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東
(云南省楚雄市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675000)
近年來,高校擴招導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如何解決大學生“畢業=失業”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專科院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面臨著高校本科生和社會人員的競爭,就業形式非常嚴峻.市場化經濟的就業環境中,在諸多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因素中,最重要的阻礙因素是畢業生的自身競爭力不足.對大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數學教師應充分的認識到數學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而將這種數學能力轉化成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為學生成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近年來人才市場招聘情況來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校知識的轉化能力不足.在四年高校學習中,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數學專業知識,在擇業的過程中需要將數學專業知識轉化為就業能力,需要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以此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招聘單位往往對有工作經歷者更為青睞,這就將高校畢業生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雖然擁有較為專業的知識底蘊,但無法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實踐上的缺失成為阻礙其就業的關鍵問題.
第二,團隊協作與溝通意識較差.大學生在高校的學習中更為關注的是專業知識學習,而課程之外的內容參與度較少,與人溝通、交流的內容也多為專業課程.由于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的機會較少,與同學溝通、交流、合作的機會自然少之又少,這就導致高校大學生團隊協作與溝通意識較差,成為影響擇業的又一阻礙.
大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問題的研究過程也是學生最貼近生活的時候,數學存在于各行各業的不同知識領域中,在實踐的過程中以各種形式出現.因此在數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有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數學實踐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并提高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大學數學能力培養要求學生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能力較強,在數學實踐過程中會應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需要勤動腦、勤動手來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大學數學學習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習數學理論后,重視運用數學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數學實踐課程中所建立的數學學習小組、課外興趣小組均需要成員的緊密配合和相互溝通,因此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是數學實踐成功的關鍵性因素,這兩項能力也是大學生未來就業成功的基礎條件.
數學研究過程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動輒需要在上百萬的數據分析中得出結果,最終形成研究報告,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力要保持高度的集中,在復雜的數據分析中對學生的意志力和情緒調節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只有具有強大意志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的學生才能在復雜的數據計算、整理的過程中獲得最終的結果.
大學數學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就業能力,如何在大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培養學生就業能力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大學數學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應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必要的改革,增加數學軟件類的課程,包括Matlab應用、SAS軟件應用等,這些數學軟件的應用能夠在日后工作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打下牢固的基礎.除此之外高等數學教學中應適當地滲透數學史方面的知識,現有的高等數學教材當中并沒有詳細的介紹數學概念和方法形成的背景、演化過程和影響因素,因此數學成為大學生心目中枯燥無味的學科.如果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歷史知識,則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加深其對數學理論與方法的理解和認識.
為了讓大學數學能夠真正地應用到就業實踐當中,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搜集起來,讓這些實際案例服務于教學內容,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際案例緊密地結合到一起,豐富數學課堂的內容.有了實際案例的支撐,整個數學課堂就會變得非常豐滿、生動,在數學課堂中應用適當的數學模型、方法來解決這些案例問題,以此來鼓勵學生學會靈活地運用書本中的知識來解決上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高校數學專業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問題較為嚴峻,影響其就業的因素諸多,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必須要依靠畢業生個人能力的提高.高校數學教師應幫助數學專業學生了解當前面臨的就業困境,分析數學能力對就業能力的影響,并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就這樣大學生才能在求職中脫穎而出,順利地就業并有機會體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