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加勉
摘 要:家族信托業是目前信托產業下的一款新興產品。本文介紹了家族信托的定義;從家族、企業、社會、賦稅四個角度歸納了家族信托的作用;詳細概括了家族信托發展迅速的原因。筆者結合中國目前的現狀,總結了家族信托在中國面臨的發展障礙,并提出了相應具有現實意義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信托 財富傳承 資產保值
中圖分類號:F83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1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國的“尤斯制”,歷經數百年的發展,英國乃至西方都已經延伸發展了一個較為完善的信托業。家族信托作為信托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外也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運行模式。然而在中國,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家族信托業只是在近幾年有明顯的發展。本文就近年家族信托業在國內的發展,做出相關問題的研究探討。
一、家族信托的定義
信托制度指的是財產所有者基于信任的前提,將財產支配權及管理權委托給其它人,受委托人根據所有者的意愿進行管理的行為。家族信托是信托制度的一個分支,主要是受家族企業或者是高凈值人群的委托,對財富進行傳承、保護和增值的一種方式。目前我國家族信托業務主要由信托公司開展,私人銀行、保險公司以及第三方理財公司也開始涉足家族信托業務。
二、家庭信托的作用
1.從家族角度觀察。一方面家族信托制度提高了家族資產的使用效率,具有保值、增值作用。家族信托的受委托方具有專業的理財團隊,其工作的專業性保證資產的穩定增值。另一方面家族信托可以限定后代的責任,約束規范后代的職責,以達到財富傳承的目的。創業者歷經一生拼搏所積攢的財富必定會由于年齡日益增長而出現需要后代繼承的需求。但后代可能存在經營能力、經營經驗不足甚至是心智不成熟,對財富揮霍無度等問題。而家庭信托卻可以以個性化的服務,為客戶“量體裁衣”,依照客戶的意愿對財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即使在委托人離世的情形下,也可根據委托人遺愿,對未履行規定職責和義務的繼承人做出相應裁定。這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繼承者的行為,從長遠來看,有利于家族財富的傳承。
2.從企業的控制權觀察。在后代沒有足夠能力經營企業情況下,倘若聘請職業經理人并采用股權激勵模式,則會出現家族股份被稀釋的情況,這往往是大多企業家不愿接受的。然而,在家族信托模式下,委托人僅被賦予股份支配權,而不是所有權,這保證了家族企業控制權不會落入外人之手。
3.從賦稅角度觀察。家族信托模式能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減少稅負,合理避稅。在國外,遺產稅相對繁重,而家族信托模式卻能夠有效的規避遺產稅的征收。
4.從社會角度觀察,家庭信托制度具有社會效益。委托人可以選擇將自己的收益用作慈善或成立基金,在回饋社會的同時也為個人以及家族企業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中國家族信托行業發展迅速的原因
1.財富增長迅速,出現理財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在政府的鼓勵、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涌現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家。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家的財富也在不斷增加,于是出現了富豪階層對財富管理的需求。《2017年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6年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158萬人,中國高凈值人群人均可投資資產約3100萬人民幣,共持可投資資產49億人民幣。如何利用現有資產進行增值,利用現有的財富創造出更多的利益,是高凈值人群所要思考的問題,而這恰恰是信托行業的專攻方向。
2.子女接班問題日益顯露
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創業的企業家在近十年來都面臨著企業傳承的問題。但“二代”們不可避免的存在經驗不足或無心經營等問題,家族信托制度能夠很好為創業第一代分擔擔憂,在財富傳承中發揮重要作用。
3.對遺產稅征收的預期
家族信托在規避遺產稅方面大有作用,國內目前雖暫時沒有對遺產稅作出法律層面的規定,但對遺產稅的開征一直存在著討論。一旦遺產稅開征,富豪們將面臨巨大的財產縮水。因而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富豪大多都選擇拴上家族信托的保險繩來解除后顧之憂。
4.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銀監會出臺《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明確銀監會對信托行業未來發展持大力支持的態度,同時為信托行業未來奠定了穩重的基礎。
四、我國家族信托業發展的障礙
1.隱私保護與公示制度間的矛盾
出于中國人固有的“財不外露”心態,國內富豪普遍將自己的財產視作私密性極強物品。然而,我國的信托業制度卻恰恰與此矛盾,國家《信托法》明文規定財產必須經過信托登記之后,信托協議才能具有法律效應;所登記的財產之后還必須經過公示,這無疑是與富豪們的心愿相違背。
2.國內對家族信托的接受度、認同感不高
由于家族信托發展時間太短,其能力是否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承擔起對一個企業多達數十年的管理,國內目前還缺乏有力的案例證明。家族信托是一種新興產業,國人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低,愿意選擇家族信托這一產品的客戶較少,這給我國家族信托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3.相關人才的儲備不足
家族信托業主要是對委托人的財富進行保值增值的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專業團隊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大量的實際運作經驗。然而中國家族信托產業發展時間短,專業人才匱乏,有經驗的管理團隊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家族信托業的發展。
五、我國家族信托業改進方向
1.完善家族信托業模式
信托模式的完善首先需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儲備的人員同時構建成熟而穩定的團隊。此外,信托機構應加強與銀行、證券、房產等投資企業的合作,開啟多方合作模式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全面化的綜合管理服務。最后,受委托人需要以委托方個人意愿和需求為出發點,綜合市場前景以及風險評估,為委托人獨家定制個性化的服務。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一是切實落實《信托法》,信托企業要嚴格遵循相關配套法律,用成文法律捍衛家族信托業的持續穩定發展。二要以法律形式保護私有財產的私密性,解決財產公示制度與財產私密性之間的矛盾。
3.大力宣揚家族信托模式,提高社會認可度和接受度
相關行業應該加強營銷力度,自發宣揚家族信托制度的優越性,同時建立起與目標人群之間的相互信任。機構也要用實力,做出成績,在業界贏得口碑,打造“品牌”這張名片。
參考文獻
[1].鄧冰.簡析我國家族信托的現狀以及發展方向[J].現代商業.2014(26):262-263.
[2].周俊仰.中國家族信托:起源、發展與困境[J].吉林金融研究.2017(1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