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苗
(江蘇省邳州市運河高等師范附屬小學 221300)
小學數學教材中收錄的都是一些基礎數學知識,幾何與圖形的知識也是如此.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的圖象與幾何主要是屬于經驗幾何或者實驗幾何的范疇.所以,在幾何的計算教學中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新課程表中也指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學生在生動現實的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欠缺,相應的知識儲備要較為匱乏.為此,他們在學習和研究數學知識時,鮮少會去主動進行探究,他們每一步的學習都需要教師去引導和鞭策.而且,正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小,他們習慣去認識自己較為熟悉的知識.所以,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幾何計算題學習時,首先應該給學生創設生動、有趣且與他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繼而引領他們在理解情境中數學問題的基礎上,及時準確地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從而從心理層面削弱對幾何計算的懼怕感.
比如,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幾何計算題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設計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可以問問學生,你們在過生日的時候都收到過什么禮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大部分的小學生都非常喜歡收禮物,他們會七嘴八舌地聊起自己的禮物.此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個長方形的禮品盒,告訴學生們:今年教師生日的時候收到這么一個禮物,你看這個禮物多漂亮啊.我粗略測量了下,這個禮品盒的長是20厘米,寬是12厘米,高是5厘米.你們能告訴老師,包裝這個禮品盒至少需要多少漂亮的包裝紙嗎?對學生而言,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不是簡單的一道數學題,而是他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這樣一下就拉近了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由此可見,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思索數學問題,一方面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情緒,另一方面也能將抽象的幾何知識轉換成學生耳熟能詳的實際問題,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是非常貼合他們的生活實際的,這樣他們對幾何計算題便不再厭惡和懼怕,這對提高他們幾何計算能力有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雙手與大腦看似毫無關系,但其實卻是緊密相關的.雙手的運動和操作能夠給予大腦一定的刺激,激活大腦思維,同時大腦的發令和指引,又給予雙手一定的行動軌跡.可以說,無論是在數學學習上還是在其他一切活動中,動手操作都是學生認識概念、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發散思維、形成能力的基礎.尤其是數學的學習,更應該強調實踐性.在開展幾何計算教學時,數學教師應該多元化地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嘗試、探索去發現、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繼而一方面強化他們對幾何計算公式的記憶,另一方面也能培養他們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實踐活動,并不是單單指動手操作活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組討論、翻轉課堂等學習方式也被越來越多地引進了課堂.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活動時間和相互交流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取長補短、展現自我.
比如,上文提到的禮品盒的包裝紙問題,為了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師可以讓他們四人一組,每組分發一個同等大小的禮品盒和若干包裝紙,讓他們親自動手去包一包、算一算.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首先會領會出長方體表面積就等于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總和,繼而一步步推導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這為他們今后幾何應用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聽到這樣的抱怨:學習數學到底有什么用!其實,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儲備服務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這既是數學學習的目的,也是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基于此,數學教師在展開幾何圖形的計算題教學時,務必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數學與生活的有效溝通,打破“數學無用論”.
比如,在教學“長方形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之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道計算題作為鞏固新知的練習: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校領導決定在學校的西南角為學生建筑一座藝體教室.教室長15米,寬10米,高2.75米,墻體厚3分米.學校的建筑資金是有限的,為了不因為購置過多的磚塊而浪費資金,你能幫學校計算一下建筑這座藝體教室需要多少塊磚么?當學生準確計算出所用磚塊時,教師繼續趁熱打鐵地進行提問:教室蓋好后,學校決定用清新的綠色去粉刷它的四壁和頂面,請問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另外,地板則用邊長為四分米的瓷磚去鋪設,請問大概需要多少塊瓷磚?面對這類問題時,學生的興趣往往非常濃烈,甚至他們在解答過程中能夠有效與生活架通.有的同學創新地提出了疑問:老師,我看我們家在裝修的時候為了省錢省料,瓷磚可以割開使用,這道題中的瓷磚可以割開使用嗎?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無疑是落實數學學習意義的有效手段.
總之,幾何計算題本身就是小學數學的教學難點,我們應該善于結合知識點的特殊性,運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給小學生搭建自由、舒適的學習空間,讓他們在充滿熱情和興趣的課堂上進行幾何圖形計算題方法的剖析和認知,進而一步步形成自己的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