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水菊
(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 226001)
初中階段是學生系統化學習物理知識的開始,這一階段物理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物理知識,同樣也有必要幫助學生發展物理探究能力.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物理課堂為平臺,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發現知識的同時,也能收獲相應的探究能力,這樣的處理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大有裨益.
很多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方式是有問題的,教學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教師提出了某一個問題,很多學生都是在被動地等待教師的講解,他們很少主動地探索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思路.物理學習尤其強調主動的思考和探索,而且要求學生在關鍵性的節點要能夠主動提出自己的問題,并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分析.當我們強調學生采用包節到人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時,就必須讓他們在課堂上以更加積極而主動的姿態參與問題的探究.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內容都比較淺顯,很多內容如果只看文字是非常簡單的.這也造成部分學生將認識停留在紙面上,這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方式限制了學生認知的深入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深刻的剖析,讓學生逐步形成深入思考和分析的意識.這里還需要強調的是,初中物理的知識比較細碎,有的內容需要學生進行適度的記憶,但這種記憶卻不能是死記硬背,我們需要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物理場景展開理解性的記憶,這可以促使學生進行更加靈活而有效的學習.
當前的學生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他們稍微遇到些學習的難點,就會停步不前,只等著老師進行分析和研究.也許他們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就習慣了這樣的學習方式,但這也恰恰是我們需要糾正他們的地方.初中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不斷成熟的關鍵期,他們的學習方式也將在這一階段面臨一個巨大的調整期,如果調整得好,他們將能夠形成更加高效的學習方式,如果調整失當,則對他們的后續學習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采用“包節到人”的模式來組織初中物理教學,我們必然會將學生推到學生的最前臺,這必然會倒逼著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和探究,他們的探究能力也將得到發展,當然這一過程也離不開教師有意識的引導.
包節到人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全方位地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這顯然需要學生有著強烈的自主意識和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必須要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這項工作可以在日常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得到推進和實現,即在常態化的物理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物理學習的趣味性,由此來激活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讓學生在物理場景中產生問題,并強化他們探索的欲望.
比如在引導學生探索液體壓強的基本規律時,教師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視頻內容選自中央電視臺的大型科普類益智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二季:“蛟龍號”深海探測器將一塊塑料泡沫帶到深度為4800米的深海領域,引導學生猜測塑料泡沫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沒有任何知識基礎的同學自然會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時,教師播放視頻展示最終的結果,學生會驚奇的發現:一大塊兒塑料泡沫被壓縮成一小團,就像被壓縮的棉花糖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的質疑意識也由此被激活,教師要順應學生的探索熱情,結合生活體驗來激起學生的思維:如果將戴著塑膠手套的手放到水中,你會有什么感覺?學生回答:手套會牢牢地壓在手上?教師追問:這是什么力將手套按壓在手上?學生回答:應該是水的壓力.教師再問:如果增大手沒入水中的深度,你有什么感覺?學生回答:壓迫的力量更大了.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討論有關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學生聯系之前的視頻和相關問題,能夠得到較為深刻的認識.
對學生而言,正處于初中階段的他們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果一節課都是教師進行講授,那么他們很難獲得自主探究的空間,包節到人的教育措施是很難落在實處的.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獨立思維也將被壓制,他們的主動性會逐步喪失,探究能力的提升自然是無從談起.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要積極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展開探索,這種學習方式應成為一種常態化,成為他們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壓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把探究的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中展開問題的探究.教師提出問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并將相應的實驗器材提供給學生:海綿、砝碼、小桌子、裝有沙子的盆子等等.隨后,教師就可以將時間交由學生,讓他們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研究并分析問題,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應立刻介入,而應鼓勵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最終完成問題的探討.
初中物理的教學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實驗,這些實驗有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可以為學生的認知建構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有的還能讓學生對物理規律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在“包節到人”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資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走進實驗室,讓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自主展開實驗,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體驗物理探究獨有的趣味性和充實感.比如在探索“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時,教師完全可以將探究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到實驗室中展開相應的探索和研究.在上述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好參謀的角色,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相應的指導即可.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最快的階段,教師要深度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并對學生提供有效的幫扶和引導.通過“包節到人”的方式來組織初中物理教學,讓他們在學得知識的同時,可以全方位地訓練和發展他們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