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博
(遼寧省畜牧業生態建設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為了符合國家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畜禽養殖業必須改進畜禽養殖帶來的糞污問題,在保證肉類產量的同時,減少對養殖區域周邊環境的污染。做好糞污治理工作,不僅可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破壞,也有利于為禽畜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進而減少疫病的發生,達到提高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糞便污染是畜禽養殖中一直存在的問題。畜禽多以植物、飼料作為食物,導致畜禽排泄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氫、氨氣等物質。這些物質具有刺鼻性氣味,對養殖區域周邊空氣質量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人類如果長時間生存在空氣質量較差的環境中,其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給人類帶來一些健康問題。另外,大量畜禽的排泄物產生的甲烷、氨氣都會影響大氣環境的溫室氣體。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畜禽排泄物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溫室氣體總量的17%[1]。因此,為了保護大氣環境,必須做好禽畜排泄物的處理工作,減少排泄物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畜禽的排泄物具有較強的污染能力。為了保證畜禽的快速生長,減少畜禽的患病概率,在畜禽養殖中常常使用一些促進生長的制劑及抗生素類藥物。這些藥劑產生的代謝產物都會殘留在畜禽排泄物中,不能妥善處理,就會進入土壤。另外,禽畜排泄物如果不能做好妥善處理和利用,會因為氮、磷過量而影響土壤質量,使土壤原本理化性質出現改變,進而破壞土壤機能。土壤機能一旦被破壞,將會影響地表的植物生長。大量畜禽糞便進入土壤,會讓糞便的腐敗物質融入地下水,進而破壞水體質量。此外,糞便直接進入水系中,也會增加水體中的微生物數量。微生物的增加會大量消耗水體含氧量,導致有機降解的改變,進而破壞水系的生態平衡。
畜禽糞便不僅會影響養殖區域周邊的自然環境,還會影響養殖區域的內部環境。畜禽糞便不能及時清理會滋生細菌,進而嚴重降低養殖區域的衛生水平,提升疫病的發生概率,危及畜禽的健康。如果不能做好畜禽糞污治理,會影響畜禽生長,降低畜禽產量。一旦因衛生條件較差造成畜禽患病,治療疫病的工作就會加大成本。
農業部門應該規范畜禽養殖行業的養殖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有效約束,保證養殖場內部糞污處理設施的完備,進而滿足糞污治理工作的標準。當地農業部門應該定期檢查管轄范圍內的畜禽養殖企業、農戶,檢查糞污治理工作質量,保證糞污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想要提升畜禽糞污治理水平,要完善管理制度,為畜禽糞污治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畜禽養殖工作中,飼料的品質往往決定著畜禽糞便的污染能力。養殖企業、農戶應該注重提升飼料的品質,不使用廉價飼料,在正規廠家購買飼料,以減少飼料重金屬含量過高的問題。保證飼料品質,減少飼料內重金屬含量,從而降低畜禽糞便的污染指標。
養殖人員應該做好對養殖區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給畜禽投喂食物后,應該清洗禽畜的食槽、水槽等設備,及時清理養殖區域內的畜禽糞便、食物殘渣[2],并且堆放在規定區域進行無害化處理。例如,使用畜禽排泄物無害化處理設備,將畜禽排泄物集中裝入處理罐內部。罐體內部為密封結構,畜禽排泄物可以在罐體內部充分發酵,且發酵產生的氣體不會泄露到自然環境,減少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使用無害化處理設備可以有效治理畜禽糞污問題。使用密封的罐裝處理設備,可以利用管內的熱量循環發酵糞便,減少了糞便處理的能源消耗。同時,罐裝糞便無害化處理設備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養殖企業可以加強與種植企業的聯系,制定有機肥的供應方案,以妥善利用處理后的腐熟物,也能為養殖企業創造一定的收益,不僅達到了畜禽糞污治理的目的,也為綠色種植提供了支撐。
飼養中不得使用激素類藥劑,通過加強對養殖區域的清潔工作,可以為畜禽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對養殖場的進出口設置清洗消毒區域,對進出養殖場的車輛進行清洗消毒;在畜禽養殖區域的出入口設置消毒室,通過紫外線消毒、消毒液噴淋等方式對工作人員進行消毒;定期對養殖場進行巡視,防治鼠患,減少外來生物進入養殖區域的概率,以有效減小病菌帶入養殖場的可能。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提高養殖場的衛生水平,降低畜禽的患病概率,進而減少抗生素類藥劑的使用量。減少藥劑的使用量,可以降低畜禽糞便內代謝產物的含量,進而減小對土壤、水體質量的破壞。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日常管理、衛生清潔工作的方式,可以提高養殖場的衛生水平,減少藥劑的使用量,降低畜禽糞便的污染能力,再利用無害化處理設備妥善保存畜禽糞便并進行腐熟處理,加強與種植行業的合作,不僅可以達到畜禽糞污治理的目的,也能將畜禽糞便合理利用,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