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文苑
摘 要:對于大學生來說,如何正確地認識人格塑造,如何對于人格的差異進行評價,都是當代大學生所亟須了解的現實性問題。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時候,合理地利用互動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親身體驗,了解到人格相關的理論以及在現實中實際的應用。而選擇互動式教學,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解決學生在人生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于互動式教學的特點作為切入點,探究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塑造”互動式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塑造”; 互動式教學; 設計; 特點; 基本思路
中圖分類號:G44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20-001
對于大學生來說,擁有健全的人格,可以有效地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準確的把握自我,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健康人格的培養,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特征、興趣、理想、愛好以及責任心等方面,學生還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道德修養以及自身興趣的培養,來完善自身的發展。而通過互動式的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互動式教學的特點
(一)互動性
傳統的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相應課堂的知識;而選擇進行互動式的教學,則是以學生為主,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二)合作性
在進行互動式教學的時候,科學化的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進行學習研究。學生通過小組進行探究,學習相應的知識,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而學生在進行小組探究的時候,進行交流,彌補短板,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
(三)趣味性
在進行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選擇恰當的問題推動教學的進程[1]。并且可以設置一些互動性問答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塑造”互動式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互動式教學應該進行團體教學活動
在進行互動式教學的時候,應該選擇團體教學活動,增強教學中的互動性。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團體中每一個成員都需要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的分工,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對于自身“人格塑造”的了解,提高自身的素質。而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嚴格的加強數量的控制,8-9人為最佳的小組劃分[2]。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格塑造”教學的時候,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進行相應的探討,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
(二)互動式教學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互動式教學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特征便是互動性,相對于傳統的教學課堂,更加注重互動。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進行語言,行為甚至是情感上的互動,增強課堂上的互動性,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有效的交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在進行“人格塑造”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互動式教學應該進行開放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固定的時間、地點以及模式中完成的,而當前進行互動式的教學,可以有效地打破固定的模式,而是應該通過開放式的教學,加強師生的互動[3]。
例如教師在選擇教學的場合時,除了教室,還可以選擇操場甚至于自然環境進行實踐性的教學,而時間也可以選擇課外時間進行合理化的教學,增強學生的實際感受。而具體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四)互動式教學需要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互動式教學,教師更應該做好教學前的準備,通過互動式教學達到一定的實際效果。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學生的興趣愛好、家庭背景等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4]。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做好課前準備,通過互聯網、書籍等渠道,做好教學準備,而教師在教學中,只需要進行適當的指導,達到教學的目的。
(五)互動式教學應該提高學生的地位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上課之前應該進行學習的準備,對于課堂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進行指導、觀察以及點評和總結,而不再是傳統的教師為主體的模式。
例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在提問之后,需要學生進行探討交。而教師則是在適當的時候,對于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指導,并且總結出學生回答中的問題以及不足之處,使學生能夠下次進行修正,并且加強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了解。
(六)互動式教學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下,互動式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5]。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格塑造”的教學時,可以選擇網絡平臺,比如慕課、視頻等平臺,減少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束縛,不會再受到時間或者地點的限制。而在課堂上,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化的了解到教學的內容,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水平。
三、結論
互動式教學是當前教學改革后,一種更加適合當前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模式。通過互動式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學生為主。
參考文獻:
[1]暢宏達.人格塑造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視角[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4):203-203
[2]石彩霞,宋效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安徽財經大學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6(2):126-129
[3]李國升,呂子娟.從環境心理學談校園環境景觀設計——以廣西大學西校園環境景觀為例[J]農家參謀,2018(5):294-294
[4]劉晨,楊靜,常雅娟,等.基于南加州大學翻轉課堂設計原則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43):58-59
[5]趙喜恒.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中應用團體輔導效果研究——以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為例[J]遼寧絲綢,2017(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