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要】目的:了解璧山區婦幼保健院所管理高危兒因素變化情況,調整我中心疾病管理的重點。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我院兒保科管理的高危兒資料,共計1016例。為方便分析比較,將2年分為2個階段,比較兩個階段的高危兒數量、性別結構、高危因素構成等差異。結果:高危新生兒的普遍成因主要為早產和病理性黃疸。結論:要把疾病管理重點轉移到早產及病理性黃疸上來,加強人工干預。
【關鍵詞】高危兒;早產;病理性黃疸;統計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245-01
高危新生兒(簡稱高危兒)是一組具有高度危險性的新生兒,有較高的病死率和傷殘率。隨著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建立,高危兒的病死率明顯下降,但存活質量日益受到人們普遍關注。本文旨在了解璧山區婦幼保健院所管理高危兒因素變化情況,尋找高危兒的普遍成因,并尋找解決辦法,調整我中心疾病管理的重點。本研究篩選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的高危兒1016例,由此展開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均來自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我院兒保科管理的高危兒資料,根據兒童高危因素,通過統計、總結、分析,篩選出高危因素為兒童因素的患兒共計1016例。
1.2?方法
1.2.1?時間分段
為統計方便,將2年分為2個階段,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為第一階段,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為第二階段。比較兩階段的高危兒數量、性別結構、高危因素差異等。
1.2.2?高危因素分類
根據高危兒新生兒科出院第一診斷,將兒童高危因素分為6大類。
1.2.3?高危因素數量分類
根據高危兒高危因素數量,將高危兒分為單因素組、雙因素組及多因素組。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制表、百分比等方法將上述數據統一起來,便于觀察。
2?結果
2.1?數量分析
第一階段共計管理431例,第二階段管理585例,第二階段管理高危兒數量較第一階段增加154例,增加35.7%。
2.2?性別分析
第一階段共計431例,男:女 =231:200=1.16:1;第二階段共計585例,男:女=313:272=1.15:1。男女性別比例基本穩定,無較大變化。兩階段總體性別比例為1.15:1。
2.3?因素種類
2年內有各種高危因素的兒童納入我科高危兒管理。
第一階段主要因素為早產248例(57.5%):其中,兩胎以上并早產為55例,早產且胎膜早破1例;早產且新生兒病理性黃疸21例;早產且低出生體重兒9例;早產且腦損傷患兒7例;早產,低出生體重兒且患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7例;早產,低體重出生而且患有腦損傷2例;早產,患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腦損傷10例;早產,患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低出生體重并腦損傷2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183例(42.5%)。另一個因素性黃疸中,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ABO溶血17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腦損傷2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患有膽紅素腦病2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患敗血癥4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且神經系統發育異常4例,共計29例。
第二階段主要高危因素前5位為新生兒病理性黃疸391例(66.8%),早產155例(26.5),低出生體重兒12例(2.05%),新生兒腦損傷8例(1.36%),雙胎8例(1.36%)。
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五位高危因素為新生兒病理性黃疸574例(54.5%)、早產403例(39.7%)、低出生體重兒12例(1.18%)、雙胎8例(0.79%)、新生兒腦損傷8例(0.79%)。
2.4?因素數量
2年內我科管理的有單因素、雙因素及多因素的高危兒。
2年單因素共計627例,所占比例為61.7%,雙因素310例,所占比例為30.5%,多因素78例,所占比例7.78%。其中第一階段,單因素290例,雙因素120例,多因素21例,共431例;第二階段,單因素337例,雙因素190例,多因素58例,共585例。
3?討論
我國現在每年出生2000萬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占活產新生兒的5%-10%,有的高達20%以上。搶救20min才好轉的重度窒息患兒傷殘發生率為10%-75%,我國在30%以上。早產兒發生率占活產嬰兒的5.6%,極低出生體重兒占新生兒的0.5%-1.2%,部分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傷殘。因此,必須進行醫學干預。
新生兒期后的治療:高危兒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嚴重時導致患兒腦組織神經細胞損傷,因此在早期做好三項支持療法和根據病情給予對癥處理,維持小兒體內環境的穩定和各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及早恢復神經細胞能量代謝,盡可能減少和避免形成壞死。合理指導喂養:高危兒常有吮奶和吞咽困難,上呼吸機后咽喉水腫,缺氧缺血可引起基底神經核的神經元損傷,發生椎體外系運動障礙,導致喂養困難,肢體、面部及軀干運動障礙,母乳和極低體重兒配方乳較為適宜,保證足夠熱卡適量補充維生素與鋅,指導適時增加輔食,保證營養供給。防治反復呼吸道感染:新生兒出生后肺尚在不斷發育中,高危兒由于肺部經常受累,且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出院后容易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呼吸機治療的患兒,易發生肺損傷。患兒出院后反復出現呼吸道感染,給予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肌肉注射胸腺肽及適量維生素等治療,并根據肺部病變做嬰兒體操、擴胸運動和定期戶外活動。隨著大力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母乳喂養率已逐漸增加。
高危兒數量逐年增加,高危因素逐漸增多,我中心需做好產科兒科多學科協作,及時轉診、處理,做好高危兒隨訪工作,加強預后。
參考文獻:
[1]?王鳳敏.高危兒新生兒圍產期預后及1068例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18(2):80-81
[2]?李秋平,封志純.美國兒科學會最新新生兒黃疸診療指南[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1(14):958—960.
[3]?韓玉昆,許植之,虞人杰,主編9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15-21,57-65,184-198,231-234
[4]?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主編.實用新生兒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68-35,218,24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