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琳
摘 要:建設綠色生態的美麗校園,不僅可以美化環境,為學校增添幾分色彩,給師生帶來舒適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還可以言傳身教讓學生從小就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正確目標,由此綠色生態校園建設應時而生。這就要求設計師可以根據不同校區和不同的地理環境規劃設計出相適應的校園生態環境。
關鍵詞:生態校園 綠色建筑 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1
一、生態校園簡介
綠色生態校園建筑,即為合理地將綠色生態系統和學校建筑有機地結合,從而使校園成為一個生態系統[1],使教師與學生等各要素能夠在系統中實現良好的互動,使校園系統內的能源以及物質等可以實現健康有序的循環,有效地確保校園環境的生態平衡、低耗以及環保,為師生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學習與居住環境。
通俗點來說就是以綠色生態為主導的學校。綠色要求有一定的綠色環境覆蓋率,生態則要求綠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所謂的生態校園離不開綠色生態建設,整個校園的生態處于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中,所謂良好的生態循環就是指,不在系統內生成對環境不好的污染物跟廢棄物,使得整個生態處于一個動態卻又相對平衡的狀態。
二、生態校園對師生的好處
綠色生態校園的建設不僅可以增加綠化面積減少環境的負擔,還可以將校園跟環境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老師與學生的身心健康[3]。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和整體規劃需要考慮到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需要考慮環境對其中生活的人們的身體健康的影響,更需要考慮到建筑材料的選擇等等。綠色生態校園的環境不僅要能夠滿足師生的審美要求和辦公學習要求,還要滿足寧靜溫馨自然等條件,可以使得生態校園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是國家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方向與規劃。
三、綠色建筑概念
綠色建筑即為在建筑的全面壽命使用過程中,可以充分地節約各種資源有效地對環境進行保護,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并且能夠為居民提供舒適、健康生存環境的一種建筑,其充分體現了節能環保的節約理念[4]。
四、綠色建筑基本特點
1.舒適健康
所有的建筑都是要以舒適健康為中心,在現如今這個時代舒適健康成為了一個建筑成功的主要關鍵詞,所以選擇的材料都是健康舒適的材料。
2.環保節能
現在人們在選擇舒適健康后,也更加注重環境可持續性的發展,使用可降解性材料來降低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充分節約能源與資源,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從而減少環境污染[5]。
五、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分析
1.教學文化區域
此區域是學校的主體建筑,其中主要包括實驗樓、教學樓以及圖書館等。因此在對其部分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比較適合采用對稱的方法。在通常狀況下,圖書館建筑的面積往往相對較大,因此可將其設計在中心位置。在其建筑兩側可分別設置理科與文科的教學樓。這樣不但能夠充分地體現出現代化的教學風貌,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然后可以在圖書館的后方建立實驗樓,有利于學生做完實驗以后,對于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可以到附近的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進行研究與學習[6]。而對于這些區域可以在道路兩旁增加一些植被或者樹木,即增加的校園綠化,在夏季到來之際也可以使的整個校園變得美觀和涼爽。
2.行政辦公區
在此類區域的建筑設計方面要盡可能地做到簡潔,從而充分彰顯行政的公正性與嚴肅性。要在建筑的周圍設計一些噴泉與花壇等設施,既顯得端莊大氣又可以增加色彩,使得本來簡潔嚴肅的區域也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3.體育活動區
在體育運動區域不但要設計足球場、籃球場、塑膠跑道等基礎的設施設備,而且要做好外圍區域的綠化設計,可以在四周種植一些高大的喬木與灌木,這樣就可以形成綠色的層次感,同時也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使得在運動過程中也能獲得如同氧吧一樣的效果,在運動時不會感覺過于疲勞,從而減輕一部分的學習壓力。
4.生活區域
對于綠色生態校園的生活區域而言,其主要包括宿舍、食堂、校醫院及其它設有服務機構的建筑。可在此區域的室外放置一定數量的長椅,同時增加一定數量的花壇來進行植物的種植等,為學生創造出進行聚會的空間環境。為了能夠有效地改善寢室與教室內的空氣質量,可在建筑設計時采用“呼吸墻”等技術,進而有效地達到通風以及隔熱的目的[7]。
六、結束語
在剛剛召開完的十九大中,習總書記刻意強調到中國必須走向可持續性發展,學校作為青年才俊走向人生道路的第一步,必須給學生們做好榜樣,而且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光可以教育學生,也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老師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老師的發展。因此,各個學校要加快綠色生態校園的建設,在建筑設計中充分滲透綠色生態理念,針對不同區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進而提高綠色生態校園的舒適性、環保性與節能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靜.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45):85-86.
[2]付強.史瑛喆.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探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08):203-204.
[3]王淼.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研究[J].四川建筑,2016,36(02):71-73.
[4]楊道訓.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J].科技資訊,2015,13(18):220-221.
[5]劉力軍.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J].中華建設,2015(03):102-103.
[6]程曄.談建筑設計中的綠色生態校園[J].山西建筑,2015,41(02):18-19.
[7]劉起霞,鄒昕,鄧俊艷.談綠色生態校園的建筑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39(04):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