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玲
2017年10月31日,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電影之都”稱號,成為中國首個“電影之都”。①青島開始邁向發展高端影視,國際電影交易中心和國際電影藝術技術創新平臺的戰略定位。根據近幾年貓眼票房提供的數據,2015年青島電影票房是25900.6萬元,2016年是40331.5萬元,2017年是47603.1萬元,2018年是51052.2萬元。可以看出青島電影票房一直保持著穩健增長的趨勢,這與近幾年青島GDP的增長以及政府對電影文化產業的重視息息相關。作為開業較早的影院,CGV影城青島萬象城(IMAX)店2016年票房為4260.5萬元,2017年為4128.5萬元,2018年為3417.7萬元。由于近三年青島影院數量整體增加,分散了單個影院票房,但整體來看票房還是穩居青島首位。其次,以新開業的青島德納國際影城為例,2018年其票房激增,市場消費潛力巨大。因此,青島具有龐大的消費潛力人群。
青島電影院建設也蓬勃發展。2018年年底,青島影院數量增加到74家,相比2015年的47家大幅度增加。藝恩數據顯示,青島城市排名前十名的影院有:CGV影城青島萬象(IMAX)店,銀幕10個,數字廳10個,IMAX廳1個,3D數10個;青島萬達國際影城(李滄店),銀幕12,數字廳12個,3D數9個,IMAX廳1個;青島CGV影城(新都心IMAX店),銀幕7個,3D數7個,IMAX廳1個,數字廳1個;青島奧威爾國際影城,銀幕8個,數字廳8個,3D數8個;青島萬達國際影城(臺東店),銀幕7個,數字廳7個,3D數7個;青島SFC上影影城(青島金獅IMAX店),銀幕7個,數字廳7個,3D數7個,IMAX廳1個;青島德納國際影城(卓越大融城店),銀幕9個,數字廳9個,3D數9個;青島魯信影城(和諧廣場店),銀幕7個,數字廳7個,3D數7個;青島東影時代影城(水悅城店),銀幕8個,數字廳8個,3D數8個。這些影院中大部分都增設了3D數字廳等先進放映技術,但開設IMAX廳、巨幕廳的影院并不多。隨著觀眾不斷追求高品質觀影體驗,這些設備與一線城市的影院相比還遠遠不足,以巨幕廳、特殊音效廳、4D廳、杜比影院等為代表的一批特殊影廳是衡量一個城市高層次觀影服務的標準,青島這座有極大電影市場魅力的城市還有待提升。②
根據藝恩數據可以得知2018年國內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沒有一家影業公司是青島的,更多的出品地區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這直接反映了經濟發展水平與電影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成正相關,青島的電影產業發展還有待挖掘。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青島市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企業144家,規模以上企業2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5億元,同比增長86%。通過藝恩數據查詢出,由青島本土影視公司出品和制作的電影作品數量最多的是青島黃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電影作品數量45部;其次是萬達影業(青島)有限公司,電影作品數量14部,作品過億票房6部;再次是青島鳳凰世紀傳媒有限公司,電影作品數量11部。可以看出,青島出品的影視公司在逐漸發力,但是單個作品票房過億的數量少之又少。這體現出青島電影集團實力薄弱,核心競爭力還有待提高。
青島作為與電影結緣最早的中國城市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根據影像資料可以發現,與青島有關或青島出品的影視作品共分為為三種類型。一是劇情片占大多數。二是愛情片、動作片其次。三是科幻、喜劇類型片占比少。具體的影視作品有《長城》(魔幻/動作/冒險/奇幻),《環太平洋 2:雷霆再起》(科幻),《一出好戲》(喜劇),《瘋狂外星人》(喜劇/科幻),《流浪地球》(科幻/災難/冒險),但這些影片更多的是在青島萬達影視產業園取景拍攝,且內容主題和影片風格多元化。綜上所述,青島電影在類型創作上有一定的嘗試和探索精神,但還是趨于單一化,紀錄片、動畫片等類型電影較少。作為觀眾與電影產業對接的一種方式,形式是次要的,內容才是類型創作的本質。因此在類型細化、類型創新方面青島電影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幾年來,青島市政府在支持影視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舉辦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完善青島電影人才培養體系,健全電影產業發展鏈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
