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利
(山西省柳林縣人民醫院,山西 呂梁033300)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keratitis,HSK),是由于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眼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復發率,甚至致盲,對患者的視力造成損害,也是臨床常見的導致失明的眼病之一。目前臨床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以抗病毒治療為主,通過對病毒DNA的干擾,抑制其復制DNA。但是由于抗病毒治療易使病毒產生耐藥性,故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良好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于柳林縣人民醫院就診的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4例(70只患眼)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4例。兩組在性別、年齡、患眼數量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方案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表1 兩組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單純皰疹病毒型角膜炎的診斷標準[1]:①有感冒病史或無典型的感冒誘因;②有眼部刺激癥狀,如畏光流淚、疼痛、異物感、視物不清等;③臨床表現:球結膜睫狀充血或混合充血,初期角膜呈點狀混濁,隨后呈樹枝樣潰瘍,甚者角膜出現地圖或盤狀潰瘍,或伴發虹膜睫狀體炎;④部分患者伴角膜知覺減退或消失;⑤角膜熒光染色陽性。
1.3 排除標準 有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疾病者。
兩組患者病原學檢查采用免疫熒光法。
2.1 對照組 采用0.1%阿昔洛韋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090)和鹽酸羥芐唑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545)治療。阿昔洛韋滴眼液每2h滴眼1次,每日5次;鹽酸羥芐唑滴眼液每次1~2滴,每小時滴眼1~2次。嚴重者予以結膜下注射病毒唑(鄭州卓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268)。囑患者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雙眼交叉感染。連續治療4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我院自制復方中藥滴眼藥水(主要成分為紅藥子、秦皮、老鸛草、金銀花等,規格1g/mL,8mL/支)進行滴眼治療,每日3次。若患者出現合并感染,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療。連續治療4周。
3.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患者癥狀消失,角膜潰瘍基本愈合,無眼部充血,角膜熒光染色陰性,視力恢復;有效: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大部分角膜潰瘍已經愈合,輕度眼部充血,角膜熒光染色陰性或弱陽性;無效:患者癥狀未見減輕,角膜潰瘍及眼部充血情況未見明顯改善,角膜熒光染色陽性。總有效率=(治愈眼數+有效眼數)/本組總眼數×100%。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48,P=0.012<0.05)。見表2。

表2 兩組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療效比較(眼數/只)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眼病,在角膜病中其發病率居于首位,且有日益上升的趨勢。該病還具有病情反復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葡萄膜、虹膜睫狀體等,甚至有患者繼發青光眼或失明,損害患者的視力[1]。
中醫認為,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多是因為外感風熱、正虛邪乘,或因肝經伏火,或外邪入里化熱,而復受風邪,風火相搏,上攻黑睛所致。本病發病前期和中期的表現以實證或熱證為主。蔡曉松等[2]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通過中醫整體辨證論治對患者進行綜合調理,能夠緩解患者癥狀,縮短療程,提高療效,降低疾病復發率。曹本友等[3]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優于單純使用西藥治療。
西醫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主要以抗病毒治療為主。阿昔洛韋滴眼液為合成的核苷類抗病毒藥,對由單純性皰疹病毒Ⅰ型(HSV-1)、Ⅱ型(HSV-2)編碼的胸苷激酶(TK)具有親和力,可產生高選擇性的抑制作用。鹽酸羥芐唑滴眼液能夠緩解患者的結膜刺激癥狀。但是由于抗病毒治療會產生耐藥性及藥物毒性,使西藥的療效受到限制。復方中藥滴眼液由紅藥子、秦皮、老鸛草、金銀花組成,4藥合用為祛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斂瘡退翳之劑。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紅藥子有直接殺滅HSV的作用,能夠阻止HSV吸附和侵入細胞;老鸛草可抑制HSV合成;秦皮對抑制HSV-1感染后發生的細胞病變具有顯著作用;金銀花與多種中藥聯合應用具有抑制HSV的功效[4]。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效果比單純西藥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