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海雙 曹超 吳迪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重癥監護室進行治療且實行機械通氣的患者共計96例,根據患者的就診時間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臨床護理,干預組患者則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VAP發生情況。結果:干預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要少于常規組,VAP發生率要低于常規組,同時其VAP的發生時間也要晚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VAP的發生概率,改善患者的護理質量,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184-01
機械通氣是臨床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搶救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則是至臨床中患者本身并無任何感染情況,但是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48小時以后以及停止通氣、拔除人工氣道的48小時內發生的院內感染情況,是臨床中機械通氣患者十分常見的一種,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處理將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1]。相關研究顯示在重癥監護室中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能夠降低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概率,本次研究就對此進行了探討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重癥監護室進行治療且實行機械通氣的患者共計96例,根據患者的就診時間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常規組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6.23±5.33)歲;干預組患者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7.12±4.25)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常規組
常規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的檢查工作,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臨床護理工作,包括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
1.2.2?干預組
干預組患者則在常規組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詳細內容如下。
(1)環境護理
為降低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在對干預組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加強患者重癥監護室中的護理。重癥監護室中,患者大多數情況下接受的是侵入性治療,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的形式使用紫外線和循環風對重癥監護室進行空氣消毒工作,控制重癥監護室中人流情況,定期進行細菌檢測等工作,必要的情況下則需要對患者執行隔離工作,降低交叉感染發生的幾率。
(2)呼吸道護理
患者采用機械通氣時,其呼吸道受感染的幾率將會上升,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患者的呼吸道的管理工作,保證患者有效氣道的濕化,使用具有加熱加濕效果的濕化系統進行氣道濕化工作,濕化前可使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得到稀釋,提高濕化的效果,降低痰痂的發生幾率;濕化結束后可開始對患者開展排痰工作,一般情況下采用三步排痰法來協助患者進行排痰;其次要隨時檢查患者使用的插管,檢查插管是否出現異常,根據情況給予相應的處理。
(3)體位護理
為保證患者的氣道通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將患者的床頭一側抬高,使患者保持半臥位,降低食物反流以及誤吸情況的發生。
(4)口腔護理
根據研究顯示VAP的發生與革蘭陰性菌在口腔定植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每天定時使用復方氯已定含漱液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擦拭和沖洗工作,每天進行三到五次。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以及VAP 的發生情況和發生時間,將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對患者的相關參數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檢驗,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為(18.45±3.55)天,常規組患者為(25.12±3.45)天,t=,p=;干預組48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現VAP,占比,常規組4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出現VAP,占比,x2=,p=;干預組患者VAP發生時間為(14.12±6.12)天,常規組為(7.89±4.25)天,t=,p=;干預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要少于常規組,VAP發生率要低于常規組,同時其VAP的發生時間也要晚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VAP是臨床重癥監護室中極為常見并且最為嚴重的一種醫院獲得性感染,患者在出現VAP后會出現脫機困難的情況,導致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出現明顯的增加,同時也會導致患者的死亡率出現明顯的增加,因此臨床中主要對VAP進行預防工作,降低其發生的幾率[2]。
綜合護理干預是目前臨床中較為全面的一種護理方式,該護理強調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從整體情況出發,以患者為護理中心,根據患者的情況和疾病,制定較為全面有效的臨床護理方案;在VAP的護理中則主要強調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預防護理工作,減少感染源以及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事件,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出發,以預防VAp為主要目的,從環境、治療方式等方面入手。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綜合護理干預進行臨床護理的干預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要少于常規組,VAP發生率要低于常規組,同時其VAP的發生時間也要晚于常規組。
綜上所述,在臨床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VAP的發生概率,改善患者的護理質量,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郭梅英, 蘆曉燕, 肖興奎.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45):8963-8963.
[2]?王芳潔.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8):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