1.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
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以弘揚上海精神為主題,首創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阿富汗等12個國家的電影代表團、電影藝術家、電影企業代表參加。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由開幕式、電影論壇、影片評獎、聚焦單元、電影市場、影片影展、上合之夜、閉幕式頒獎禮八大活動板塊構成,約30余場活動,有近60部上合國家的優秀電影參加展映和評獎。③此次活動通過電影為上合國家間的人文合作探索新的切入點,為成員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合作和電影產業共同發展搭建廣闊平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奏響光影華章。
2.人才培養基地
青島市教育局網站顯示,駐青高校共23所。筆者認為所開設的與影視相關專業的院校類型大致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以下簡稱北創)為典型代表的專業院校。二是以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為代表的綜合性院校。三是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高等職業學院。為進一步推動青島影視文化“產學研協同育人”發展機制,高校影視人才培養基地深化合作辦學,以北創為代表的專業院校開設的廣播電視學專業與黃島電視臺協同辦學,同時將影視創作項目與教學相結合,更有效地完成了高質量人才的培養。電影學專業采用國內與國際教學交叉結合的方式,與美國紐約電影學院聯合培養人才,深化國際合作。高校影視人才培養基地還有實踐教學。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創辦了“萊斯達獎”“金沙獎”“金象獎”等創作競賽,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環節。該體系注重理論與實踐,以培養創新型電影人才為目的,深入貫徹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山東省影視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的理念,創新影視人才培養機制,為青島電影產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3.影視產業園
作為投資了500億元建設的全球投資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基地,東方影都是目前世界唯一具有影視外景、制作、會展、旅游等綜合功能的項目。東方影都項目以影視產業園為核心,有52個攝影棚,包括1萬平方米的攝影棚、室內外合一的水下攝影棚、影視服裝道具加工廠及影視后期制作工廠等,周邊各業態為配套,形成了完整的電影生態圈。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青島影視作品開始逐漸趨向中外合拍的發展模式,以東方影都萬達影視產業園為拍攝地,中外影視演員共同出演,制片人監制,共同出品與聯合制作等為青島影視產業騰飛邁上新臺階。青島影視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園區拍攝的劇組有《影游嘉年華》《無風也起浪》《刺殺小說家》《太空行動》《特警隊》《閃光少女》《天星術》等多部影片,其中不乏大量中外投資合作拍攝的電影項目,也有中國本土制片的影視作品。如此看來,青島正逐漸由單純的外景影視取景地轉變為中國一帶一路背景下電影電視劇創作生產的重要高地。
1.缺乏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雖然近幾年來青島電影票房一直在穩步上升,但國內票房前十名的電影制作機構大多以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為主,青島唯一出品票房過億的公司是萬達影業(青島)公司,總部在北京,青島只是分公司,這大大體現出青島本土的影視傳媒集團實力較弱,高票房、有知名度的影片屈指可數,缺乏市場競爭力。
2.電影創作類型單一,內容不夠豐富
青島電影在創作類型中更傾向于影片劇情的穿插與介紹,對青島文化元素的呈現僅浮于表面,較少做深層次的挖掘,更多展現的是青島的地域與風光特征。同時紀錄片、動畫片等電影創作類型較少,對多種類型的融合與創新淺嘗輒止,傳統類型片內涵挖掘深度不夠。
3.產業力量整合不夠
雖然青島電影產業硬件集聚初具規模,但生產制作主體、影視拍攝基地、影視培訓機構、文創產業等資源利用開發程度不夠,集體協作的轉化效率有待提高,以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青島國際VR影像周為代表的電影平臺輻射能力仍有挖掘余地。
4.產業鏈條欠完備
