究詳情做出整理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選擇對應時間段內7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70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無其他惡性腫瘤合并情況;(2)臨床資料和影像學資料均完整;(3)經過病理活檢或手術判斷后確診為子宮內膜癌;(4)患者或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同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即患者符合納入標準中條件,但是存在以下任一特殊情況,則將其作為特殊病例排除在外:(1)患者有子宮部位相關手術史或疾病史;(2)患者存在CT檢查的相關禁忌癥,即有碘過敏等情況;(3)患者有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情況,影響和醫護人員的正常溝通。最終納入研究的70例患者年齡為27-68歲,平均年齡為(51.34±2.36)歲,患者均因為月經時間紊亂、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或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而到我院就診,就診初期對患者實施了超聲檢查,發現患者子宮存在異常,后擬對其進行CT檢查,患者在知情的基礎上表示同意參加本次研究觀察。
1.2?方法?均對患者實施CT平掃與三期增強掃描,檢查所用儀器為GEoptimaCT660(美國)64排螺旋CT,先對患者進行下腹部掃描,擬行檢查前指導患者充盈膀胱,即選擇800-1000ml的溫水服用,保持膀胱處于充盈狀態[1]。檢查時指導患者保持在仰臥位,手臂緊貼在頭部兩側并叮囑患者避免亂動而影響正常檢查,或出現偽影使得CT檢查圖像質量降低,先入足部后入頭部。其掃描的范圍為髂棘上緣5cm到恥骨聯合下緣部位,連續掃描過程中參數為管電壓120千伏、管電流210毫安、層厚為5mm、螺距為1.15mm,機架的轉速為0.5s/r,薄層螺距則為4mm。平掃完成后對患者實施增強掃描,即選擇90-100ml的歐乃派克(生產廠家為通用電氣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00593)對患者進行肘靜脈注射,注射速率控制在每秒3-4ml,利用對比劑追蹤掃描技術對患者實施動脈期、靜脈期和門脈期的增強掃描,并獲得檢查資料[2]。
1.3?觀察指標?觀察其檢查結果,即由2名資深影像學醫師對本次所得資料進行評閱,得出診斷結果,并按照病理檢查結果統計不同方法的準確率,而后實施組間對比,探究其價值。
1.4?統計學分析?將SPSS25.0作為本次數據處理軟件,使用n統計本次研究中計數資料,并采用x2實施檢驗;檢驗后P<0.05均表示數據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本次入選的70例患者均經過病理檢查確診,CT平掃對疾病的檢出例數為55例,其檢出準確率為78.57%,CT三期增強掃描的檢出例數為66例,其檢出準確率為94.28%;兩種方法的準確率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子宮內膜癌屬于婦科常見惡性腫瘤,該病發生可對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故而臨床以往主張及時對患者實施有效治療,手術治療后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較高,但是在手術前如何對患者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就成為各研究探究的重點課題。臨床以往對患者實施病理檢查可作為一項金標準,但病理檢查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難以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故而是否可使用影像學相關檢查對患者實施判斷,就具有重要意義[3]。本次研究著重針對CT應用于子宮內膜癌中的診斷價值做出了分析,結果顯示:CT三期增強掃描診斷準確率為94.28%,高于CT平掃的78.57%,且組間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CT平掃對于患者應用的局限性在于,作為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的形態多數不規則、子宮邊界相對模糊,而多數子宮惡性疾病均存在類似特征,這大大影響了臨床對于患者的準確鑒別,導致平面狀態下很難對其病灶部位做出判斷,進而使得診斷準確率顯著下降[4];三期增強掃描則區別于平掃鑒別的方法,其主要是應用對比劑對患者進行注射,注射后可對病灶區域做出強化,而通過強化后患者的子宮肌壁和其他不同組織的不規則影也會表現出較強差異,以此在增強掃描中對患者進行全面觀察可獲得較為詳細的病變部位資料,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依據[5]。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應用CT平掃與三期增強掃描的診斷價值不同,后者的診斷準確率更高,因此更具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曾驊. 早期子宮內膜癌分期中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及增強掃描的應用價值觀察[J]. 中外醫療, 2016, 35(10):197-198.
[2]?姚銘, 王雨充. MRI動態增強在子宮內膜癌分期診斷的價值[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4):12-13.
[3]?蕭勇, 劉丹琳. MRI動態增強結合CT在子宮內膜癌診斷及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 醫學綜述, 2016, 22(12):2460-2462.
[4]?葉建軍, 吳奇新. 子宮內膜息肉及Ⅰ期子宮內膜癌的MR平掃、DWI及增強掃描特征分析[J]. 醫藥前沿, 2016, 6(27):113-114.
[5]?郭威, 曾照志, 劉明標. CT聯合MRI檢查在子宮內膜癌臨床分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7, 55(1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