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霏



[摘要] 目的 探討行為動機轉換理念的康復護理對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恢復及預后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指導。 方法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施行系統化的康復護理,對患者的行為動機進行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初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初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行為動機轉換理念的綜合性康復護理有助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的恢復,可顯著縮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行為動機轉換理念;康復護理;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恢復;預后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35-0151-04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ased on behavioral motive conversion concept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CAI Yufei
Emergency Department, Xiamen Lianhua Hospital, Xiamen? ?36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ased on behavioral motive conversion concept o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imple random grouping method.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as implemen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behavioral motivation was intervened.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time of initial anal exhaust,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time of initial anal exhaust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ased on behavioral motivation conversion concept is helpful for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significantly shorten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surgical patients and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is of good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Behavioral motivation conversion concep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rognosis
急性闌尾炎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1],兩種類型都以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要表現,由于發病急緩不同,癥狀表現也有所差異[2]。急性腸胃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部位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減輕或消失。對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來說,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減輕患者的疼痛,并盡早選擇手術治療,在臨床上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通常采用腹腔鏡切除法,利用手術切除并清除腹盆腔的膿液,避免殘留繼發膿腫的形成,并在術后進行系統的抗感染治療[3-4],手術過程雖然比較簡單,但由于患者的重視程度不高或未遵循醫囑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容易導致感染以及腸梗阻等并發癥的發生[5]。行為動機理念轉換是由動機與行為技巧構成的新型護理理論,研究表明可在此理論基礎上制定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可充分了解患者對康復訓練信息的實際需求,調動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積極性,激發其康復訓練動機,并有效指導其康復訓練,從而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為探究其干預措施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恢復及預后的影響,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實施行為動機的干預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20例,均采取腹腔鏡手術切除法,術中進行硬膜外阻滯,鎮痛效果佳,保護肺功能的同時可減輕患者心血管負擔,減輕應激反應。按照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6~56歲,平均(42.5±2.2)歲,對照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21~62歲,平均(41.7±1.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其進行日常及用藥進行指導,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行為動機進行干預護理,具體如下。
1.2.1 動機干預?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最直接客觀的感受就是疼痛,一旦發作其疼痛程度常人難以忍受,極易給患者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恐懼,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較重的負面情緒,再加上對手術的不了解,會更加緊張,心理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在手術前,醫生應該針對病情與患者進行溝通,行心理輔導,穩定患者的情緒,用簡單通俗的語言對其講述手術的過程,使患者戰勝內心的恐懼,建立對手術的信心。同時特別針對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著重強調,并進行康復護理相關措施的討論,讓患者對制定的護理措施有全面的了解,并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對其提出的要求及病情變化制定的護理計劃進行靈活的修改,讓患者盡可能的接受并積極的配合康復治療。
1.2.2 行為干預? 對患者的作息、情緒、飲食、運動及個人衛生進行指導干預,急性闌尾炎發作期應取半臥位臥床休息,術前應禁食,減少腸道蠕動。住院期間,若出現腹痛加重等情況應及早通知醫生,并積極的配合醫生完成術前檢查,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在術后,患者應該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同時為了讓患者的傷口得到更好的恢復,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病房一定要每日通風,通風時間不少于2 h,為了預防外來細菌的進入,應告知家屬盡量減少外來人員的探視頻率,必須保持病房環境的整潔性,盡可能降低并發癥發病率。在飲食方面,患者在術后6 h內禁食禁水,在術后1 d完全禁食,第2天可適當給予流食,第3天給予半流食,第5天可給予軟飯,但飲食中對于含粗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大白菜、香菜、蒜苗、韭菜、香椿、冬筍、毛筍、菠蘿等暫不能食用,以減少大便次數,避免未消化的粗纖維對傷口產生磨擦。術后患者創口會有一定的疼痛感,對此要做好患者的體位護理,減小腹壓,緩解疼痛。同時,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每日更換貼身衣物,但要注意傷口切勿沾水,洗澡可采取擦身的方式進行清潔,一定要保持手術創口干燥清潔,如果出現切口紅腫,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處理。但切口感染是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體溫持續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傷口明顯感覺疼痛,切口周圍皮膚有紅腫觸痛,此多種癥狀則表示有切口發生感染,患者在術后3~5 d必須對傷口密切關注,一旦感覺有明顯的痛感應第一時間告知醫生對切口進行檢查,在醫生確認為感染時可剪開縫線進行處理,污染物質清理后給予抗生素對癥處理。