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衛軍
摘 要:化工類學生實習是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習,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實習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實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對學生人才培養質量起到直接影響作用。本文主要對當前化工類學生實習進行研究,分析當前化工類學生實習的現狀和影響因素,針對其現狀和影響因素提出有效改善化工類學生實習的途徑,這也有利于我國切實提高化工類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化工類學生 專業實踐 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1
一、化工類學生實習現狀
1.校外實習共管學生機制不健全,實習質量低
首先化工類學生校外實習一般人數較多,實習指導老師一般比較少。而且實習指導老師一般都是負責學生的考勤、保證學生的安全。因此對學生實習的內容和效果所投入的關注度不多。
其次企業認為學生來企業實習的時間比較短,對于生產工藝和技術,師傅講解的較少或者講解不詳細。由于生產任務的原因,對實習學生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管理。
所以也就導致化工類學生校外實習的要求都比較低,基本上沒有什么實習壓力,校外實習也只是走個形式,單純是為了完成教學計劃。而實質上的教學任務并沒有完成,整體實習質量就比較低。
2.沒有充足的經費保障
隨著職業教育體制不斷的進行深化改革,中職學校學生規模日益增加。國家雖然對中職教育采取生均經費的方式撥付辦學經費,但是這些經費主要用來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職工福利待遇。
而校外實習需要一筆不小的實習經費,所以有的學校就因為經費問題而讓化工類學生校外實習采取“就近”原則,使得很多學生沒有機會去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化工企業實習。而這些企業無論是工藝技術還是生產技術方面都是國內化工企業中最先進的,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獲得更好學習的機會。
也有些是學校為了節省經費,要求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等待實習期滿,按規定上繳實習鑒定即可。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同學給出的實習鑒定都不與其實習期間的工作不符,實習證明中摻雜了許多假證明。
3.實習指導老師缺乏工程實踐背景
大部分實習指導老師是“科班出身”,畢業后直接到學校參加工作,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即使有著較強的科研能力,也根本不了解外面企業的一些化工單元生產。對于學生校外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化工生產技術和工程問題,實習指導老師難以正確解答,這樣也很難以保證實習的質量,也就無法達到預期想要的實習成果。
二、影響化工類學生實習質量的因素
1.學校方面的因素
學校作為實習教學計劃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對校外實習的認知和重視對校外實習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學校對學生校外實習十分重視,那么在指導教師配備、校企合作、實習考核、實習經費方面應該會大力的予以支持的,而不是只是走過場的實習。而學校如果疏于對校外實習的管理,那么校外實習無可避免的就會淪落為走形式。
2.企業方面的因素
目前很多化工類專業的學生,校內教學都要比市場需求落后很多,難以跟上市場的變化需求,所以管理和指導學生實習必須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作為實習教學的落實者,企業本身生產任務繁重,所以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去管理、指導學生實習。
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生產技術和工藝參數是企業要求保密的,企業也擔心這些技術和管理的泄密,所以一般都不會給學生講解核心工藝和技術,甚至很多企業都不愿意接受實習生。
3.學生方面的因素
作為實習教學主體的學生,其校外實習的質量取決于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對于樂于學習的學生來說,校外實習也必然會加以重視。對實習的紀律和要求也會嚴格遵守,不懂的虛心請教他人,積極的去實施生產實踐,迫切渴望提高自身的實踐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而對于在學習態度方面比較消極的學生,即使學校安排的再好,企業再如何細心的負責也難以提高他們的實習質量。
三、改善化工類學生實習的措施和方法
1.施行校企聯合辦學,將專業辦學和企業發展相結合
首先化工類專業在辦學時應該根據專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選擇和專業相關性較大的典型企業作為實習基地。例如以有色冶金專業作為發展基礎的化工專業,就應該尋找和有色冶金、無機化工等相關的企業去實習。這樣比較貼合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企業則會更加樂意的去接收這些實習生。
同時要搞好校企聯合辦學,發揮本專業資源優勢,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讓校企增加互動,學校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市場對此類化工類專業人才的變動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同時企業也能更好的了解學生,更好的安排學生崗位實習。
其次作為實習指導老師應該要全面了解企業的生產狀況,給學生提供翔實的技術指導,更好的協調校企合作課題研究。在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及時了解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帶領學生認真的展開課題探究,努力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難題,從而提升企業接待安排化工類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實習的質量。
2.加大校外實習經費投入,加強校外實習過程監督
首先高??梢酝ㄟ^對一些不必要的經費開支進行壓縮,擴充化工類學生校外實習的經費預算。其次在職業教育改革過程中,對于校外實習經費管理也應該納入職業院校改革管理中去,探索由學生和學校共同承擔校外實習經費的管理方法。另外學校還可以利用社會的力量,加強和企業的合作。每年學校根據企業培養目標輸送人才的方法,由企業提供來部分實習助學金來保障實習經費的充足。
同時要嚴格執行學生校外實習考核標準,是每一名學生都到合作企業實習,否則就實習不合格,需參加下一次的新的培訓,自己繳納全額的培訓費用,以此來嚴格要求學生,努力提升學生實習的質量。
3.提升實習指導老師的工程背景
為了更好的保證實習的質量,學校要合理的配備實習指導老師。要求指導老師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化工企業進修或鍛煉方可,同時在上崗以后,還要定期的前往化工企業進修鍛煉,除了有極強的理論知識外,還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要全面掌握化工企業內部狀況,實時掌握企業發展變化、掌握社會化工類行業的發展變化。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實習、更好的解答學生的困惑,才能夠更有效的提高實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建平,張云等.面向應用型化學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校企聯合實驗室建設與實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