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茜
【摘? 要】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頻發高發的國家,地質災害對于公眾的生活生產安全所帶來的重大威脅不容忽視。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的研究,有利于增強公眾對于地質災害的應對能力,有利于提升社區自主防災能力,有利于實現社會穩定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社區單元;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
引言
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的提升工作是一項綜合而復雜的工作,需要社區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的災害宣講人員進行逐步的、計劃性、連續性的開展。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的研究,針對目前公眾的地質災害自救能力以及防災能力,提出相應的社區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的改進措施,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保障我國公民生命健康財產安全。
1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建設活動范圍的擴大,地質災害對于人類的生活的影響力也在逐步的增大。尤其是地質穩定性較為薄弱的地區,地質災害對于破壞公眾生活的穩定性更是不容忽視。為了實現地質災害的有效防治,應當做好社區災害自主防治工作。積極探索地質災害的治理對策,良好的融入社區日常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提升災害防治工作的整體成效。同時在社區地質災害治理過程中,由于災害治理的應急性、以及其地理位置特殊性,在針對不同區域的社區開展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工作時,也應當進行評價模式以及防災能力提升工作實施方法的有效的調節,進而保障評價工作開展的科學性。社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整體開展與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此進行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研究,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2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通過找準社區硬件設施的脆弱因子與脆弱程度,社區防災能力評價模型可以為編制風險清單、應急預案和防災規劃提供基礎資料,并輔助決策社區災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基于層次分析法,按照層次清晰、可操作性強和系統全面的原則,主要可以將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方法總結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
(1)一級指標:社區的監測能力以及防治能力;社區的緊急狀況處理能力以及人員救援能力;社區的救災經濟支撐能力;社區的整體災害管理能力。
(2)二級指標:具體監測工作的開展和防治工作的開展;具體緊急狀況的處理模式;具體的人員救援情況開展流程;救災資源數目;自然災害管理能力實施力度;醫療能力;交通運輸能力;政府支持力度;科技支持力度;公眾支持力度。
(3)三級指標:地震監測站距離;地面氣象觀測距離;年均地質災害防治項目開展數目;社區衛生人員數目;社區15至60歲之間的人員數目。
3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結果研究的現狀
根據目前社區的地質災害自主防治工作的開展情況,主要表現為沒有建立系統的防災理念、地質災害的綜合防治能力相對較低、數據評價分析法的應用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三點。具體的研究內容可以總結歸納如下:
3.1沒有建立系統的防災理念
政府、科技界、企業界、社會“四位一體”,才能夠真正實現減災工作的全面有效開展,其中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工作是其他工作實施的基礎。目前社區在進行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的提升過程中,沒有實現自主性的提高,很多社區仍是被動的,完成任務式的、僵化性的進行防災工作的開展,在進行地質災害的應對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性的防災減災理念,往往無法實現地質災害的有效應用。同時,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工作開展進程中,“四位一體”的其他領域的工作的開展,沒有與社區實現共性,“戰略伙伴”的關系優勢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揮導致我國很多城市的社區災難預警設施不達標,無法第一時間有效降低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網絡技術的應用也在逐步的趨向于普及,當下也被逐步應用于地質災害防災工作開展進程中,但是沒有實現防災系統的真正全面有效建立,因此系統運行過程中所需要的配備的設施的完善性也相對較低,在部分的地質板塊較為活躍的地方,這類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不足以實現其對于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護效用的真正有效發揮,因此沒有建立系統的防災理念以及防災系統的建立理念的匱乏,使得當下我國部分城市的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并不理想。
3.2地質災害的綜合防治能力相對較低
很多社區管理部門在地質災害的管理方面功底不足。對于不良地質現象、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隱患等概念混淆不清,常常將一些不良地質現象或已經發生過地質災害而且實施了必須的搬遷治理后的點納入群測群防體系中,讓地方政府進行監測,這便為地方政府的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帶來了一定障礙。同時社區的地質災害防災能力的評價和提升工作的開展,需要專業性較強的人員引導開展,很多相關的工作人員只是依賴計算機進行單純的統計工作,其相應的地質圖,表達方式、界線設置和走向隨意性強,沒有實現整體防災工作開展思路的專業擬定,因此社區防災方案的實施的效用也相對較差。