恢復過程中,患者必須進行適當的運動,部分患者由于懼怕疼痛會排斥下床運動,進而導致粘連性腸梗阻和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護理人員要對其耐心的講解粘連性腸梗阻和下肢靜脈血栓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鼓勵其盡早開展下床運動,在護理人員的陪同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的運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避免引起腸粘連。醫生也可根據患者經濟條件和醫院居住條件,可安排在患者術后前3 d在單人房間,避免患者之間發生交叉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出現腹痛腹脹、切口感染、腸粘連等并發癥的情況和兩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初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并對患者發放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具體滿意度調查評分為[6]:總分100分,評分<60分為不滿意、60~79分為滿意、80~100分為非常滿意3個級別。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所有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初次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初次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恢復較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是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由于闌尾壁被細菌所侵襲導致的化膿性感染引發該病的原因較多,且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發病急,惡性程度高,多數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切除[7],但患者術后極易引起感染,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恢復較慢[8],所以在常規的護理基礎上,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避免患者術后感染,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患者恢復時間[9]。
行為動機轉換理念護理技巧作為一種新概念護理模式,其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的行為干預可以有效地提高預防行為,降低高危行為和不健康行為的發生率。在新型的護理理念基礎上,制定人性化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依從性,對患者的行為動機進行干預,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可明顯縮短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初次排氣肛門時間和住院時間,提高護理質量,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新型康復護理,通過與患者溝通可以收集闌尾炎患者的動機、行為技巧等信息,再針對薄弱環節制定針對性的行為干預方案,由于急性闌尾炎發病急,患者對其病情不了解,劇烈的疼痛也讓患者對疾病產生了恐懼[10],會感到緊張和焦慮,必須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消除患者的恐懼,爭取患者的配合,使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有利于手術順利的進行,促進術后恢復,針對疼痛難忍的患者,應根據其不同程度的疼痛,進行相應的護理措施,對其及時的給予止痛治療[11],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術后,患者由于手術,腸道功能低下,為了預防腸道過度蠕動引起刀口破裂,術后當天,患者應完全禁食,若術后患者如無特殊情況,可進清流等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在術后7 d盡量不要食用水果、牛奶、雞蛋等,1周后可適當添加蛋白質類的食物,以促進傷口愈合。與此同時對患者的傷口必須進行密切關注,本研究患者采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創口引起感染的情況較少,但也要引起重視,若發現紅腫、滲出等癥狀,及時進行處理[12]。針對其他采取開腹闌尾切除術的患者,應預防皮下積液、積膿乃至切口感染,所以術后應積極換藥,必要時,切口切開引流,盡量避免傷口感染。若傷口恢復正常,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促進腸道排氣,有利于胃腸功能恢復,避免出現粘連性腸梗阻等并發癥[13-14],特別是針對老年闌尾炎術后患者,由于手術創口疼痛,拒絕下床活動,導致出現肺部感染、肺不張、下肢靜脈曲張、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所以如出現因手術創口疼痛拒絕下床的患者,管床醫師可以給予合理的鎮痛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另外可以通過按摩,輔助預防血栓的形成[15]。在闌尾炎患者的護理中,任何一個細節都必須重視,每一個環節對患者的術后恢復都極為重要。特別針對患者的行為動機進行干預,極為重要,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將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盡可能降低。
綜上所述,行為動機轉換理念的康復護理可有效縮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獻盛,蔣健松.腹腔鏡探查在腸胃外科急診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S3):100-101.
[2] 王軍,曹斌校,李紹剛,等.腹腔鏡對急性闌尾炎腹內感染患兒炎癥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臨床影響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2):5213-5215.
[3] 柴群英,何卓亞,許鴻芳.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1):2199-2201.
[4] 劉冬生.急性闌尾炎患者住院天數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2):315-316.
[5] 徐俊,蔣莉,余明軍,等.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與病原學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 25(22):5226-5227,5230.
[6] 陳海燕,劉曉玲,曹松山,等.735例急性闌尾炎患兒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 35(18):1682-1686.
[7] 鐘金妹,黃小明,顧濤,等.急性闌尾炎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6):3695-3696,3708.
[8] 陳紅娟.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圍術期舒適護理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9,(2):109.
[9] 曹松山,陶興茹,裴保方,等.兒童急性闌尾炎圍術期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干預研究[J].中國藥房,2016,27(32):4584-4586
[10] 劉吉平,張國勝,高志偉,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中盲腸憩室炎的處理[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17(7):665-667.
[11] 靳艷文,葉輝,李富宇,等.抗菌藥物與手術治療單純性急性闌尾炎的系統評價[J].重慶醫學,2017,46(9):1235-1239.
[12] 余強,郭正團,何英利,等.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對兒童復雜性闌尾炎診斷的預測價值[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8,18(10):1027-1031.
[13] 梁麗軍,劉丹寧,王薇,等.腹腔鏡切除術下急性闌尾炎患者住院天數預測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24):4509-4512.
[14] 王天野,趙海鷹,孫文郁,等.手術時機對急性闌尾炎預后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7,37(2):179-181.
[15] 殷陶.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因素分析與處理[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18):68-70.
(收稿日期: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