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旸
我國交通領域的發展十分迅速,給人們帶來了生活以及工作出行的便利,但是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也在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發生后,新聞報道的選擇角度豐富多樣,紙媒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交通道路安全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道路交通事故給人們帶來了生命安全威脅,對社會的穩定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交通事故的發生,危害性較大。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汽車的擁有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也顯著提升。雖然我國在交通事故方面采取了諸多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措施,但是在整體的效力層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交通事故的不利局面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轉變。
從我國交通事故發生情況來看,有著比較鮮明的特征,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比較高的。近年來,交通事故的傷亡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發展趨勢,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預防控制措施上還沒有真正發揮出有效的作用。此外,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發生得較多。從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比例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紙媒在對交通事故進行報道的過程中,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往往存在報道失當的問題。這首先是因為報紙媒體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紙媒新聞和以往相比有著不同的生存發展環境。紙媒參與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受到網絡媒體的沖擊,生存壓力較大,為了能夠吸引讀者,增加報紙銷量,就會采用煽情以及聳人聽聞的標題吸引讀者,因此降低了新聞報道的質量,在交通事故新聞報道中也時常存在失當行為。
再者,交通事故中紙質新聞報道的失當還受到讀者閱讀習慣的影響。讀者的閱讀習慣在當前多元媒體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改變,訂閱報紙的讀者越來越少,人們的新聞閱讀已經開始向網絡轉移,并且形成了網絡碎片化的閱讀習慣。紙媒新聞報道為能夠迎合消費者需求,在報道交通事故的過程中,就會采用篇幅短小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這樣就會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一筆帶過,有時也會忽略交通事故的原因,而只注重交通事故中的豪車以及名人。這樣的方式極易造成新聞報道失當的問題。
另外,交通事故中紙媒新聞的報道失當,還受到從業者自身的新聞專業主義不強的因素影響。交通事故中紙媒新聞的報道需要從業者有很強的新聞專業主義,記者要有獨立的立場,對交通事故做出客觀的描寫,不添加任何評論和主觀臆斷,要注重事實陳述。網絡媒體時代到來后,新聞界出現了論壇貼吧記者,在做交通事故的報道時不會到現場,只是憑借著想象來進行報道,以吸引讀者的關注。而紙媒在對交通事故進行報道的時候,在角度的選擇上有時會受到網絡新聞記者的影響,記者自身的新聞專業主義不強,從而造成了新聞報道的失當,如交通事故原因簡單化、新聞報道題目庸俗化等。
交通事故中紙媒新聞的角度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體現新聞報道價值的重要節點,可從以下幾方面加強重視。
紙媒新聞對交通事故的報道,需要有獨立的立場,要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深度。面對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生存發展產生的沖擊和影響,傳統媒體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利用好傳統媒介的優勢。紙質媒介對交通事件的報道要選好角度,做好定性分析,將具有新聞價值的交通事故分類采集,而不是將交通事故作為單一的事故來分析報道,總體來說就是要能準確地抓住報道的新聞點。面對頻繁發生的交通事故,紙媒需要判斷哪些信息具有新聞價值,要對交通事故做出詳細分析,從中發現新聞點。
例如,在收到了交通事故信息后,要及時判斷其在哪些方面具有新聞價值,通常一般交通事故也是有新聞價值的。對于駕駛員無證駕駛以及酒后駕駛等信息,可考慮進行采寫。有的小事故是由于同一個原因所造成的,可進行綜合性的采寫,提醒司機朋友注意,充分引起重視。如在今年2月湖南湘潭城區由于下雨發生了多起事故,雖然沒有重大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但是也可以從中攫取一些信息形成新聞報道。綜合來看,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雨天路滑,司機在開車的時候由于視線差或者一時大意才造成交通事故。可依據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報道,提示市民雨天駕車的時候要注意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以免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所以,從報道交通事故的新聞角度選擇來看,就要能夠對交通事故的新聞點準確地把握。由于交通事故的發生原因以及過程和結果是不同的,所以這就需要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分析,找到新聞的報道價值,這樣才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思考。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紙媒在對交通事故進行報道的時候,也要追求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原則,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與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相比,報紙在時效性方面顯現出劣勢,但是在深度方面占據優勢。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紙媒記者要在第一時間深入現場了解情況,掌握事故的基本情況,獲得第一手信息,然后迅速確定報道角度,圍繞某一點,做深做透。紙媒要在真實準確的基礎上,加強新聞報道的敘事性,提升新聞報道的可讀性。面對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的沖擊,紙媒要在深度方面取勝。
交通事故中紙媒新聞在選擇角度的時候,要將交通安全宣傳以及教育意義鮮明地體現出來。從交通事故的發生原因來看,當事人都會從事故當中吸取教訓。一般來說,當事人多是因為違反交通安全規定而造成交通事故,這樣的教訓對其他人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的人在造成交通事故之后選擇逃逸,這就構成了犯罪,要承擔更多的法律責任。紙媒在對交通事故進行報道時,要從安全宣傳、普法、教化等層面出發,通過獨特的角度給人們帶來啟示,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涵化功能。
總而言之,在交通事故頻頻發生的背景下,紙媒在對交通事故進行新聞報道時,要認真對待,深入挖掘事故發生的原因、解決辦法、產生的啟示和教育意義等信息,使交通事故新聞報道不僅具備豐富詳實的信息,而且具有涵化教育功能。當前,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紙媒新聞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只有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原則,選擇新穎恰當的新聞報道角度,提高新聞報道的深度,才能凸顯出紙媒新聞的優勢和亮點,進而促進紙媒新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