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祎
中圖分類號:F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01
近年來,在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和建設數據強國戰略目標的指引下,各省市企業單位均把大數據作為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戰略引擎。目前已經形成大數據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的良好局面,其中大數據和金融結合尤為緊密,已深刻改變了金融服務社會的結構,形成了經濟領域發展新引擎——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融合了大數據技術手段和金融天然流通的優勢,包括互聯網金融、眾籌金融、移動金融、區塊鏈金融等一系列圍繞大數據衍生出的新金融業態,在豐富金融內涵的同時,對實現普惠金融意義重大[1]。現本文就將大數據金融應用發展情況做一簡單介紹,以為后續研究提供實驗數據。
一、大數據金融運用基本情況及現狀
1.大數據金融產業鏈形成
目前,多地將金融業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其中大數據金融做的最好的五個城市是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和貴陽。這五個城市普遍以本地金融中心的大數據交易所和眾籌金融交易所為載體,按照“前店后廠”模式建立了大數據金融特區。“前店”是指將發展和服務的重點集聚于互聯網金融產業鏈上的管理、研發、展示、結算等企業,“后廠”是指重點集聚互聯網金融產業鏈上的機具生產、數據清洗、服務外包等企業,通過數據梳理來預測行業發展趨勢,判斷生產資料和競爭相對情況,從而為更多企事業單位提供預測服務。
2.大數據金融衍生業務增多
2014年以來,圍繞大數據與互聯網金融形成的大數據金融生態體系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就貴陽來說,其大數據交易所發展的會員也已達到了1000家,主要以眾籌交易所為主,覆蓋全國100個城市,同時其交易產品和數據品種豐富,其衍生的新生態業務日益增多,包括依托科技平臺的交易、支付、科技、征信、研發、場外交易等新型業態[2]。這些新興業態,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正在重塑著金融結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
3.大數據金融組織不斷豐富
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的大數據金融,催生了相應的監管機制。目前,多地成立大數據資產評估實驗室和大數據資產評估中心,開始金融大數據資產評估的標準制定工作;此外,多地成立了大數據金融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大數據金融創客中心、大數據金融產業協會、區塊鏈金融協會、電子商務協會移動金融專業委員會等組織機構,為數據金融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監管和服務組織力量。
4.大數據金融教育組織開始建立
任何一個業態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大數據金融亦是如此。除了通過聘請外來大數據金融人才,多地開始通過社會教育機構來培育本地大數據金融精英。其中貴陽大數據金融學院掛牌成立,標志著全國第一個“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大數據金融科研教育機構誕生。這所金融教育機構主要是圍繞大數據金融研究、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發等方面進行大數據金融人才培養和大數據技術應用人才培訓,截至目前,大數據金融學院已畢業200余名學生,就業前景良好。
二、存在問題
目前,大數據金融發展方興未艾,前景極為遼闊,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大數據金融發展基礎薄弱。雖然我國大數據金融發展很快,且應用增長迅速、潛力巨大,但就目前來看仍屬于初級萌芽階段,相應的領域應用范圍和程度都很有限,主要表現為大數據金融應用信息基礎設施偏弱,寬帶網絡、云計算等發展不足;此外數字化程度不高,與全球接軌仍有一定難度;再加上金融企業內部數據處于割裂狀態,數據資源開放及整合能力較為欠缺,缺乏順暢的共享機制,導致海量數據往往處于分散和“睡眠”狀態,這些情況進一步導致大數據與傳統金融行業的融合還很不充分,產業基礎十分薄弱,不利于大數據金融快速高效有序發展。二是大數據金融政策支撐不充分[3]。雖然目前形成了一些監管機構和監管辦法,但是由于未能系統的梳理,導致很多眾籌創新模式與現行法律法規還存在一定的沖突,部分大數據金融業態尚未獲得法律的認可,處于身份不明的狀態。再加上多數監管政策文件相關實施細則尚未頒布制定,實際執行操作過程中嚴謹性、科學性、指導性仍有欠缺,從而抑制了大數據金融高速快捷發展。三是大數據金融人才體系不健全。與信息技術其他細分領域人才相比,大數據發展對人才的復合型能力要求更高,不僅需要從業人員掌握基本的計算機軟件技術,還需要具備數學、統計學等方面知識以及應用領域的專業知識。雖然已經有相應的教育金融機構出現,但是目前金融行業在可承擔分析和挖掘的復合型人才以及管理人才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口,不利于大數據金融快速發展。
三、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強化。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打破各個數據機構之間的行業壁壘,實現真正的數據共享,為大數據金融提供海量數據源。同時積極改善相應的設備設施,確保大數據金融所需要的相關設備齊全、兼容。二是盡快制定和完善大數據金融法律法規,做到制度與現行法律不沖突,且能夠高效引導數據金融發展,并積極對相應的指引性文件做出細化方案,確保落實實施。三是強化人才培養,主要通過高考招生政策實施,實現人才引流,讓更多的學子加入大數據金融行業,以人才之力推動大數據金融快速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繼紅,顏蘇.大數據時代我國金融信息保護機構的模式選擇[J].證券法律評論,2018(00):252-266.
[2]在“中國數谷”探索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第二屆區塊鏈金融國際高峰論壇、數控金融論壇在貴陽舉行[J].中國科技產業,2018(06):54-55.
[3]張璐昱,王永茂.電商大數據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研究——基于螞蟻金服與京東金融的比較[J/OL].西南金融,2018(07):1-6[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