3.3數據評價分析法的應用水平仍需要進一步提升
數據分析法在社區地質災害管理工作開展進程中的應用,也可以實現對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的明確性的有效提升,進而實現社區的地質災害防災方案的進一步有效改良。當下很多社區在進行數據評價方法的應用的過程中,對于分區評價模型的建立法的應用仍然存在著眾多的不足,無法應用分區評價模型的建立法實現對于危險的細致分級定奪,同時也無法實現復雜多樣的危險程度防災理論的真正實施和應用。
4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改進措施
結合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的不足,進行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改進措施評價研究,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提升:
4.1建立系統的防災理念
真正有效的實現政府、科技界、企業界、社會“四位一體”,盡可能實現減災工作的全面開展。有效進行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工作,為其他工作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目前社區進行增強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的工作過程中,實現自身的自主性的提升,將自身被動的進行防災工作的開展,轉化為自身主動的防災工作的開展。同時在進行地質災害的應對的過程中,強化系統性的防災理念,實現地質災害的有效應用。
為了實現社區防災能力的整體穩定提升,在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工作開展進程中,實現“四位一體”的其他領域的工作的開展與社區的防災工作的開展的共性的有效提升,確保“戰略伙伴”的關系優勢得到真正有效的發揮,針對于我國的不同城市,建立完善的災難預警設施,實現地質災害為公眾帶來的生命健康安全的有效降低。與此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地質防災工作開展進程中的應用優勢,實現防災系統的真正全面有效建立,進行系統運行過程中所需要的配備的設施的完善性的有效提升,在部分的地質板塊較為活躍的地質,提升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防治能力,足以實現其對于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護效用的真正有效發揮,因此建立全面的系統的防災理念,促進當下我國城市的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得到進一步有效提升。
4.2提升地質災害的綜合防治能力
提高社區管理部門在地質災害的管理水平。系統的進行不良地質現象、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隱患等概念的明確分析,避免將不良地質現象或已經發生過地質災害而且實施了必須的搬遷治理后的點納入群測群防體系中,讓地方政府進行監測這一現象的產生,進而確保地方政府的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同時社區的地質災害防災能力的評價和提升工作的開展進程中,聘用專業性較強的人員引導開展,明確其相應的地質圖的,表達方式、界線設置和走向,實現整體防災工作開展思路的專業擬定,提升社區防災方案的實施的效用。
4.3實現數據評價分析法的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數據分析法在社區地質災害管理工作開展進程中的應用,也可以實現對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的明確性的有效提升,進而實現社區的地質災害防災方案的進一步有效改良。當時當下很多社區在進行數據評價方法的應用的過程中,對于分區評價模型的建立法的應用仍然存在著眾多的不足,無法應用分區評價模型的建立法實現對于危險的細致分級定奪,同時也無法實現復雜多樣的危險程度防災理論的真正實施和應用。
基于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評價研究,針對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的不足,提出當下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改進措施,進而實現對于社區地質災害評價能力的有效判斷,有效提升社區單元自主防災能力。社區單元的地質災害自主防災能力的評價以及提升工作的開展,與社區公眾的整體生活的安全性息息相關,這一工作的開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郭浩天,丁明濤,劉倩男. 基于CiteSpace的我國社區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現狀研究[J].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9,16(01):55-62.
[2]胡志平,彭建兵,張飛,王瑞,陳南南. 淺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中的關鍵科學問題與創新思路[J]. 地學前緣,2019,26(03):76-84.
[3]王耕,丁曉靜,高香玲,高紅娟,王利. 大連市主要自然災害危險性評價[J]. 地理研究,2010,29(12):2212-2222.
[4]邱丹丹,牛瑞卿. 基于斜坡單元的地震滑坡敏感性分析[J]. 自然災害學報,2017,26(02):144-151.
[5]. 中國版本圖書館月度CIP數據精選[J]. 全國新書目,2013(09):80-300.
[6]蔡希.地震多發地區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的建設[J].山東工業技術,2018(14):221+206.
[7]馬貴臣.地震多發地區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的建設[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7(01):1-8.
[8]廖華,余文林.贛州市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體系的現狀與對策[J].低碳世界,2017(36):21-22.