青島電影產業鏈條欠缺完備,跨界衍生能力弱。青島整個電影產業鏈條之間銜接不緊密。上游投資和制作方實力較弱,中游發行方青島公司較少,下游跨界衍生品的開發力度有限。而東方影都青島的戰略定位和青島靈山灣產業園的投資建設,給完善青島電影產業鏈帶來了機遇,但同時青島在影視人才培養與市場對接、大型跨國影視企業入駐產業園區、特殊影院的建設、IP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面臨新的挑戰。
1.加強城鎮影院建設,擴大電影文化消費
一是推進影院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影院布局,引導高檔數字多廳影院向中心城鎮和大型社區延伸。充分利用4K、4D、高幀率、巨幕、多平面立體聲等現代技術和專業放映設備,全面提升觀影人群用戶體驗。推進大型影院和新型影院建設,豐富電影產業新業態。二是實施電影文化消費補貼制度,培育受眾電影文化消費觀念,擴大電影消費市場,鼓勵影院在非“黃金檔期”開展“國產影片優惠日”等靈活多樣的市場營銷活動,吸引更多群眾走進影院。同時大力開展公益觀影、便利觀影等活動,擴大電影文化消費主體,有效釋放電影文化消費潛力。
2.加快培育市場主體,提升品牌文化競爭力
一是重點培育青島國有影視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尤其是推動青島廣電影視傳媒集團在海外開展業務,加強與世界頂級影視公司的業務合作,積累海外運作經驗,提升國際競爭力。二是提高民營企業競爭力。以青島黃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為主的民營企業,要充分鼓勵民營影視企業產業升級和聯合發展,實施產權制度創新,加強品牌、人才、技術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鼓勵民營影視企業創新經營方式,積極開展資本運營,采取入股、合作、合資、兼并等形式,增強企業融資能力。④
3.創作類型多元化與內容挖掘深度化
強化紀錄片創作生產,加強題材類型規劃。從青島豐富的文化資源中挖掘歷史和當代的人物、事件,出品弘揚多元傳統文化、地方曲藝等彰顯青島特色的題材,打造一批凸顯“青島印記”的影視文藝精品,提升作影視作品原創力。大力扶持動畫片創作生產,推出一批反映時代主旋律,彰顯中國風韻、齊魯特色的精品佳作。
4.完善影視文化產業鏈條
一是充分利用成功舉辦的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2018青島國際VR影像周”的成果,爭取將國際性電影節永久落戶青島。承辦全國電影博覽交易會、國產電影推介會,舉辦全球“電影之都”青島峰會、電影工業化國際論壇,構建世界級電影評獎、研討平臺,加強合作交流,不斷增強東方影都的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二是積極探索城市文化建設、旅游、教育、科技與電影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挖掘中西方文化交匯點,進一步整合以電影為核心的文化產業聚集,發展與青島文化有關的影視評論、影視教育、影視大賽、影視特色街區等IP影視鏈條。三是發展“電影主題樂園+商業化運營”模式,依托青島東方影都城市戰略定位,積極利用電影文化資源,改變傳統的電影制片、發行、放映一體化流程,在原有產業鏈前后端進行延伸,前段加入創意策劃、電影投融資,后端加入展示傳播、電影衍生產品(如音像制品、廣告、游戲)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⑤以萬達影視產業園為中心,重點發展“電影主題樂園+商業化運營”模式,使電影文化與歷史街區、住宿、餐飲、店鋪和旅游一體化融合。
注釋:
①郝赤彪,張景國.文化觸媒引導下的歷史街區更新策略研究——以青島影·巷電影博物館設計為例[J].中國名城,2018(10).
②張斌,吳焱文.上海電影產業供給現狀與發展策略分析[J].電影新作,2018(04).
③人民網.青島西海岸新區吹響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總 “動員號”[EB/OL].http://sd.people.com.cn/n2/2018/0611/c172832-31691925.html.
④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影視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EB/OL].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8/12/18/art_2259_29306.html..
⑤劉揚,田志強,邵翊宸,馬達.青島市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研究[A].規劃60年:成就與挑戰——201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8城市文化)[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